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a
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10%-20%,可分為血清型和分泌型。分泌型IgA是外分泌液(如初乳、唾液、眼淚、腸道分泌液和支氣管分泌液)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因此,其在抗感染防禦第一線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呼吸道和腸道,可稱為“局部免疫”。
免疫比濁法 放射免疫擴散法(RID法):臍帶: 0-50mg/L (0-5mg/dl)。新生兒: 0-22mg/L (0-2.2mg/dl)。 0.5-6個月:30-820mg/L (3-82mg/dl)。 6個月-2歲:140-1080mg/L (14-108mg/dl)。 2-6歲: 230-1900mg/L (23-190mg/dl)。 6-12歲: 290-2700mg/L (29-270mg/dl)。 12-16歲: 810-2320mg/L (81-232mg/dl)。成人: 760-3900mg/L (76-390mg/dl)。 (註: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1)升高多見於: IgA型多發性骨髓瘤、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結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白塞氏(Behcet)綜合征、門靜脈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濕疹、血小板減少症、Wiskott-Aldrich綜合征(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慢支緩解期等。分泌型IgA介於500-2500mg/L則病情重,病程長者<500mg/L。臍帶血IgA升高:風疹、單純皰疹、弓形體病 巨細胞病毒、柯薩奇病毒、革蘭氏陰性桿菌宮內感染等。 (2)降低多見於: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80%)、非IgA型多發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吸收不良綜合征、原發性無病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蛋白血症、繼發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線照射、使用免疫抑製劑)、反覆呼吸道感染、輸血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腎病綜合征、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遺傳性胸腺發育不全、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Ⅲ型 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Ⅰ型(IgG、IgA減低、IgM增加)、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Ⅱ型(無IgA、IgM,IgG正常)等。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二、抽血后應注意 1、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抽血后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卧、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體檢。 4、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惡性萎縮性丘疹病,選擇性IgA缺乏症,小兒選擇性免疫球蛋白G亞類缺陷病,小兒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Ⅰ型綜合征,遲發性低丙球血症,小兒普通易變型免疫缺陷,小兒選擇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小兒腺苷脫氨酶缺乏,IgA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