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位於酉陽縣龍潭古鎮。發軔於1896年(清朝光緒二十二年),歷經酉陽州經院、龍潭蠶桑學校、龍潭兩等小學堂高等班、四川省立第五中學、四川省立龍潭中學、四川省酉陽中學校、四川省酉陽縣第一中學校、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等階段,已有120年辦學歷史,百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享譽巴渝

學校人才輩出,革命先烈趙世炎同志曾就讀於此。是原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之一,重慶直轄后被確認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市級文明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五十佳、市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學校佔地150餘畝,教學設施設備完善,亭台樓閣交相輝映,學校古樹參天、綠草如茵,鳥語花香,被譽為“花園式”學校,是讀書成才的理想場所。

學校規模


學校簡介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
學校現有6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800餘人,辦學質量逐年提高。2002年高考上線507人,被複旦大學、人民大學等全國知名大學錄取106人;2003年高考上線577人,被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知名大學錄取128人;2004年高考上線600餘人,其中李游以684分獲渝東南地區理科第一名並被北京大學錄取;2005年高考再創佳績,高考上線700餘人,其中侯曉以666分榮獲渝東南理科狀元並被北京師範大學提前錄取。

教育理念

學校管理體制健全,目標明確,辦學規範,堅持德育強校,科研興校,質量立校。以“內涵至上、持續發展”為辦學理念,形成了“愛崗敬業、樸實好學”的校風、“嚴謹治學、啟志育人”的教風、“誠實、刻苦、守紀、尊師”的學風和“德文並舉、敢為人先”的辦學特色。

師資力量


教育資源

現有教師356人,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高中級職教師120餘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5人,本科學歷占教師總人98%。100餘人曾經獲國家、市、縣級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學校重視教育科研對教師素質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是重慶市教育實驗基地校,是國家級課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的承研單位;2004年,學校成功申報市級課題《重慶市欠發達地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創建策略與方法研究》、《提高農村高中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另有縣級、校級課題10多項,形成了不同層次各門學科的科研課題研究系。

學校歷經

1982年被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7年重慶直轄后被確認為重慶市首批建設好的重點中學,是市級文明單位、市級電化教育示範校、市級綠色學校、市級最佳綠化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五十佳、市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全文明校園。自建校以來的112年中,已畢業高初中學生4萬多人,每年被重點大學錄取百餘人,大學錄取率90%以上。學校為渝東南民族地區和國家建設培養了無數的棟樑之材,革命先輩趙世炎、劉仁、蔡濤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酉陽一中現佔地144畝,校舍面積70143平方米。在崗教職工298人,其中高中專任教師180人,初中專任教師55人。中學高級教師33人,中級職稱教師133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中學特級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縣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2人。現有73個教學班,學生4320人,其中高中生3089人。

