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八一鎮的結果 展開

八一鎮

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轄鎮

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八一鎮鎮政府駐官立堡,人口2.04萬人,面積54.1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官立;17個村委會:官立堡、來勝堡、佟羅堡、仁爾堡、仁爾西、荒地、八家子、前燒鍋、后燒鍋、三家子、刑檯子、房身、邵林子、武鎮營、雙檯子、大古家子、任家甸。

歷史沿革


1985年建官立堡鎮。
1996年,面積55.4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官立堡、來勝堡、佟羅堡、仁而堡、荒地、八家子、前燒鍋、后燒鍋、邵林子、邢檯子、三家子、武鎮營、雙檯子、任家甸子、大古家子、房身、仁而西17個行政村。
X年更名為八一鎮。
2001年-2002年,鎮政府駐官立堡,人口2.04萬人,面積54.1平方千米,轄官立1個社區和官立堡、來勝堡、佟羅堡、仁爾堡、仁爾西、荒地、八家子、前燒鍋、后燒鍋、三家子、刑檯子、房身、邵林子、武鎮營、雙檯子、大古家子、任家甸17個自然村。
2010年撤鎮改設街道。
2019年12月2日,撤銷八一街道、紅菱街道,合併設立八一紅菱街道。調整后,八一紅菱街道辦事處駐地為蘇家屯區八一路62號(原八一街道辦事處駐地)。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八一鎮位於北緯41o36′9"、經123o17′,瀋陽市蘇家屯區西南,距瀋陽市蘇家屯區中心區域為24KM,鎮域南與紅菱鎮接壤,東鄰林盛鎮,北靠城郊、西伴王綱、永樂兩鄉。程式控制電話、傳真、寬頻信息網等通訊設施齊全,道路四通八達。沈大高速公路和國道黑大線(G202線)從鎮區東部南北向穿過,瀋陽國際桃仙機場近在咫尺,大連、營口等港口城市驅車僅用兩小時即可到達。
東鄰林盛街道,南接紅菱街道,北靠臨湖街道,西伴王綱街道、永樂街道。面積55平方千米,辦事處駐官立堡。G15沈大高速、G202黑大公路過境。
八一鎮
八一鎮

氣候特徵

屬中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文化


起源

八一鎮
八一鎮
所在地原名“拉日嘎”,從前是幾個零星的村落。1960年之後,從開墾荒地開始,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一座高原城鎮逐漸崛起。近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日新月異,十多年前還只有兩條泥土路,像個大村莊;而今,已經發展成一個小城市,城市道路與給排水、電力供應、居民住宅等各種社會服務設施相配套,市政設施比較完備,城市建設已有相當規模。由兄弟省市援建的廣東路、香港路、廈門廣場等,使這顆高原明珠更加耀眼奪目。

經濟


八一街道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項目建設,創新服務平台,提高經濟運行質量。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17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881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1萬元。
八一鎮
八一鎮

旅遊


景點

著名景點有“夏瀑冬冰”、日及木錯湖、巨柏林等。離八一鎮東南40多千米的幫納村,有一棵1600多年樹齡的“桑樹王”,樹高7.04米,胸徑13米多,傳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栽種。在離八一鎮10多千米的巴結村,有一片佔地10公頃珍貴的特有柏樹品種——西藏巨柏。其中有一棵被稱為“巨柏王”、“活文物”的巨柏,樹高50餘米,胸徑58米,樹齡高達2500歲左右。
從八一鎮向東,經過林芝縣府所在地普拉,再向南就是尼洋河與雅魯藏布江的交匯處,河面寬闊,河面如鏡,可乘船瀏覽,順流而下近50千米,就是米林縣派鄉——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起始點。

自然資源


八一鎮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萬畝。全境地勢平坦、農業基礎好,畜牧業較為發達,水稻種植面積佔全鎮耕地面積的90%。
八一鎮是清一色的平原地帶,於1958年軍民共建八一灌區而得名,是瀋陽市地區最早大面積開發種植水田基地,亦是瀋陽地區水稻良種繁育基地之一,八一、渾南兩大灌區的渠道延伸全鎮各個角落,為全鎮種植水稻及其他經濟作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口民族


民族

八一街道下轄1個社區和9個村委會,總人口2.3萬人,98%以上是漢族和朝鮮族居民。

社會


民生

八一鎮現有人口3.5萬,城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建築面積35.0萬平方米,50年代以來,這裡先後興建了毛紡、電力、木材加工、造紙、建材、印刷等行業,目前已是一個設施齊全多功能的新興城鎮。鎮內還有西藏農牧學院(集農林牧水電等專業於一體,建於1971年,是培養西藏經濟建設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與高原生態研究所。
農牧學院內環境優美,花草遍地,與幾座山相鄰,是很美麗的求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