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電廠

焦作電廠

中國近代最早的發電廠之一,目前,在市機電總廠院內還保存有發電機組廠房一座,建於1919年,建築面積為618.1平方米,由主房和耳房組成,共9間。2001年7月17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日前市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具體測繪建檔工作,近期將申報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焦作電廠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建設西路,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英國駐上海總領事、福公司總董事哲美森,在焦作下白作村建立了“哲美森(譯音)廠”,以此為基礎,從事對焦作煤田的工業性開發。當年開工興建一、二、三號礦井(現市第一水廠院內)。隨著產煤業的發展,光緒三十一年(1905)福公司開始建設電廠,名為“福公司附設電廠”,容量495千瓦。建電廠之前,在一、二號井的井台下拱洞內,安裝三台40千瓦的直流發電機,簡易發電,僅供照明使用。1917年從英國運來三台350千瓦的發電機組。安裝在電廠內(現機電總廠南院),當年發電。1918年從英國運來兩台750千瓦發電機亦安裝在此。1919年發電並修建了正規廠房,至此福公司附設電廠,初步形成了規模性發電。除了供應產煤用電外,另外部分供應民用。當時的馬市街(現焦作市新華中街)道路兩側的路燈一到晚上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現狀


焦作電廠工人在升壓站巡視設備
焦作電廠工人在升壓站巡視設備
市機電總廠主房呈長方形,東西長40.5米、南北寬12.2米、高8米,內 設地下室機電房間。牆體用0.26米長的青磚、水泥砂漿砌成,除東西山牆厚0.63米外,其他牆體厚均為0.52米,西山牆增設有寬0.76米的抗風柱4個,東山牆2個,前後牆均有護牆柱。東西山牆各寬3.8米,大門高3.3米,門上部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築成過梁,過樑上有“1919”字樣。車間內壁下部鑲有高1.6米的木製牆裙,南北牆壁上部設有伸出的磚砌天車跑道。屋檐下部錯台上部之間四周有10個直徑1米的圓形通氣孔。地下室高3.9米。4根頂樑柱和梁,均用26號工字鋼製作,房頂為鋼木屋架製作兩面坡。檁條下部內鑲油漆屋面板,上部用鐵楞瓦扣成屋面,建築牢固,結構輕,隔溫保暖,現地下室仍存留安裝設備的水泥台基。1918年福公司從英國運來兩台750千瓦發電機就安裝於此,現該廠房及天車仍在使用。

恢復與發展


焦作電廠發出的電,通過網控輸向工礦企業
焦作電廠發出的電,通過網控輸向工礦企業
歷經43年的戰亂后,到1948年焦作解放后,黨和政府立即著手焦作電廠的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焦作電廠裝機容量達4.8萬千瓦,成為焦作地區的支柱企業。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電力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從1979年到1992年,焦作電廠相繼進行了三期擴建,建成投運6台20萬千瓦國產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猛增至124.8萬千瓦,一躍成為國家特大型企業和原華中網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社會評價


這就是焦作也是河南省最早的發電廠。他的誕 生為焦作城市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探索河南省的發電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全景圖
全景圖
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身為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礦附設電廠,1979年至1992年分三期擴建了6台20萬千瓦國產機組;1997年對#5、6號機組進行了股份制改造,通過機組增容改造,全廠裝機容量最高達到132萬千瓦。2001年至2003年,企業順利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007年底由河南省電力公司划轉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管理,2008年4月划轉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管理。
焦作電廠在火力發電機組運行、檢修方面實力雄厚,具有檢修、維護100萬千瓦及以下機組的豐富經驗,先後承攬了30多家電廠的機組大小修和維護工程,“焦電檢修”成為河南乃至全國電力檢修市場有影響的品牌。企業堅持科技興廠,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節能減排治理成效顯著,在全國20萬千瓦同類機組中首個完成了袋式除塵器改造項目,被授予“國家重點環境保護使用技術示範工程”。多年來,企業先後獲得了國家電網公司雙文明單位、安全文明生產達標企業、“河南省管理示範企業”、“省級文明單位”、“省五一勞動獎狀”、“省級節水型企業”、“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等多項殊榮。
焦作電廠積極履行社會職責,以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己任,堅持走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008年,在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的支持下,啟動了環保異地遷建項目,項目計劃建設兩台66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該項目將大大改善河南省電源結構和地方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