歷史沿革


酉陽一中的前身是龍潭書院。龍潭書院創辦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龍潭書院的教育質量也是武陵山區首屈一指的,書院的著名生徒有陳德元、鄒傑、劉楊和李玉昆等人。考入成都高等學堂的鄒傑,劉楊,王勃山也加入同盟會。龍潭書院著名生徒們投入到挽救中華民族危機的事業中。龍潭書院著名生徒陳德元,鄒傑,劉楊,王勃山,辛亥革命時期在酉陽秘密發展同盟會員,參加四川保路運動,領導酉陽州辛亥革命,宣布酉陽獨立,推翻封建社會在酉陽的統治。
1912年,在龍潭書院的基礎上成立酉陽龍潭高等小學堂。從高等小學堂走出的著名學生,有趙世炎、劉仁和王劍虹。1912年,趙世炎考取龍潭高等小學,他的老師中有兩位同盟會員,陳德元和王勃山。1912年秋天,趙世炎入讀龍潭高級小學堂,地理老師是同盟會會員王勃山,常常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5年春,時黔軍進據酉屬各縣、駐軍師部設於龍潭。師長何厚光召開“善後會議”,向四縣捐禁煙罰金29萬元,同時將四縣肉稅撥作教育經費,倡辦中學一所出席代表中有各縣主管教育的官員,如酉陽蔡少康、秀山陳養民、黔江談國才、彭水王伯奇等教育局長,且有熱心教育的紳耆胡用之先生參加。會商結果,四縣肉稅作專款辦省立中學一所,當年5月命名為“四川省立第五中學校”,委酉陽人陳珊為校長。王大章先生捐其私家作校舍,新建禮堂一座,一連樓房11間,樓上作寢室,樓下作教室。一應教學用具,迅即備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龍潭作為大後方,不少軍事機關和團體移此,當時人口高達4萬人。商業盛世繁榮,學生猛增至500多人。校長劉季昆辦學有方,從1937至1940年任職三年半頗多建樹。任職第二年增設女生部。
1939年秋,在無招生指標、無經費條件下,幾經“筆墨官司”周旋,終獲省廳認可,至此,省立龍潭中學發展成男女生部兩全、高初中完備兼辦高中師範科的完全中學了。由於教師人才薈萃,教學質量令人矚目,與國立八中和國立三中鼎足齊名,此時期為本校民國極盛期,也是校史上第一個高峰期。
1948年冬,省立龍潭中學專辦高中,初中學生自行轉學。縣政府決定將兩個高中班併入省立龍中,恢復縣立初中名稱。龍潭人士申請設立龍潭初級中學,縣政府批示為“酉陽縣立初中龍潭分校”。1949年春“龍潭分校”吸收我校3個初中班又招新生2班,共5個班300多人。這樣,專辦高中僅只一年。
1950年2月,住校軍事代表楊正文到校,按酉陽專員公署的指示,對學校進行了調整革新。在軍事代表指導下,學校成立校務委員會,民主管理學校。德高望重的劉偶圭老師被推為主任委員,蔡玉侖為副主任委員。民主管理學校,較好地維持了局面。
1953年是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這年中央的文教方針提出,鞏固整頓,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學校屬於重點發展對象,高中招生覆蓋酉陽秀山黔江三縣。
四行署合併為四川省后,更名為四川省酉陽中學校屬於四川省直接管理。1957年統計,校舍面積達到5937平方米。這期間學校還解決生活上的飲水,照明,燃料三大難題。1958年我校仍處於上升趨勢,狠抓教學質量這根弦從未鬆弛,一如既往,堅持不懈。58級高中畢業生成績特佳,50名畢業生有47名進入高校,升學率為94,創造校史上又一項空前。
1961年,學校工作的低谷和回升期,就在王放校長到北京參加全國文教群英會期間,上級派遣工作組到學校,名上是保高三,實際上是來接蓋子。暗示王放有政治問題並從日常工作中找問題以莫須有的罪名對有的老師進行批鬥。好端端的一個學校弄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當時,國家面臨三年天災人禍,蘇聯拆走專家,城鄉飢荒漫延。這年,學校壓縮到8個班,學生368人,高中未招生。
1966年至1976年文革十年。1966年開學不久,文革工作組進駐我校,全校師生員工寫大字報,大字報鋪天蓋地,貼滿校園各個角落,層層疊疊。這是文革前奏。當年學校高中停招,只招初中4個班新生213人。
文革十年,給學校帶來嚴重創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布神州大地也復甦了酉陽一中校園。但由於情況有了新的變化,學校地處龍潭,過去三縣一校的優勢不復存在,師資、生源面臨很大困難。
1978年6月6日,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酉陽中學校。
1981年1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酉陽第一中學校,6月將學校確定為省重點中學,1985年獲四川省文明單位稱號,1986年向高校輸送新生107人。1984年,1988年,1990年四川省省委書記三次視察學校。1992年,國家教委主編的中國名校正式出版,酉陽一中光榮入選。
1995年,以劉友直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班子著手組織學校校慶工作,修建校慶紀念亭,組織編寫酉陽一中校志,校志記載了學校從1925年省立五中以來70年的辦學歷史,內容豐富,對了解學校厚重歷史,激發師生奮勇前行起到了巨大作用。
 1997年4月重慶成為直轄市。同年,學校更名為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並被確認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這是學校發展的又一個新起點。次年學校高中招生8個班400餘名新生,全校高中部突破20班,在校高中學生突破1000人。90年代,學校的校舍面積進一步擴大,學校往南征地修建了學生公寓,改建了校門,修建了禮堂。1999年,學校獲得重慶市文明單位五十佳的光榮稱號,當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被北大、浙江大學等名校錄取若干人。
進入21世紀后,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高一新招10個班500人,2002年高一新招12個班800人,2005年高一新招16個班1100人。
2002年至2006年5年,學校培養高中生畢業3000餘名,為高校輸送了2000多人,其中400多人進入重點大學。
2008年4月,市領導來酉陽視察,在視察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時強調,各區、縣都要精心搞好一所較高水平的中學,要把學校的功能、建築和環境規劃好,精心建設,逐漸完善。
2009年12月14日,時任縣委書記陳勇率隊到我校進行現場調研后,在學校行政會議室召開會議,就學校高中部擴展等事宜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 2010年1月16號,成立了擴高工程建設指揮部,全面啟動擴高工程建設。擴高工程總投資約2.5億元,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主要是在老校區原有基礎之上向北征地300餘畝,完成土地徵收、場地平整、教學功能用房主體工程;二期工程主要是房屋徵收、房屋拆遷、實驗樓、學術報告廳、圖書館、體育藝術館、運動場館、還建房等建設。
2014年8月21日,時任市長黃奇帆視察了工程建設,縣委書記陳文森對工程建設更是高度重視。至2016年9月,擴高工程主體建設已全面完成,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百年名校,百年輝煌”,在國家深入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形勢下,開拓創新的一中人積極探索,砥礪磨礱,酉陽一中正以暫新的姿態,大步邁向新的輝煌。

