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兀突骨的結果 展開

兀突骨

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擬人物

兀突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

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漢尺約合現在2.77米),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騎巨象,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兩肋下露出生鱗甲,眼目中微有光芒。

國內有一江桃花水,若別國人飲之盡死,惟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

主要劇情


孟獲問兵

三國志大戰3 兀突骨形象
三國志大戰3 兀突骨形象
卻說帶來洞主與孟獲曰:“此去東南七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手下有等軍,謂之“藤甲軍”。其軍至矮者九尺,面目醜惡,見者皆驚。洞中有一等藤,生於山澗之內,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穿成鎧甲。前胸並後背各用一片,兩臂兩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甚是輕巧,刀劍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若得此兵,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孟獲大喜,遂投烏戈國來見兀突骨。其洞無宇舍,皆居土穴之內。孟獲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曰:“吾起本洞之兵,與汝報仇。”獲忻然拜謝。於是兀突骨喚兩個為首領兵俘長: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萬兵,皆穿藤甲,離烏戈國望東北而來。行至一江,名桃花水,兩岸有桃樹,歷年落葉於水中,若別國人飲之盡死,惟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兀突骨兵至桃葉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卻說孔明令蠻人哨探孟獲消息,回報曰:“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見屯於桃葉渡口。盂獲又在各番集聚蠻兵,并力拒戰。”孔明聽說,提兵大進、直至桃葉渡口,隔岸望見蠻兵不類人型,甚是醜惡;又問土人言說即日桃葉正落,水不可飲。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火燒蠻軍

