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傳

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葉劍英傳》是2006年11月1日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葉劍英傳》編寫組,本書描寫了軍事家,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的生平事迹。

內容簡介


《葉劍英傳》由中共中央軍委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立項,軍事科學院組織編寫,歷經十餘年努力,聆聽葉帥生前56次回憶談話,查閱軍內外100餘家檔案館等單位所收存的史料,走訪近千人,根據大量第一手資料再現了德高望重的葉劍英元帥輝煌的歷史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書稿經中共中央軍委和中央文獻研究室審定。鄧小平為本書題寫書名。
葉劍英是我國偉大的軍事家,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我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位偉大的軍事家是如何走上革命的道路的呢?本書編著者歷經十餘年努力,聆聽葉帥生前56次回憶談話,查閱軍內外100餘家檔案館等單位所收存的史料,走訪近千人,根據大量第一手資料再現了德高望重的葉劍英元帥輝煌的歷史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編輯推薦


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1917年入雲南講武堂。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後任四軍參謀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率領所部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任軍事指揮部副總指揮。1928年赴莫斯科學習。1930年回國。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長,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西北軍委會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工農紅軍學校校長,瑞金衛戍區司令,閩贛及福建軍區司令員。參加了長征,任一縱隊司令員、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到陝北后參加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參謀長,並協同周恩來在國民黨統治區做統戰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軍委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北平市市長。1946年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書記。
建國后,歷任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廣州市市長、市委書記,華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南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共中央中南局代書記。1949年10月當選為中蘇友好協會總會理事、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950年4月任廣東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廣東省政府財經委員會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9月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1958年3月任軍事科學院第一任院長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65年1月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75年1月任國防部部長。1978年3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83年辭)。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還曾任中國釣魚協會名譽主席,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 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梅水之濱
第一節 童年在雁洋
第二節 丙村三堡學堂
第三節 剪辮子,打“潮勇”
第四節 就讀梅州東山中學,立志報國救民
第二章 漂泊南洋與習武雲南
第一節 海外謀生
第二節 人云南講武學校
第三節 與日本教官比武
第四節 質問唐都督
第五節“把劍長歌氣壓軒”
第三章 追隨孫中山革命
第一節 投奔“援閩粵軍”
第二節 隨孫中山出巡廣西
第三節 護衛大總統脫險
第四節 香港籌款
第五節 參加討陳戰役
第四章 執教黃埔與練兵香洲
第一節 在黃埔軍校籌備處
第二節 軍校停辦風波
第三節 教授部副主任
第四節 連平大捷
第五節 香洲獨立營
第六節 參與平定商團叛亂
第五章 東征之役
第一節 淡水之戰
第二節 白芒花的爭論
第三節 進軍潮梅
第四節 梅縣縣長(今梅州市梅縣區區長)
第五節 痛悼張民達師長
第六節 平息香洲兵變
第七節 二次東征
第六章 隨師北伐與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在總預備隊指揮部
第二節 參加南昌之役
第三節 新編第二師代師長
第四節 通電反蔣與吉安暴動
第五節 彷徨武漢
第六節 出任“鐵軍”參謀長
第七節 投入中國共產黨的懷抱
第七章 策應南昌起義
第一節 密議甘棠湖
第二節 巧獻“計中計”
第三節 保護“革命火種”
第四節 率教導團南下廣東
第八章 到敵人心臟里準備暴動
第一節 留在張發奎身邊
第二節 接受黨的秘密使命
第三節 調虎離山
第四節 加強起義武裝力量
第五節 設法穩住敵人
第九章 廣州工農兵起義
第一節“夜半槍聲連角起”
第二節 城區鏖戰
第三節 秘密轉移到香港
第四節 在莫斯科勞動大學
第十章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
第一節 前往江西蘇區
第二節
第三節 參與反“圍剿”的作戰指揮
第四節 紅軍參謀事業的奠基者
第十一章 在紅軍學校與東南前線
第一節 挑起辦校和作戰兩副重擔
第二節 嚴於治校
第三節 按實戰要求教學
第四節 建立紅色據點,開展游擊戰
第五節 在閩贛軍區
第六節 關心戰士疾苦
第十二章 萬水千山長征路
第一節 保護革命骨幹
第二節 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
第三節 在遵義會議的旗幟下
第四節 艱難的雪山行軍
第十三章 與張國燾的鬥爭
第一節 北上與南下之爭
第二節 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