歷屆領導


序號姓 名職 務籍 貫畢業學校任職年限
1陳 珊校 長重慶酉陽國立成都師大1926.2-1928.2
2陳德元校 長重慶酉陽日本宏文師範1928.2-1930.2
3劉兆麟校 長重慶秀山北京大學1930.2-1932.2
4陳德元校 長重慶酉陽日本宏文師範1932.2-1932.7
5雷成農校 長重慶江北上海暨南大學1932.7-1933.7
6官簡賢校 長四川內江四川大學1933.7-1934.2
7屈建中校 長四川瀘縣國立成都大學1934.2-1935.7
8趙承菼校 長四川犍為1935.7-1937.2
9劉季昆校 長四川安江國立北京師大1937.2-1940.7
10尹道耕校 長四川樂山北京師範大學1940.7-1944.2
11蔡天親校 長重慶涪陵上海大學1944.2-1945.2
12楊秀芳校 長重慶秀山四川教育學院1945.2-1950.7
13張宗沛校 長重慶秀山四川大學1950.7-1952.7
14楊政文校 長山東掖縣山東掖縣師範1952.7-1953.3
15王 放校長、書記重慶梁平復旦大學1952.10-1972.11
胡光文專職書記重慶合川重慶大學1957-1958
陳澤雨專職書記重慶武隆中央行政學院1964-1975
16陳懷富校長、書記四川大竹重慶師範學院1978.6-1981.8
宋志道專職書記陝西勉縣二野軍政大學1978-1990
17陳 蘅校 長重慶酉陽西南學院1981.8-1985.8
18劉友直校長、書記重慶長壽西南師範學院1985.8-1994.11
19程學忠校 長重慶豐都南充師範學院1994.11-1997.1
20胡 松校長兼書記重慶酉陽南充師範學院1997.1-1999.2
21段文宇校長兼書記重慶酉陽四川師範大學1999.2-2003.10
22黃成林校長兼書記重慶酉陽西南師範大學2003.10—2009.7
23孫沿紅校長兼書記重慶酉陽西南師大教育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2009.7—2016.8
24冉智宏校長兼書記重慶酉陽四川師範學院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