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榆莢仁的結果 展開

榆莢仁

榆莢仁

榆莢仁,中藥名。為榆科植物榆樹Ulmus pumila L.的果實或種子。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長江以南多系栽培。具有健脾安神,清熱利水,消腫殺蟲之功效。常用於失眠,食欲不振,帶下,小便不利,水腫,小兒疳熱羸瘦,燙火傷,瘡癬。

入葯部位


果實或種子。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健脾安神,清熱利水,消腫殺蟲。

主治


失眠,食欲不振,帶下,小便不利,水腫,小兒疳熱羸瘦,燙火傷,瘡癬。

相關配伍


1、治神經衰弱,失眠,心悸:榆錢12g,合歡皮9g,夜交藤15g,五味子4.5g。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體虛白帶:①榆錢和白面蒸發糕吃。(《山西中草藥》)②榆錢15-30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果翅,曬乾。

形態特徵


榆樹,又名枌、白榆、白枌、零榆、枌榆、榆錢樹、家榆、春榆、粘榔樹、鑽天榆、錢榆。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1米,在干瘠之地長成灌木狀;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之皮暗灰色,不規則深縱裂,粗糙;小枝無毛或有毛,淡黃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黃色或黃色,有散生皮孔,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芽鱗背面無毛,內層芽鱗的邊緣具白色長柔毛。葉橢圓狀卵形、長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1.2-3.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或近對稱,一側楔形至圓,另一側圓至半心臟形,葉面平滑無毛,葉背幼時有短柔毛,后變無毛或部分脈腋有簇生毛,邊緣具重鋸齒或單鋸齒,側脈每邊9-16條,葉柄長4-10毫米,通常僅上面有短柔毛。花先葉開放,在去年生枝的葉腋成簇生狀。翅果近圓形,稀倒卵狀圓形,長1.2-2厘米,除頂端缺口柱頭面被毛外,余處無毛,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成熟前後其色與果翅相同,初淡綠色,后白黃色,宿存花被無毛,4淺裂,裂片邊緣有毛,果梗較花被為短,長1-2毫米,被(或稀無)短柔毛。花果期3-6月(東北較晚)。

生長環境


生於河堤、田埂和路邊,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長。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長江以南多系栽培。

性狀鑒別


翅果類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2-1.5cm;先端有缺口,基部有短柄,長約2mm。果翅類圓形而薄,表面光滑,可見放射狀脈紋。種子長橢圓形或卵圓形,長1-1.5cm,直徑約5mm,位於翅果上部或近上部,與缺口的底緣密接。

現代應用


治療癬瘡。

相關論述


1、《本草經集注》:“初生莢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
2、《本草拾遺》:“主婦人帶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3、《山西中草藥》:“安神,止帶,助消化。”

附註


出自《證類本草》。
《醫林纂要》:“榆莢,圓薄如錢,嫩者可食。其殺蟲與蕪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