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胭脂溝的結果 展開
- 漠河市旅遊景點
- 宜賓市長寧縣七洞溝景區內景點
胭脂溝
漠河市旅遊景點
胭脂溝位於漠河縣金溝林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22°05'至122°34',北緯53°15'至53°22'之間,又名“老溝”、“老金溝”,從清末至今一直是淘金聖地。胭脂溝又稱老金溝。它全長14公里,是額木爾河的一條支流,以盛產黃金而聞名於世。胭脂溝從發現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的沙土已被篩淘過幾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黃金,可見這裡黃金儲量之豐富。
胭脂溝細節圖片
胭脂溝
1997年在遺址上,以原來的結構方式對祠堂、胭脂亭進行復建,祠堂內設有李金鏞牌位,生平及當時採金所使用過的工具。
1900年俄匪入侵,漠河金廠解體,但在胭脂溝發現黃金距今100多年內,始終沒有停止黃金開採,據不完全統計,1908年產黃金27萬餘兩。1934年日本侵略中國,掠奪黃金11.76萬餘兩。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漠河黃金開採進入了大發展時期,在胭脂溝老溝河金礦投資建設了100升中型機械採金船兩艘,1989年至90年產黃金2.5萬兩,90年以來,允許私人開採黃金后,引進湖南小型採金船來此採金。採金主要分為機械採金和手工採金兩種方式,機械採金又分為機械採金船和大溜槽,主要靠裝載機和推土機。手工採金也是最原始的淘金方式,工具一般有金鍬、金鎬、金斧、金錘等,用木板釘成木槽,在底部放入毛氈,再放入梯子狀木格,一般由二到三人上溜,積料(礦沙)上溜(把礦沙鏟到溜上),舀水洗料,然後把毛氈上的重砂,用水舀到金簸子里,用水搖,最後拿到的才是金砂。
胭脂溝位於漠河縣西林吉鎮北43千米,北極村南32千米處,以盛產黃金而聞名於世。始建於1888年,史稱漠河金廠、漠河金礦局。為何一個金廠會與“胭脂”掛上關係呢?
慈禧太后買胭脂
胭脂溝
清政府得知沙俄盜採黃金后,曾多次照會沙俄政府,要求撤回沙俄在漠河盜採之人。沙俄政府一面繼續縱容俄人盜採,一面提出租地採金。清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於1886年初對沙俄盜採之人實行武力驅逐。1887年黑龍江將軍恭鏜派勇兵百名,鄂倫春兵馬40名,進駐漠河口,增設卡倫20處,防止沙俄再次盜採。同時上奏清廷:“舉辦漠河金礦,杜俄人覬覦。並擬調派吉林道員候補知府李金鏞會辦。”於是,北洋大臣李鴻章按光緒旨意派李金鏞赴黑龍江會辦。
李金鏞奉旨於1887年農曆5月帶員弁數十人,由墨爾根(嫩江)入山,穿密林,爬高山,過急流,戰猛獸,歷盡干辛萬苦,行走30餘日到達漠河,查看礦脈、試挖礦苗。經慎密籌劃,於1888年10月創辦漠河金廠。李金鏞清廉辦礦,不辭辛苦,苦心經營,僅1889年老溝的黃金開採就達到了20000兩。
李金鏞將所采黃金按上繳軍餉、商股分利、礦工分紅等,派撥以後,又把剩餘的金子鑄成大錠,交給地方官轉運京城,獻給朝廷。轉運途中,每到一處都被當地地方官刮削去一層。送到京城時各衙門大員又各刮一遍,交給李連英,他將剩下的又颳了一半。最後獻給慈禧太后,並說這是漠河金礦總辦李金鏞孝敬您老人家的。慈禧龍顏大悅:“這金錠原來比這要大得多,被人層層剝了皮。”李連英說:“奴才查查。”慈禧說:“不必了,世人哪有不見金眼開的!這塊金錠就留下給我買胭脂吧。”於是就把老溝封為“胭脂溝”,意思是老溝是供她買脂粉錢的來源之地。
妓女胭脂香
