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冰

全國著名民兵戰鬥英雄

李殿冰,河北省曲陽縣尖地角村人,全國著名民兵戰鬥英雄。1913年出生,1938年入黨。在1941年到1943年的反“掃蕩”中,他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立大功3次。1944年,被晉察冀邊區授予“神槍手”和“太行勇士”稱號。1982年7月病逝。

個人簡介


李殿冰是中國民兵著名戰鬥英雄。193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矢志革命,對黨忠誠,他常說:“為了革命的勝利,掉腦袋也不怕。”
李殿冰在抗日戰爭時期任河北省曲陽縣尖地角村黨支部書記、民兵隊長和聯村民兵中隊長。1943年9月,日偽軍集結4萬餘人,對北嶽區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在3個多月的反“掃蕩”作戰中,他率領民兵游擊組作戰27次,共斃傷日偽軍267人。1944年2月,李殿冰被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神槍手”和“二等戰鬥英雄”稱號,贈予“太行勇士”匾額。在作戰間隙,他積極組織民兵開荒生產,被抗日民主政府評為“勞動英雄”。1950年9月,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1971年離職休養,離休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北省新樂縣人民武裝部部長。

生平經歷


抗日戰爭時期任尖地角村黨支部書記、民兵隊長和聯村民兵中隊長。他經常帶領民兵出沒于山野密林、青紗帳中,採用忽聚忽散、時東時西的“麻雀戰”,不停地襲擾和打擊日偽軍,配合八路軍作戰。
李殿冰
李殿冰
1941年秋,1200餘名日偽軍進犯曲陽縣口頭村和中佐村,他帶領民兵抄小路上山,居高臨下突然襲擊,斃傷敵5人。日偽軍撲向山頂,他率民兵已轉移到另一座山頭,從日偽軍背後發起攻擊。這樣邊打邊轉,將日偽軍一步步引向老母廟附近,抓住戰機再次開火,斃敵30餘人,迫使日偽軍 撤退。1943年9月,日軍1000餘人包圍曲陽縣尖地角附近幾個村莊,他混入被日偽軍驅趕的民工人群中,摸到敵人將要偷襲駐武家灣村八路軍2團的企圖,抄近路送出情報。繼而帶領民兵佔領有利地形,預設埋伏,同時向南、北兩面進攻的日偽軍射擊開火,製造日偽軍雙方誤會,引其自相攻打,致敵重大傷亡。打得日偽軍暈頭轉向,不知所措。先後斃傷敵58人,炸死戰馬3匹。在3個多月的反“掃蕩”作戰中,他率領民兵游擊組作戰27次,共斃傷日偽軍267人。1944年2月,出席晉察冀邊區戰鬥英雄戰鬥模範代表大會,被邊區政府授予“神槍手”和“二等戰鬥英雄”稱號,贈予“太行勇士”匾額。1971年離職休養,離休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北省新樂縣人民武裝部部長。

