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絡石藤的結果 展開

絡石藤

藥物

絡石藤是夾竹桃科植物絡石乾燥的帶葉藤莖。絡石藤藥性微寒,味苦。歸心、肝、腎經。絡石藤的化學成分包括三萜皂苷、黃酮、木脂素、微量元素等。其中,三萜皂苷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絡石藤藥材中,絡石苷的含量不能少於0.45%;乾燥的絡石藤飲片中,絡石苷的含量不能少於0.40%。

簡介


● 正名:絡石藤
● 英文名:Luoshiteng
● 拉丁名:Trachelospermi Caulis Et Folium
● 別稱:領石、石龍蘼、絡石、石鯪、石蹉、略石、耐冬、鯪石、明石、懸石、雲花、雲珠、雲英、過牆風、爬牆虎、萬字金銀、沿壁藤、石盤藤、白花藤、羊角藤、乳風繩、綠刺、鹿角草、酸樹芭、石薜荔、雲丹、絡石草、剃頭草、膏鏈、軟筋藤、鐵線草、風藤、折骨草、過橋風、鬼系腰、石氣柑、爬山虎、交腳風、合掌藤、雙合草

功效與作用


● 絡石藤具有祛風通絡、涼血消腫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絡石藤具有鎮痛、鎮靜、催眠、抗炎、抗疲勞、抗腫瘤等作用。
● 絡石藤可以用於治療風濕熱痹、腰膝酸痛、筋脈拘攣、癰腫瘡毒、喉痹、跌扑損傷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絡石藤過敏者,禁止使用。
● 陽虛畏寒、大便溏薄者,不宜使用絡石藤。
● 如果您正在使用維生素C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需謹慎使用絡石藤;如果需要使用,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絡石藤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絡石藤


● 絡石藤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入丸、散劑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6~12克。
● 外用時,取適量新鮮的絡石藤搗爛后外敷患處,可治療癰腫、跌打損傷等。
● 絡石藤可泡酒使用。
● ● 絡石藤酒:和仙茅、白朮、黃芪等中藥配伍泡酒,有補肝腎、祛風濕、益氣血、舒筋絡的作用,可用於風濕性肢體麻木疼痛、體倦身重、腰膝酸軟等。
● ● 石藤通絡酒:和秦艽、伸筋草、路路通配伍泡酒,有活血、祛風、通絡的作用,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早期。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維生素C、菖蒲、貝母等藥物同時使用。
● 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絡石藤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絡石藤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傳統醫學認為絡石藤無毒。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絡石藤中含有牛蒡苷,可導致動物驚厥,大量服用還會引起呼吸衰竭,且絡石藤對心臟和血液系統有一定的毒性。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送往醫院急救。
● ● 心跳停止
● ● 昏迷
● ● 四肢濕冷
● ● 面色蒼白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治療。
● ● 煩躁不安
● ● 腹痛腹瀉
● ● 頭暈頭痛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絡石藤,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絡石藤


● 絡石藤主要產自安徽、湖北、江蘇、山東等地。
● 絡石藤具有如下特徵:
● ● 絡石藤的莖為彎曲的圓柱形,長短不一,莖上有分枝;莖的表面為紅褐色,有不定根和點狀皮孔;質地比較硬,斷面為淡黃色,多中空。葉子對稱生長,有短柄,革質;葉片為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平整,略微反卷;葉片上表面為暗綠色或棕綠色,下表面顏色比較淡。絡石藤鼻聞氣微,口嘗味微苦。
● ● 品質好的絡石藤葉子多,顏色綠。
● 存放於乾燥的地方。

含絡石藤的中成藥有哪些


● 舒筋活血片:具有活血散瘀、舒筋活絡的作用,可以治療肢體拘攣、筋骨疼痛、跌打損傷、腰背酸痛。
● 中風回春膠囊:有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多用於治療中風偏癱,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
● 盤龍七片: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骨折、腰肌勞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
● 舒筋風濕酒:有祛風濕、舒筋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腰肢酸痛等。
● 祛風濕骨痛酒:具有通經絡、祛風濕的作用,主要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絡石藤和海風藤功效一樣嗎


● 絡石藤是夾竹桃科植物絡石的乾燥帶葉藤莖,海風藤是胡椒科植物風藤的藤莖。兩者的功效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絡石藤和海風藤都有祛風通絡的作用,都可用於風濕引起的關節屈伸不利、筋脈拘攣等。但絡石藤偏寒涼,多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而兼有熱象者;海風藤偏溫,多用於治療風寒濕較重而無熱象者。
● ● 絡石藤還有涼血消腫的作用,可治療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等。

用藥誤區


● 誤區:絡石藤可以大劑量使用
● ● 傳統醫學認為絡石藤無毒,但動物研究表明,絡石藤中含有的牛蒡苷會導致動物驚厥,大劑量還會引起呼吸衰竭。所以,不宜大劑量使用絡石藤。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7]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 [8] 周幸來,陳新華。中藥應用禁忌速查。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