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源性胰腺炎

膽源性胰腺炎

膽源性胰腺炎是指因膽汁的異常反流進入胰管,使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從而產生胰腺自身消化而出現的急性炎性反應。其發病率在胰腺炎中所佔的比例超過50%,多見於50~60歲、體形偏胖的女性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發熱、黃疸。在積極對症治療、支持療法基礎上,急診行內鏡下膽管切開取石或是待急性癥狀緩解后採取延期手術。膽源性胰腺炎,可引起膽絞痛、全身中毒、肝功能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積極治療,可減輕、緩解或消除癥狀。輕症患者及時治療可治癒。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肝膽外科、消化內科

病因


● 壺腹部嵌頓
● ● 包括膽石嵌頓、蛔蟲梗阻、膽總管及膽道感染所致奧迪括約肌痙攣,使膽汁排出障礙,膽道內壓力超過胰管內壓力,導致膽汁逆流入胰管內引發胰腺炎。
● 膽道炎症及其毒素
● ● 遊離膽酸、非結合膽紅素、溶血卵磷脂等也可通過與胰腺的共同淋巴系統擴散到胰腺,或者膽管炎症擴散到胰管,從而在引起胰腺炎。
● 膽石通過學說
● ● 有學者認為尖銳的整塊膽石從膽道艱難地進入十二指腸的過程中,刺激奧迪括約肌,使其充血、水腫、痙攣,甚至逆向收縮,形成暫時性的或功能性的梗阻,引起膽汁反流,從而引起胰腺炎。

癥狀


● 腹痛
● ● 多發生於進食以後,以突然出現的劇烈腹痛為主要表現,首先出現在右上腹,主要為膽絞痛,隨後可延續到上腹部正中,可向左肩及左腰背部放射。有束帶感。
● 腹脹
● ● 常與腹痛同時發生,重症者由於腹腔內滲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血引起,麻痹性腸梗阻致膽道積氣積液而引起腹脹。
● 噁心、嘔吐
● ● 早期為反射性嘔吐,內容物為食物、膽汁。晚期由麻痹性腸梗阻引起,嘔吐物為糞樣物,發生於腹痛之後,嘔吐后腹痛常不能緩解。
● 發熱
● ● 多為中度熱,一般在3~5天後體溫逐漸下降。合併膽管炎時可有寒戰、高熱。有全身中毒癥狀者,體溫不升高。
● 黃疸
● ● 膽總管下端或肝功能受損出現黃疸,黃疸越重,病情越重,預后多較差。

檢查


● 實驗室檢查
● ● 白細胞計數大多增高,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增加,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血和尿澱粉酶,血脂肪酶明顯升高。
● B超
● ● 可以看到胰腺呈瀰漫性腫大,水腫病變時,出現均勻的低回聲;若有出血壞死,可表現為粗大的強回聲。
● CT
● ● 急性水腫性胰腺炎CT表現為胰腺瀰漫腫大,密度不均,邊界模糊;出血壞死型則在腫大的胰腺內可見泡狀的低密度區,胰腺或胰腺周圍液體積聚等。
● 腹腔穿刺
● ● 急性壞死型胰腺炎時,腹腔穿刺常可抽到混濁液,且可能見脂肪小滴,併發感染時可呈膿性。

診斷


● 有膽結石病史和膽絞痛病史。
● 上腹痛,尤其右上腹部壓痛。
● 血和尿澱粉酶明顯升高,血脂肪酶升高。
● 黃疸。
● 輔助檢查:B超、CT等影像學檢查可見胰腺呈瀰漫性腫大,超聲波顯示膽結石等可幫助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 本病應與胃十二指腸穿孔、急性膽囊炎、急性腸梗阻、腸系膜血管栓塞等疾病相鑒別。
● 通過影像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一般治療
● ● 控制飲食和胃腸減壓。癥狀輕者一般禁食水,噁心、嘔吐、腹脹明顯時,需下胃管進行胃腸減壓。
● 支持療法
● ● 靜脈補充電解質,維護足夠的循環血容量,補充足夠、全面的營養,對於提高本病療效十分重要。
● 鎮痛、解痙
● ● 使用嗎啡、哌替啶類鎮痛劑,因此類鎮痛劑可引起肝胰壺腹括約肌痙攣,故多需與阿托品合用。
● 應用抗生素
● ● 主要是抑制腸道細菌生長,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
● 抑制胰液分泌
● ● H2受體阻斷劑可抑制胃酸進而減少胰液的分泌;生長抑素也能夠明顯抑制胰液分泌,臨床常用的有奧曲肽。
● 內鏡及手術治療
● ● 如果是膽管結石嵌頓十二指腸乳頭導致的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可儘早行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EST)或球囊擴張取石(EPBD)。對於胰腺炎本身,一般在積極對症、支持療法的基礎上,待患者的急性癥狀緩解后再採取延期手術。手術多在急性發作后1到2周後進行。但是對於診斷不明確和經使用各種支持療法病情仍進行性惡化者,應及時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取石或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應根據膽道病變的不同而選擇。對於胰腺本身的處理可採用開腹或是經腔鏡胰腺壞死物質清除、切開引流、胰腺切除等術式。

危害


● 膽源性胰腺炎,可引起膽絞痛、全身中毒、肝功能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預后


● 積極治療,可減輕、緩解或消除癥狀。輕症患者及時治療可治癒。

預防


● 定期體檢,發現膽結石,應該積極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