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張德生的結果 展開
張德生
黑龍江畫家
張德生 1946年生於黑龍江方正。畫家,“方正剪紙”群體創建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學會副秘書長。曾是著名軍旅畫家,轉業到地方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培養了大批藝術人才,並致力於挖掘、搶救民間藝術工作。
張德生,別名:巴人、一兵,1946年4月1日生於黑龍江方正,祖籍河北武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學會副秘書長。18歲參軍,先後在四川鐵道兵某部等部隊服役,從事解放軍美術創作工作。是部隊骨幹美術創作員,在全軍美術界頗有名氣與影響。張德生的版畫作品多次參加全軍美展,黑龍江省美展,並發表於《解放軍畫報》《解放軍文藝》等十餘種報刊。主要作品有版畫《戰鬥在崇山峻岭》《雲中炊歌》《汽笛響徹萬重山》等。
張德生從部隊轉業后,一直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為地方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及傳播、宣傳,做出很多極富建設性的推進工作。張德生極富工作熱情,且精力旺盛,雷厲風行,具有超強的工作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不僅是著名畫家,文化活動家,也是一位十分活躍的文化藝術傳播者、輔導者與組織者。培養了眾多藝術愛好者與美術人才,並傾力挖掘、搶救民間剪紙藝術,創建了蜚聲國內外的民間藝術群體——“方正剪紙”。
張德生[黑龍江畫家]
1983年,張德生採取“能者為師”的辦法,根據農村生產、生活實際與婦女家務勞動的特點,深入村屯開辦“鄰里班”、“炕頭班”,組建6個剪紙組,有52人參加活動,創作剪紙作品380幅,當年在方正文化館舉辦的綜合美展上,開闢了“剪紙作品專欄”,展出90幅作品,鼓舞了城鄉業餘剪紙愛好者。在一年時間裡,已發展了12個剪紙組,全縣剪紙隊伍發展到152人,發現與培養剪紙藝術能手80餘人。自此,方正剪紙群體業已形成,並應邀出席中國剪紙藝術第一次學術會議——黑龍江省剪紙創作經驗交流會。同年,方正剪紙參加黑龍江、貴州、河南、陝西四省聯展。
張德生在繼續組織、擴大隊伍,開展“滾雪球”活動,“以老帶新”,連續辦班,加強輔導,並且開始抓剪紙作品質量的提高工作。1984年,組織以趙向榮、陳洪霞、倪秀梅、徐亞波為主的骨幹力量,在城鎮中小學校、幼兒園、聾啞學校、老幹部活動中心開展剪紙輔導,發展92人參加剪紙活動。幼兒園展出了“好老師”、“飛向月球”等40多幅作品。城鄉剪紙組已發展建立18個,244人參加活動。方正縣文化館舉辦“民間剪紙作品專題展”,在徵集的3000幅作品中,選展120幅,同時精選190幅作品製成精裝本《中國民間剪紙集》10冊,與日本進行民間藝術交流。從這一年起,張德生開始在民間收集、整理作品,建立剪紙藝術檔案,向報刊推薦優秀作品,並發展各級剪紙藝術協會會員。
至1987年3月,張德生組建了19個剪紙組,有活動骨幹346人,已形成廣泛的群眾性剪紙活動熱潮。共創作出剪紙作品36000多幅,向省級以上報刊推薦作品4000幅;發表和展出作品1986幅;410幅作品與日、美、法、韓等國家進行民間文化交流;國外收藏作品300幅。
張德生[黑龍江畫家]
1989年1月24日,“方正剪紙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登上了中國的最高藝術殿堂。有88位作者參展,展出作品459件。26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方正剪紙”列入該館《中國美術家年鑒》。
《人民日報(海外版)》為方正剪紙作了專題報導。中央電視台《民間採風》欄目對方正剪紙作了系列報道。
方正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文化部授予“方正剪紙”“優秀群體、組織、輔導”獎。方正剪紙被國務院、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方正剪紙”是張德生一手締造的民間藝術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