第三節 過草地的開路先鋒
第四節 挫敗張國燾的陰謀
第五節“呂端大事不糊塗”
第六節 北上到吳起
第十四章 初到陝北
第一節 東征戰役中的中路指揮
第二節 參與籌劃西征
第三節 爭取東北軍與十七路軍
第四節 在安塞領導東線工委
第十五章 西安風雲
第一節 和平密使
第二節 張公館的“座上客”
第三節 廣泛開展統戰救亡工作
第四節 與張學良緊急會晤
第五節 協助周恩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第六節 多方奔走,鞏固和談成果
第七節 主持西安紅軍聯絡處
第八節 營救西路軍戰友
第十六章 輾轉奔波為抗戰
第一節 在西安繼續進行國共談判
第二節 出席南京國防會議
第三節 營救“政治犯”
第四節 在南京八路軍辦事處
第五節 遷移武漢
第六節 華南之行
第七節 長沙大火中脫險
第十七章 在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
第一節 訓練班的副教育長
第二節 備受歡迎的“游擊戰爭戰略家”
第三節“我來唱一個”
第四節 動員南嶽佛道教界抗日救國
第五節“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去”
第六節 團結桂系抗戰
第十八章 戰鬥在重慶
第一節 痛斥“平江慘案”製造者的罪行
第二節 與何應欽的交鋒
第三節“葉劍公舌戰群儒”
第四節 新四軍北移的談判
第五節 揭露“皖南事變”真相
第六節 身在虎穴,正氣凜然
第十九章 延安歲月
第一節 重返軍委參謀部
第二節 運籌謀划,持久抗戰
第三節 科學預測蘇德戰爭爆發後日軍動向
第四節 打一場“政治宣傳戰”
第五節 同中外記者參觀團的友好交往
第六節 與美軍觀察組談判
第七節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
第八節 參加黨的“七大”
第二十章 在軍調部的四百天(上)
第一節 停戰令頒發前後
第二節 組建軍調部中共機構
第三節 停戰原則談判的波折
第四節 執行小組的使命
第五節 東江縱隊撤退與中原軍區突圍
第六節 恢復交通線之爭
第七節 安平事件
第二十一章 在軍調部的四百天(下)
第一節 堅守陣地,巋然不動
第二節 《解放》報事件
第三節 黑暗中的燈塔
第四節“我們一定會回來的”
第二十二章 領導中央後方委員會工作
第一節 從延安到臨縣三交鎮
第二節 中央的“耳目”
第三節 城工部與外事組
第四節 出席全國土地會議
第五節 臨縣反“左”
第六節 與群眾共甘苦
第二十三章 在華北軍大的領導崗位上
第一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
第二節 統一思想,協調步伐
第三節 為貫徹黨的方針而教學
第四節“搬師請賢”
第五節 教學民主
第六節 物質保障
第七節 教學水平的新高度
第二十四章 新北平市長
第一節 從石家莊到北平
第二節“聯合辦事處”主任
第三節 緊張接管
第四節 整頓秩序,恢復生產
第五節 發展科學教育事業
第六節 廉潔奉公
第七節 與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和談
第二十五章 解放廣東
第一節“泉水”
第二節 贛州會議定大計
第三節 與林彪的分歧
第四節 組織解放海南島戰役
第五節 領導兩廣剿匪作戰
第二十六章 開創廣州工作局面
第一節 接管廣州
第二節“治安戰役”
第三節“把糧食運進來”
第四節 金融鬥爭
第五節 市政建設的起步
第二十七章 建設新華南(上)
第一節 確定大政方針
第二節 城市工作
第三節 農村建設
第四節 鞏固新生人民政權
第五節 經濟領域的鬥爭
第二十八章 建設新華南(下)
第一節 為新中國的橡膠事業奠基
第二節 創辦南方大學
第三節 發展統一戰線
第四節 在“反地方主義”的漩渦中
第五節 鞏固國防南大門
第二十九章 主持訓練總監部工作
第一節 對現代戰爭的思考
第二節 主管全軍的軍事訓練
第三節 遼東半島軍事演習
第四節 軍隊建設中的“八個關係”
第五節 發揚優良傳統與學習外國經驗
第六節 在“反教條主義運動”中
第三十章 開拓軍事科學研究(上)
第一節 創建軍事科學院
第二節 確定科研方向
第三節 建立全軍的科研機構和隊伍
第四節 發揚“攻關”精神
第五節 群眾冷暖掛心頭
第三十一章 開拓軍事科學研究(下)
第一節 對現代戰爭特點的新認識
第二節 開展重大學術課題的研究
第三節 排除林彪的干擾
第四節 摸索符合科研規律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 建立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
第六節 發展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進軍事科學
第七節 關注全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第三十二章 全軍教育訓練的新階段
第一節 突出軍事訓練的地位
第二節 軍事訓練的目標與途徑
第三節 倡導和推廣郭興福教學法
第四節 領導全軍院校工作
第五節 元帥餘事付謳歌
第三十三章 在動亂中穩定軍隊
第一節“天下不能亂,長城不能毀”
第二節 在兩個“十萬人大會”上
第三節“串聯炮打何時了”
第四節 保護老幹部和知識分子
第五節“內憂必然引起外患”
第三十四章 迎著逆流進擊
第一節“大鬧京西”
第二節 下達軍委八條命令和七項規定
第三節“大鬧懷仁堂”
第四節 主持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
第五節 忍辱負重,堅持鬥爭
第六節“二月逆流”實為“二月正流”
第七節 到新華印刷廠“蹲點”
第八節 對國際新戰略的建議
第九節“流放”湖南
第十節 揭穿陳伯達的真面目
第三十五章 重新主持軍委工作
第一節 受命於危難之際
第二節 籌備軍委擴大會議
第三節 整頓軍隊領導班子
第四節 訓練與戰備
第五節 指揮西沙之戰
第三十六章 軍委擴大會議前後
第一節 中美會談之後
第二節 苦撐軍隊危局
第三節 圍繞籌備四屆人大的較量
第四節 一次歷史性的重要會議
第五節 在周恩來病重的日子裡
第三十七章 粉碎“四人幫”
第一節 周恩來逝世和“四五”狂飆
第二節 醞釀除害良策
第三節 毛澤東的臨終召喚
第四節 眾志成城
第五節“西山不可久留”
第六節 果斷決策, “以快打慢”
第七節 驚心動魄的懷仁堂“會議”
第八節 山河重光,舉國歡騰
第三十八章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第一節 撥亂反正,請鄧小平復出
第二節 關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第三節 開創軍隊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節 在黨和國家歷史性的轉折之際
第三十九章 擔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第一節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第二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第三節 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四節 加速軍隊和國防現代化
第五節 發展國家對外友好關係
第六節 告台灣同胞書與“九條方針”
第七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四十章 帥星永遠閃耀
第一節 以己之退,促黨的事業之進
第二節 同疾病頑強鬥爭
第三節 帥星隕落,功業永存
葉劍英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