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一德,1938年12月31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壓力加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規劃委員會副主任。

王徠一德於1961年從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后留校工作;1968年從北京鋼鐵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分配至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先後任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室主任、鋼研所主任工程師、技術處處長助理等職;1992年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2002年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規劃委員會副主任、教授;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一德長期工作在科研生產一線,主要從事電工鋼、不鏽鋼和軋鋼工程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

人物經歷


王一德
王一德
1938年12月31日,王一德出生於浙江杭州。中學時就讀於杭州第二中學
1956年9月至1961年7月,就讀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61年9月至1963年9月,在北京鋼鐵學院工作。
1963年9月至1968年4月,就讀於北京鋼鐵學院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68年4月至1988年8月,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鋼研所室主任。
1983年1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88年8月至1992年12月,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技術處處長助理。
1992年12月至1995年12月,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2002年4月,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規劃委員會副主任、教授。
2005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太鋼


王一德
王一德
許多年來,王一德一直在太鋼的生產科技一線,主要從事電工鋼、不鏽鋼和軋鋼工程科技工作。天道酬勤。王一德曾獲得十餘項省部二等以上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科技成果獎三項,為中國的不鏽鋼、電工鋼事業和軋鋼技術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是此領域的一位優秀工程技術專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不鏽鋼在國際中國市場的需求量迅猛增長。國產不鏽鋼板材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時任太鋼集團副總工程師的王一德,力主向國家申請立項,將發展不鏽鋼作為太鋼崛起的重點工程之一。這一重大決策,誕生了中國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基地。王一德說,“這就是抓住了重點。”經歷過多少個不眠之夜,放棄了許多休息日,王一德主持完成“高質量不鏽鋼板材技術開發”國家課題和不鏽鋼改造,使太鋼不鏽鋼工序成本降低百分之四十,年效益達十點八億元人民幣。他還主持完成多項重大科研課題,使太鋼不鏽鋼實現跨越式發展,一舉進入世界不鏽鋼十強企業。之後,他還主持建成中國第二個冷軋硅鋼廠,自主開發一整套冷軋無取向硅鋼生產工藝技術,可與美國、日本同屬國際領先水平。
王一德多次主持的純鐵新材料研製,解決多項技術難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國防軍工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點工程需要。時下,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王一德說:“今天的王一德和昨天的沒什麼兩樣,才幹也沒增長多少,不同之處是責任更重了,社會對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一德告訴人們。中國工程院寄來的入選通知書的同時,一併寄來一封《八條共勉》的信函,他細細閱讀後,感受頗多。王一德感嘆,院士不是“萬事通”,只是在某個領域裡有一些特長。要認清自己的責任,不斷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強化自己,接受大家監督,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才能繼續為國家做貢獻。
70年代成果便開始顯現在工廠里,王一德是一個受工人師傅們喜歡的人,學歷高,有文化,掌握技術快,一般工人進廠幾個月後才能上軋機,王一德第二天便上機。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的各項技術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太鋼試製國家重點工程用的冷軋純鐵板,年輕的王一德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方案,
不但很好地解決了技術難題,而且使太鋼這一技術達到當時西歐國家的先進水平。但純鐵生產經過軋機退火后,出來的純鐵板板型有點不合格。“再好的方案,要真正解決實際問題還得靠工人、靠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意識到這一問題后,王一德找到了有病休息在家的老班長,三下五除二,老班長便把難題破解了。“對技術研究人員來說,經常會解決大大小小的技術問題,這是最高興的事。”王一德說,不過,與解決小技術難題不同,當年這項技術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這是他第一次拿“這麼大的獎”,“感覺暈乎乎的,做夢一樣”。王一德多年工作在太鋼工程技術一線,主要成果集中在不鏽鋼、電工鋼和軋鋼技術方面,這些成果幫助太鋼走在中國同行前列,有的甚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給中國鋼鐵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王一德
王一德
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太鋼雖是普特鋼兼有,實際上是要大不大,要特不特,品種多而散,集中度不高,競爭力不強。1998年,不鏽鋼和不鏽鋼材產量分別為9.6萬噸和8.2萬噸。1999年,國家抓產業結構調整,當時整個不鏽鋼市場缺口達2/3,同時考慮到太鋼處於太原上風口位置,上不鏽鋼項目不但生產工藝環保,而且產品可以100%回收。太鋼申請了14億的國債貸款,開始不鏽鋼建設。當時,王一德主持制定了不鏽鋼發展實施方案,並主持不鏽鋼技術創新和系統改造,使太鋼的不鏽鋼工序成本降低40%,年產量從10萬噸攀升至現百萬噸,居世界不鏽鋼企業第八位。
堅守太鋼,“挑糞種田,沒想到有今天”
隨著各項成果的影響日益擴大,王一德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想挖人的企業不在少數。但他堅守著。“現在,人才‘東南飛’的現象很盛,不過,不就‘北飛’了嗎?”王一德認真地說:“根本原因還是事業。去其他地方的機會確實很多,專職、兼職、顧問都有,但除了在母校北京科技大學、包頭鋼鐵學院太原科技大學擔任兼職教授、博導外,其餘的都拒絕了。對錢財不是很看重,的事業在太鋼,除非有一天太鋼不要了,否則會一直呆在這兒。”
對錢財不看重,對各種待遇和職務,王一德也容易滿足。“第一次受挫折時,挑過大糞,種過田,挖過山藥蛋,那時心想自己可能要在農村呆一輩子了;第二次受挫折,想自己這輩子能當上個副處長就知足了,沒想到後來會當上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直至院士。他因此常跟年輕人講: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要荒廢自己,機會沒來時,不妨先充實完善自己。