胭脂溝的得名還有另一版本,19世紀80年代隨著淘金熱的浪潮,眾多國內外妓女湧入胭脂溝。1888年李金鏞來胭脂溝開辦金礦,從上海、杭州等江南各地招請了一大批妓女。當時妓院大約30多家,很具規模,還有日本、俄羅斯等國妓女。眾多妓女每天卸妝后,洗浴的水流入金溝河,水面上漂浮一層胭脂,香飄數里之外。這也是“胭脂溝”得名的又一傳說。
胭脂溝門票價格:25元/人
胭脂溝傳奇
主要景觀
小說中的胭脂溝
百年前,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在短篇小說《黃金谷》中曾描述過流向西部的淘金者。孤獨的探礦者,在人跡罕至的河流邊篩出了金粒。於是他沿金脈(金脈在地層下)掘坑,一排排坑以倒V形的方式逼向山谷最後一個藏金的坑——金窩子。數天的掘挖,他掘到了金窩子,金脈沙層里不僅有細微的金粒,還有混在礦岩里的金塊。礦坑深到已經沒過他的身體,此時另一個探礦者的影子被外面的光亮打到下面。要麼他死,要麼上面的人死。小說中死的是上面的人。老金溝的“溝”是額木爾河的一條支流,長約14公里。據說,1883年一個鄂倫春獵人在河谷為其母挖掘墳墓(一說埋葬獵馬時),挖到金塊。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的採金工程師斯萊特欽聞訊帶人闖入漠河河谷地帶。
‘極吐爾加共和國’
出金之沙有黃沙、青沙、綠沙,上好的金脈,每6000斤出金2兩左右。“金窩子”也有,《北徼方物考》載:“俄羅斯東界之山產金,道光五年出精金大塊重17斤。四周之塊重二三斤。”將金脈的沙石挖出來,再開水道引水篩金。當年篩金已有木機器。 “俄人在漠河山內召集中俄4000人,大事工作造屋室700餘間,立窯500餘所”(徐宗亮《黑龍江卷四》)。到1985年初,漠河人口已達萬人,以俄人為多,其次是中國人,紛至沓來的還有朝鮮、猶太、德國、法國、波蘭、美國人等。老金溝一帶出現了150餘家店鋪,除了麵包店、酒店、百貨店外,還陸續興建起旅店、浴池、娛樂場、賭場、音樂廳等,這些非法的採金者在沙俄政府的操控下,成立了非法的礦區自治政權——市政廳。歷史上被稱之為“極吐爾加(漠河別稱)共和國”。當年的這個“獨立王國”,據說就在眼下老金溝這片白皚皚的開闊地上。這個獨立王國的市中心為一名為“鷹野”的廣場,該地原有一酒店,淘金者賭博時,用一面為鷹一面為字的硬幣為賭具,以猜鷹猜字賭輸贏,“鷹野”之名由此而來。廣場正面有一座11個窗戶的高大建築——金礦“市政廳”,正門前一高柱,懸掛著很重的一個大吊鐘,兩尊鐵鑄大炮分置鍾柱兩側。“市政廳”前面還建有一錐形紀念碑,碑的左面為教堂,右面是倉庫和彈藥庫。廣場兩側是整齊的“百萬街”,街上的商店、酒店多為圓木壘制和土木構造的歐式建築。 1886年,清政府出兵對所謂“極吐爾加共和國”採取武力取締,強行將所有非法採金者驅逐出境。1887年5月,李金鏞奉旨率員來到漠河,經兩年籌辦,1889年初,漠河金礦正式開工。鑒於李金鏞對漠河金礦開採做出的貢獻,漠河縣政府在老金溝所依傍的山坡上,修建了李金鏞祠堂。
繁華與凄涼
從李金鏞祠堂出來,驅車穿過叢林間的雪路,路一側透過樹叢可以看到冰雪覆蓋的老金溝的“溝”在山谷間,雪被颳起成雪霧,在上面遊走。不遠處就是妓女墳,現已闢為遊覽之地。通入墳地的山路鋪了木板道,還有休息的亭子。沿路豎起許多牌匾,上面刻寫著歷代風塵女子傳下來的艷詩麗詞。入口處的木屋是展室,有當年妓女所用的一些日常用品,如化妝鏡、首飾盒等。據史料記載,漠河老金溝在開採旺盛時期,工人達萬人,妓院達30家,有妓女千人。除李金鏞從南方一些城市選來妓女外,俄羅斯、日本、韓國及中國北方一些城市的妓女也紛至沓來。當地人指著由木欄圈出的一片平緩的林地說,那就是妓女墳。只見樹木稀疏,一片空茫,如果有墳冢也都埋在厚厚的雪被下。據說夏天也見不到墳頭,這些無名妓女的墳葬后並無親人培土,墳冢早已混入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