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憤填膺

漢語成語

氣憤填膺,漢語成語,拼音是qì fèn tián yīng,意思是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出自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舊唐書·文宗紀下》。

成語解釋


膺: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亦作“憤氣填膺”、“憤氣填胸”、“激憤填膺”。

成語出處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築壘清野,秣馬訓兵,憤氣填胸,誓雪國恥。”
《舊唐書·文宗紀下》:“我每思貞觀開元之時,觀今日之事,往往憤氣填膺耳。”

成語典故


膺:亦作“胸”。胸膛。憤恨不平之氣充塞胸中。形容氣憤之極。語本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築壘清野,秣馬訓兵,憤氣填胸,誓雪國恥。”

成語辨析


近義詞
憤氣填膺、憤氣填胸、激憤填膺
反義詞
心平氣和

成語用法


示例
秦媽媽氣憤填膺,盯著徐義德。周而復《上海的早晨》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