人格品質


王一德誠懇地說:“當選院士,榮譽首先是太鋼的,沒有太鋼,就沒有的舞台;沒有太鋼,也增長不了才幹。”為“對得起太鋼,對得起支持自己的朋友和家人”,2005年已67歲的王一德依然在奔波忙碌:負責新的不鏽鋼冷軋工程實施、冷軋硅鋼擴建工程、不鏽鋼無縫鋼管廠和不鏽鋼精密帶鋼廠……“會繼續在一線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太鋼的發展,為山西、為國家的工程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再盡一把力。”說到星期天都不休息,王一德說:“太鋼不光是,很多職工都是這樣。”說到他對太鋼不鏽鋼研究的貢獻,他說:“之前太鋼幾代人曾對不鏽鋼研究作出過不懈的努力”;祝賀他當選工程院院士,他又說:“都是太鋼為創造的條件,陳董事長、吳書記、李總經理特別支持,黨政班子中的其他同志也做了很多工作”
“院士這個稱號可不是白拿的。”中國工程院在給入選院士寄入選通知書的同時,一併寄來了一封《8條共勉》的信函,王一德很認真地閱讀了,“第一個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院士是普通一員,不是‘萬事通’,只是在某個領域裡有一些特長;其次是要認清自己的責任,不斷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強化自己,只要能動彈,就不會因為已經拿到這個榮譽就躺倒不幹了,一方面有責任,一方面工作本身也是一種樂趣;最後還要接受大家監督,這是8條里最重要的,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才能繼續為國家做貢獻,大家才會繼續尊重你。”

貢獻簡述


主持不鏽鋼攻關、“高質量不鏽鋼板材技術開發”國家課題和不鏽鋼改造,使不鏽鋼工序成本大大降低;形成一整套不鏽鋼生產工藝技術;自主集成鐵水為主原料K-OBM-S三步法冶鍊不鏽鋼新流程;採用強力粗軋機、大功率精軋機和世界最新TDC技術改造熱連軋;創新集成多項冷軋新技術;主持建成國內第二個冷軋硅鋼廠,自主開發一整套冷軋無取向硅鋼生產工藝技術,與美國、日本同屬國際領先水平;多次主持純鐵新材料研製,解決多項技術難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國防軍工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點工程需要。
撰寫論文約40篇,譯著三部約200萬字。

個人生活


王一德和老婆曾經沒有房子住,托朋友到處找,找到的是廢棄的茅房,兩人只好分居單身宿舍;1985年、1988年曾兩次遭遇“死神”,特別是后一次被誤診為肝癌晚期。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一德主持不鏽鋼攻關、“高質量不鏽鋼板材技術開發”等國家重點課題和不鏽鋼全線改擴建工程項目,形成一整套不鏽鋼生產工藝技術;創新集成鐵水冶鍊不鏽鋼新流程和多項不鏽鋼熱軋、冷軋、無縫鋼管以及精密帶鋼新技術。主持改擴建國內第二個冷軋硅鋼廠,自主開發一整套冷軋無取向硅鋼生產工藝技術。多次主持純鐵新材料研製,解決多項技術難題,滿足了國防軍工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高能加速器等重點工程需要。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4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王一德先後撰寫論文80餘篇,編譯著6部。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4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王一德先後獲得部省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獎2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部省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7項。
獲獎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8年冷軋硅鋼片的研究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9年“八七”工程主磁鐵用超低硫純鐵研製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0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北京譜儀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3年冷軋無取向硅鋼的研製及工業技術開發與創新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2004年高質量不鏽鋼板材技術開發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7年以鐵水為主原料生產不鏽鋼新技術開發與創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8年流射沸騰冷卻強化多功能淬火控冷裝置與工藝開發及創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徠王一德常跟年輕人講: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要荒廢自己,機會沒來時,不妨先充實自己
● 寄語學子
2018年11月8日下午,王一德參加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名家講壇”第三講,他寄語學子們:“現在的大學生條件已經太好了,你們要敏於求知,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既重視既要重視每一次選擇又要做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重視實踐、培養能力,勇於創新。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愛國要從敬業開始,敬業要從努力學習開始,相信你們一定能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與科學家”。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6年山西記憶十大新聞人物
2008年山西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經濟風雲人物”
2009年山西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中國不鏽鋼傑出貢獻獎
中國電工鋼突出貢獻獎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山西省優秀專家

獲獎情況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獲部省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獎1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防科工委和冶金部聯合獎1項,部省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用於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純鐵研製,該項成果獲1990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高質量不鏽鋼板材技術開發,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以鐵水為主要原料生產不鏽鋼的新技術開發與創新,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冷軋硅鋼片的研究,獲1978年中國科技大會獎
5、“八七”工程主磁鐵用超低硫純鐵研製,獲1979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先後獲評選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山西省優秀專家;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92年1月中國金屬學會軋鋼專業委員會理事
1999年1月中國金屬學會電工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9年1月中國鋼鐵協會《軋鋼》雜誌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2000年1月中國金屬學會特殊鋼專業委員會理事
2001年1月中國金屬學會不鏽鋼與耐熱鋼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4年1月山西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 
2007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雙聘院士 
2010年10月太原理工大學雙聘院士、教授 
2019年1月太原科技大學雙聘院士 
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會長
包頭鋼鐵學院兼職教授

人物評價


王一德為中國不鏽鋼、電工鋼事業和軋鋼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王一德幫助太鋼走在全國同行前列,有的甚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給中國鋼鐵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您(王一德)心繫國家發展,積極為中國金屬加工工程的發展建言獻策。您十分關心中國工程院的工作,積極參加中國工程院的各項活動,為中國工程院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您熱愛祖國、追求真理、尊重科學、勇於創新、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敬業奉獻,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祝賀王一德院士八十壽辰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