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管理

博物館管理

博物館管理。由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兩部分組成。宏觀管理是指國家對博物館事業進行全局性、綜合性的管理,主要是決策和實施國家博物館事業建設和發展的方針政策、制定法規和管理體制、規劃並領導博物館事業的各項工作。微觀管理是指博物館內部的科學管理,對博物館全部工作和各項活動有目標地進行計劃、組織、實施、檢查,使博物館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現代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和發揮博物館最佳社會效益。

內容介紹


管理內容包括博物館的管理思想、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等。
管理思想指辦館宗旨和工作指導思想。國際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性機構,對人類和人類環境見證物進行研究、採集、保存、傳播,是為了研究、教育和遊覽的目的提供展覽。中國國家文物局 1979 年頒布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中規定,中國的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收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管理體制


管理體制包括館長、組織機構、人員配備和培養等。館長是博物館的業務和行政負責人,負責全面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博物館的方針、政策和法令,制定長期和近期的規劃、計劃,組織和領導全館的業務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並對全館的安全負法律責任(見博物館館長)。組織機構是保證各項工作協調進行的組織形式,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分工、職責明確和精簡的原則,設置必要的業務和行政管理部門,保證各項工作和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條件的博物館還應設立學術委員會,對全館的學術研究活動和陳列發揮諮詢、評議和組織、指導作用。人員的配備和培養是博物館科學管理中一項根本的、戰略性任務,直接影響博物館各項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應本著擇優選用的原則,有計劃地選擇、配備和培養必要的專業和管理幹部。

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指以責任製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是博物館工作人員遵守的工作規範和準則,是博物館科學管理的保證。一個博物館建立有館長責任制度、崗位責任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文物標本徵集制度、文物標本保管制度以及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建築和設備管理、財務管理、行政辦公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管理手段主要是指現代化的科技管理設施 (如防盜、防火、防震、防霉、防蟲等報警、監測、救護、保護設備),以確保文物標本、建築設備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採用幻燈、電影、電視錄像、錄音收聽等手段為觀眾服務,運用電子計算機於業務和行政管理等。

管理原則和標準


國際博物館協會確定的原則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職業道德準則確定的博物館管理基本原則有10條:①博物館確保館藏全部文物處於良好的貯藏、保管和記錄狀態;②每個博物館均應依據本國有關法律制定自己的法規,闡明自己的地位和永久、非營利的特性;③決策實體對博物館和各種資產,承擔主要經濟責任;④博物館的建築要為博物館安全及藏品保管提供良好適宜的環境,要盡量滿足文物徵集、科學研究、教育、陳列及工作人員的辦公條件,並要照顧到殘疾人的需要;⑤要確保博物館有足夠數量的專業人員,並對他們合理安排,重視專業人員的理論與技術培訓,以使博物館專業隊伍充滿活力和生氣,博物館館長及主要專業人員有權與決策實體磋商問題;⑥博物館要利用一切機會發揮自己的教育職能作用,服務於廣大觀眾和專業組織;⑦允許公眾在正常開放或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參觀陳列、與博物館人員接觸和有限度地查閱有關藏品、資料;⑧通過陳列、展覽和其他專業活動,開拓、傳播新知識,但要確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實可靠;⑨接受資助要通過協議的方式,明確規定博物館與資方的關係,不得因此而損害博物館的道德標準和奮鬥目標;⑩博物館的服務部和其他商業活動必須與博物館藏品和博物館的教育宗旨緊密相聯,製作和經銷複製品,既要保證不破壞文物本身的價值,又要保證複製品的精確性和高質量。
中國博物館科學管理的標準中國博物館科學管理的客觀檢驗標準,主要有 5條:①藏品徵集、保管的成效,包括藏品積累的數量和質量,藏品保護和管理水平,庫房和環境的安全措施,藏品提供利用的效率等;②宣傳教育的成效,包括舉辦陳列展覽以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數量、質量和效果等,其中包括吸引觀眾和觀眾數量的多少;③組織科學研究的成效,包括博物館學的研究和專業學科的研究以及為社會其他部門科學研究服務等各種成果;④培養造就博物館專業人才的成效,包括培養和選拔管理人才、業務人才、技術人才等;⑤調動和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包括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改善他們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