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學院
省屬民辦高等學校
桂林學院原名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2021年7月消息,教育部致函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並更名為桂林學院,學校標識碼為4145013641。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LijiangCollege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廣西師範大學聯合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首批確認的獨立學院,是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創立於2001年7月,2003年4月停止招生後於同年10月由廣西師範大學與中國聯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舉辦,2004年1月成為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批獨立學院並於同年恢復招生,2007年10月整體遷入新校區,2012年1月成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截至2017年9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規劃佔地近1000畝,已投入使用536畝,校舍建築面積21.58萬平方米,資產總值5.31億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教師440多人;設9個教學系(部)、42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其中常年招生專業35個左右。
2021年3月,自治區教育廳公布灕江學院轉設為桂林學院(籌)。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2003年4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與廣西其他原有的國有民辦二級學院一起停止招生。 10月7日,廣西師範大學與中國聯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並啟動征地工作,共同舉辦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2004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被教育部授予獨立學院的辦學資格,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批獨立學院。同年,學院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專家組的檢查驗收,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恢復招生。
2005年11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全面完成征地工作。
2007年10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整體遷入位於桂林雁山大學城內的新校園。
2009年,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記集體二等功。
2012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新增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2021年7月,教育部致函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並更名為桂林學院,學校標識碼為4145013641。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截至2017年9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共設有中文系、外語系、經濟政法系、管理系、音樂與教育系、藝術設計系、理工系、體育系、社會科學基礎部等9個教學系(部),開設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42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門類,其中常年招生專業35個左右。
專業設置 | |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中文系 |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學 |
外語系 | 英語、商務英語、翻譯、越南語、泰語 |
經濟政法系 | 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 |
管理系 | 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旅遊管理(含酒店管理方向)、 審計學 |
理工系 | 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製藥工程、應用化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 |
藝術設計系 | 藝術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平面設計、公共藝術、影像設計、動畫設計 |
音樂與教育系 | 音樂學、舞蹈學、播音主持與藝術、學前教育 |
體育系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社會科學基礎部 | —— |
截至2017年9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共有專職專任教師230多人,兼課專任教師110人,外聘專任教師近400人,專職黨政教輔人員(含輔導員)220多人。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廣西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工程人選 | 趙巧艷 |
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人選 | 潘春麗、邢福生、呂思雅、周燕萍、謝海斌 |
廣西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計劃人選 | 楊傑夫、劉亮龍 楊傑夫、劉亮龍 |
• 教學設施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 質量工程
截至2017年9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建有廣西高校自治區級特色專業2個、自治區級特色課程2門、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專業1個、自治區級轉型發展試點專業(群)1個、自治區級協同育人(建設)平台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建設)中心1個、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1個、廣西民辦高校重點專業5個、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38項。
廣西高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藝術設計
廣西高校特色專業:音樂學
廣西高校特色課程:《室內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版式設計》
廣西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廣西本科學校轉型發展試點專業群:藝術設計類專業群
廣西協同育人平台(項目):國際化漢語教師培養協同育人平台
廣西高校實驗教學示範建設中心:音樂與教育系MIDI實驗中心
廣西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廣西民辦高校重點建設專業:環境設計、英語、酒店管理、商務英語、財務管理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灕江文化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5月10日,是灕江學院的直屬非實體研究機構,主要開展灕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開發、灕江流域歷史文化及其開發、灕江流域旅遊文化及旅遊資源開發、灕江流域生態文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灕江流域山水文化及景觀建設、灕江流域企業文化與社區公共文化建設、灕江流域文化的交叉學科及跨學科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整合與灕江文化對外傳播等研究。
截至2017年9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近五年來獲得廣西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廣西哲社規劃項目8項。
2018年4月,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承擔的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社會機制構建與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可持續性研究》經審核獲得結題,鑒定等級為良好。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9月,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78.59萬多冊,中外文期刊400種,電子資源電子期刊約6000種,遠程包庫使用電子圖書約150萬種,本地鏡像電子圖書10萬種,包庫使用學術視頻約16萬集(篇),已購買CNKI全文資料庫、讀秀中文學術搜索、超星電子圖書、超星學術視頻、VERS維普考試資源系統、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等電子資源。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凱思國際學院·標識
• 校徽
校徽釋義:
校徽
• 校標
校標
校標由三個人形的軀幹部位神似相靠的書與灕江山水結合而成。主體部分三個人的圖形運動節奏一致,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為眾、同心協力,象徵以人為本、團結協作、自律自強的校訓精神;綠色象徵師生積極向上、教學相長、不斷創新的青春活力;三本緊靠的書,寓意學院教書育人的行業性質,代表師生共同向學的校訓精神;藍色的山水圖案,寓意學校地處桂林得山水之靈氣,體現上善若水的核心理念。
• 校慶日
每年5月23日
• 校訓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校訓確定於2008年,為“向學、向善、自律、自強”,由廣西師範大學原校長、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終身教授張葆全擬定。它概括了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既有濃厚的文化積澱,又有與時俱進、繼承和創新並重的時代氣息。
向學——立志求學,勤奮學習。
向善——培植道德,提高修養。
自律——遵循法度,自加約束。
自強——積極向上,奮發圖強。
• 校風
求真務實,篤學至善
• 學風
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奮發向上
• 校歌
校歌介紹:
校歌創作於2013年,名為《造就人才的殿堂》,由廣西音樂文學會會長曾憲瑞作詞,廣西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黃朝瑞作曲。
校歌歌詞:
漓院之歌歌譜
灕江學院令人嚮往;
獨樹一幟的名門新秀,
在這裡創造,創造歷史譜寫華章。
名山勝水給我們靈氣和智慧,
這裡是走向,走向成功的橋樑。
啊!向學向善,我們任重不忘。
啊!自律自強,我們心向遠方。
(向學向善,自律自強,我們心想遠方)
在大雁騰飛的地方,
灕江學院美名遠揚;
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
在這裡發奮,發奮求知放飛夢想。
博採眾長給我們本領的才華,
這裡是造就,造就人才的殿堂。
啊!向學向善,我們任重不忘。
啊!自律自強,我們心向遠方。
(向學向善,自律自強,我們心想遠方)
啊!向學向善,我們任重不忘。
啊!自律自強,我們心向遠方。
(向學向善,自律自強,我們心想遠方)
職務 | 名單 |
校董事、校長、黨委副書記 | 楊樹喆 |
校監事、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校長 | 鄧志平 |
副校長 | 劉文革 |
財務總監 | 劉敏 |
校董事、黨委書記 | 唐文紅 |
副校長 | 祝芸芸 |
副校長、工會主席 | 楊慶慶 |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