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間
上海典型老式弄堂住宅的結構
亭子間,指位於灶披間之上、曬台之下的空間,高度2米左右,面積6、7平方米,朝向北面,大多用作堆放雜物,或者居住傭人。
亭子間的出現,也使我們明白石庫門原來還有著更充分更自由地運用切割空間的可能性。
亭子間
<方言>上海等地舊式樓房中的小房間。一般在樓上正房的後面樓梯中間,狹小、陰暗。
亭子間其實不僅為石庫門的專利,花園洋房新里房子都設有亭子間。這是房子結構所決定的一個必然空間。精明的上海人發掘和利用了這個空間。一般講,房子越好,亭子間也越考究。清末民初老洋房的亭子間,敞亮寬爽不要講,還有柳桉木壁爐架;靜安別墅這樣的早期高尚住宅,亭子間都是套間式,俗稱雙亭子間。住房緊張時代,新婚夫婦分到這樣雙亭子間,猶如中上上籤!上海人善於螺螄殼裡做道場,室雅何需大?上海人的亭子間,充分體現了後現代文化所提倡的“精緻”,且早早走在前面。
石庫門在維持它外部形制的時候,內部空間慢慢地解體了。從一家一戶到一家幾戶,最後又發展到幾家幾戶同住一號石庫門。石庫門的主人及其後人此時已經無力也無法維持一家一戶獨住石庫門的巨大開銷。他們或者自己出租房子,或者讓人轉包出租。承包人俗稱二房東,為了獲取利潤,毫不客氣地將大房間隔開,讓更多的人住進來。這樣石庫門就開始了其內部結構仿照亭子間格式不斷被切割的過程。這個過程被我稱之石庫門的“亭子間化”。在不斷的亭子間化中,方方的天井住進了新婚夫妻或者移作了廚房。寬敞的客堂中間豎起了一道扳壁,常常是或父子、或兄弟兩對夫妻相安無事共處在一個房頂下。每臨夜鼾聲相聞卻又各行其是。每到黃昏則一家獨用的廚房又成了七十二家房客的鍋碗瓢盆交響樂。石庫門曾經擁有的寬敞、溫馨和詩意,蕩然無存。
石庫門的亭子間化最清楚不過地展現了我們城市中產階層在49年前的連年戰亂經濟停滯和49年後的平均主義中,一步步平民化乃至貧民化的軌跡。同時,石庫門的亭子間化最終表明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關於中產階層的神話終於衰落,一個建設現代都市夢想終於幻滅。石庫門興盛在二、三十年代,亭子間誕生也在二、三十年代。所以石庫門在興盛的那天已經孕育了衰落。亭子間就是終將出現的不祥預兆,就像夜半森林中貓頭鷹的叫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