次日,烏戈國主引一彪藤甲兵過河來,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蠻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於地;刀砍槍刺,亦不能入。蠻兵皆使利刀鋼叉,蜀兵如何抵當,盡皆敗走。蠻兵不趕而回。魏延復回,趕到桃葉渡口,只見蠻兵帶甲渡水而去;內有睏乏者,將甲脫下,放在水面,卻坐其上渡之。魏延急回大寨來稟孔明,細言其事。孔明請呂凱並土人問之。凱曰:“某素聞蠻兵之後有一烏戈國,極無人倫者也。更有藤甲護身,急切難傷。亦有桃葉惡水,本國人飲之反添精神,別鄉人飲之即死。倘蠻兵敗,過河不用船筏,連甲下水渡之。如此頑皮之類,縱使全勝,有何益焉?不如班師早回。”孔明大笑曰:“吾非容易到此,豈可善棄而去之?是無始終,不智之人。吾明日自有平蠻之策。”於是又令趙雲助魏延守寨,且休輕出。
次日,孔明令土人引路,自乘小車到桃葉渡口北岸山僻去處,遍觀地理。山險嶺峻之處,車不能行,孔明棄車步行。忽到一山,望見一谷,形如長蛇,皆光峭石壁,並無樹木,中間一條大路。孔明問土人曰:“此谷何名?”土人答曰:“此處名為盤蛇谷,出谷則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孔明大喜曰:“此乃天賜吾成功於此也!”遂回舊路,上車歸寨,喚馬岱分付曰:“與汝黑櫃車十輛,須用竹竿千餘,櫃內之物如此如此。可將本部兵去把住盤蛇谷,兩頭依法而行。與汝半月限一切完備。至期如此設施。倘有走漏,定按軍法治之。”馬岱受計而去。又喚趙雲分付曰:“汝去盤蛇谷后,三江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備。”趙雲受計而去。又喚魏延分付曰:“汝可引本部兵去桃葉渡口下寨。如蠻兵渡水來敵,汝便棄了寨,望白旗處而走。以今日為始,限半個月,須要連輸十五陣,棄七個寨柵,只望白旗處便是脫身之所。若輸十四陣,也休見我。”魏延領命,心中不樂,悵怏而去。孔明又喚張翼另引一軍,依所指之處,築立寨柵去了;卻令張嶷,馬忠引本洞所降蠻兵千人,如此行之。孔明笑曰:“今番一戰,須要全功。”各人欣然而去。
卻說孟獲與烏戈國王兀突骨曰:“諸葛亮多有巧計,凡到之處,只是埋伏。今後交戰,分付三軍,但見山谷之中林木多處,切不可輕進。”兀突骨曰:“大王說的是也。吾己知道中國人多行詭計,今後依此言行之:吾在前面廝殺,汝在背後教道。”獲再拜謝之。忽報蜀兵在桃葉渡口北岸立起營寨。兀突骨即差二俘長引藤甲軍渡了河,來與蜀兵交戰。不數合,魏延敗走。蠻兵恐有伏兵,不趕自回。次日,魏延又去立了營寨。蠻兵哨得,又引眾軍渡過河來戰。延出迎之。不數合,延敗走,蠻兵追殺十餘里,見四下並無動靜,使在蜀寨守屯住。次日,二俘長請兀突骨到寨,說知此事。兀突骨即引兵大進,將魏延追殺一陣。蜀兵皆棄盔甲執戈而走。只見前有白旗,延引敗兵急奔到白族處,早有一寨,就寨中屯住。兀突骨驅兵追至,魏延引兵棄寨而走。蠻兵得了蜀寨,望前迫殺。魏延回兵交戰,不三合又敗,只看白旗處而走,果有一寨,延就寨屯住。次日,蠻兵又至。延略戰又走,蠻兵佔了蜀寨。
此時魏延且戰且走,已敗十五陣,連棄七個營寨。蠻兵大進追殺。兀突骨自在軍前破敵,於路但見林木茂盛之處,便不敢進,卻使人遠望,果見樹陰之中,族旗招颭。兀突骨請孟獲觀之,乃大笑曰:“諸葛亮今番被吾識破!大王連日勝了十五陣,奪了七個營寨,我兵累勝,彼兵累敗!今蜀兵望風而走,已離桃葉渡口三百餘里。蜀兵已是膽破,諸葛亮已是計窮。此這一進,大事定矣!”兀突骨大喜,只道蠻兵得勝,不以蜀兵為念,自在軍前催督,令孟獲引各洞番兵常離五七十里,但逢著蜀兵,即便追殺。第十六日,魏延引敗殘兵,來與烏戈國藤甲軍對陣。兀突骨騎象當先,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兩肋下露出生鱗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罵。延撥馬便走,後面蠻兵大進。魏延引軍轉過了盤蛇谷,望白旗處而走。兀突骨統引兵眾,隨後追殺。兀突骨望見山上並無草木,料無埋伏,放心追殺。趕到谷中,遇見數十輛黑油櫃車。蠻兵報曰:“此是蜀兵運糧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此車而走。”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趕。蠻兵爭競取之,將出谷口,不見蜀兵,只見山上橫木亂石滾下,壘斷谷口。兀突骨令兵開路而進,忽見前面大車小輛,裝載乾柴,盡皆火起。兀突骨大驚,慌忙退兵,聽得后軍大喊,報說谷口已被乾柴壘斷,車中原來皆是火藥,一齊燒著。兀突骨見無草木,心不大慌,猶令尋路而走。只見山上兩邊亂丟火把,火把到處,地內藥線皆著,就地飛出鐵炮。滿谷中火光亂舞,但逢藤甲,無有不著;無鐵炮之處,糧草之車盡皆爆開,內有硫黃焰硝引火之物,那火光往來飛舞,將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的互相擁抱,死於盤蛇谷中。孔明在山上望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孔明泣淚而嘆曰:“吾雖有功,必損壽矣!”這國之人,不曾走了一個。左右將士,無不凄愴。

角色外貌


兀突骨
兀突骨
南蠻烏戈國國王,孟獲盟友。身長一丈二尺,以叢林百獸為食,烹象為飯,不吃五穀雜糧。烏戈國毒池中的水蜀軍喝會七竅流血而死,烏戈人喝下不僅不中毒,反倍添精神。他的士兵都穿著反覆曬乾浸油的藤製成的盔甲,輕得能浮在水上,又堅硬得能防住刀箭,他們因而被稱為“藤甲兵”。他因刀箭不入的藤甲而最初對蜀軍取得一些勝利。但諸葛亮指出藤甲可燃,命手下誘兀突骨及其士兵進入圈套,兀突骨及其軍隊全軍覆沒,烏戈人無一倖免。
備註:兀突骨不見於正史中記載,是《三國演義》虛構人物。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竇永祥飾演兀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