戰鬥事迹


河北曲陽縣尖地角村有個民兵游擊組,這個游擊組只有四個人:組長李殿冰,是共產黨員,兼任尖地角村黨支部書記;其他三名組員是董長慶、董四、董墨連。別看他們人少,揍起鬼子來可毫不含糊。當年的敵後戰場,有許多神槍手,晉察冀邊區的李殿冰,就是其中的一位。李殿冰是河省曲陽縣尖地角村人,從小家境貧寒,先以種地為生,後來當過礦工。抗日戰爭爆發后,李殿冰勤學苦練,練出一手百發百中的好槍法。
1938年他參加了共產黨,在村裡組織游擊小組,帶領民兵和敵人展開鬥爭。
李殿冰
李殿冰
1941年秋天,日、偽軍1200多人,向中佐、口頭一帶“掃蕩”過來。李殿冰擔任掩護群眾撤退的任務,老百姓安全轉移后,他和一個民兵趕到石門(石家莊),同原來等在那裡的3名八路軍戰士伏擊敵人。李殿冰動如脫兔,敏捷快速地爬上石門山頭向下眺望。山下的河灘上,日 軍正在集合,一個留著仁丹胡的鬼子官正“哇啦哇啦”地說著什麼。李殿冰瞄準這個鬼子官,左手托槍,右手扣動扳機,“巴喀”一聲響,鬼子官像個沉重的口袋,仰面朝天倒在隊伍前面,日軍隊伍頓時亂了,有散開的,有卧倒的。過了一會兒,另一個鬼子官正比比劃划說著什麼,李殿冰朝著他又是一槍,那傢伙往前一仆,倒了。一個刺刀上綁著太陽旗的鬼子回過頭沖同夥說著什麼,李殿冰又是一槍,把他打個嘴啃泥。鬼子嚇壞了,紛紛往回跑,又被李殿冰打中了兩個。鬼子支起炮,向石門山上盲目轟擊,可李殿冰他們早已轉移了。這次阻擊牽制了敵人的行動,李殿冰受到邊區的通令嘉獎
1943年9月,日、偽軍糾集4萬多人,捲土重來,對北嶽區展開空前規模的“大掃蕩”,妄圖摧毀這塊抗日根據地。9月末,日軍從范家莊兵分兩路進犯口頭、下高兒。李殿冰的游擊小組掩護群眾撤進山後,便把地雷埋在河灘上等敵人上鉤。狡猾的日軍早就吃夠了地雷的苦頭,他們這次沒走河灘,而沿著山坡準備偷襲寺兒溝。李殿冰得到消息,心想不能讓寺兒溝的百姓吃虧。他熟悉這一帶地形,便率民兵董四兒、董長慶快速抄近道趕到寺兒溝的東嶺。他上山後往下面一望,鬼子正在200米遠的對面山嶺的窄路上往中佐方向行進。李殿冰等一陣排子槍,射倒了幾個鬼子,剩下的鬼子慌忙爬過山頭,躲在溝里不敢動了。李殿冰叫董長慶回村看守地雷,他和董四兒尾追敵人繞到山溝對面的山上。他發現敵軍大部已向中佐出發,只留下30幾人斷後。李殿冰和董四兒迅速逼近這股敵人,然後端起步槍,開始給鬼子往陰曹地府“點名”,先發了槍,就打倒兩個鬼子,打傷一個。鬼子亂了,剛要逃跑,李殿冰、董四兒又連發數槍,打死汀傷敵人11名。那天晚上,日、偽軍再次出動,侵佔口頭、東石門、石門上、中佐等村,老百姓被困在山溝里不能下山。為了脫離險境,李殿冰游擊小組,不顧白天戰鬥的疲勞,連夜掩護群眾跑出敵軍的包圍圈,轉移到羅家溝。他們還把從敵人手裡繳獲來的糧食分給眾鄉親,大家感激地說:“有咱殿冰,命能保,肚子也餓不著!”敵人多次被襲擊,惱羞成怒,“清剿”的次數增多了。一天拂曉,日軍圍山到處搜索,搜出十幾個婦女和小孩,其中有李殿冰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日軍要婦女們說出民兵和八路軍的去向,說出地雷和糧食埋在哪裡。但他們得到的回答只有三個字:“不知道!”敵人剝光了她們的衣服,把她們趕到尖地角村,用鋼針刺她們的臉,用刺刀捅、槍把打,還逼她們光腳走谷楂子地,最後又放火燒房。游擊組員在山頭見此情形,怒火中燒,他們把憤怒的子彈射向敵人。趁敵人慌亂,婦女孩子躲藏起來。游擊組員把她們接上山,聽了她們的哭訴,大家眼睛都紅了。李殿冰憤怒地說:“小鬼子太欺負人了,我們不跟敵人拼還有臉活嗎!”游擊小組多次伏擊敵人。有一次,他們先在尖地角村裡村外埋上地雷,然後到村口放幾槍。鬼子聞聲追來,被炸得人仰馬翻,忙向范家莊撤去。李殿冰登上山頭,看見一個翻譯官正在鬼子官跟前說著什麼,李殿冰咬咬牙,一槍打中翻譯官的腦袋,鬼子官轉身就跑。董長慶也發一槍打死一個偽軍,大家一陣射擊,敵人死的死、傷的傷,倉皇逃竄。藝高人膽大,李殿冰槍法准,富於戰鬥經驗,遇險不慌。有一天夜裡,李殿冰去吳家灣偵察敵情,在路上忽然被敵人哨兵發現抱住,他憋住氣,一個“后別子”(摔交的一種手段)把敵人摔倒,他跑回村裡,迅速掩護群眾轉移,使敵人進村后撲了個空。“反掃蕩”勝利結束后,李殿冰在晉察冀邊區的英雄會上,被選為民兵英雄,成為全邊區聞名的神槍手。
引敵軍狗咬狗
1943年9月中旬,李殿冰帶領游擊小組在山上觀察敵情,突然發現敵偽軍分南、北兩路向鄰村的武家灣逼近。而八路軍二團此時正在武家灣休整,若是被敵人兩面夾擊,後果不堪設想。李殿冰果斷地決定,帶領游擊小組人員,快馬加鞭地趕往武家灣,以將這個緊急情報告訴給八路軍。當李殿冰四人趕到武家灣時,得知八路軍已提前轉移,他們的心總算安定下來。天漸漸地黑了下來,李殿冰見敵人是從南、北二面夾擊而來,於是,想出了一個“狗咬狗”的擊敵辦法:他一方面通知武家灣的民兵組織群眾轉移,一方面讓游擊隊員董長慶、董墨連到村北面佔領有利地形,等待敵人;他與隊員董四則埋伏在村南面。北面的敵軍到達村口、準備向村內偷襲,董長慶二人先發制人,各打了一槍,把敵人引進了村子;李殿冰二人又朝南面的敵軍各甩了一顆手榴彈,這時,南、北二地的敵人都以為跟八路軍主力接上了火,只聽機關槍、炮彈聲響徹雲霄,村中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兩股敵軍交上火后,越打越激烈。南面的敵人居高臨下,佔了上風,北面的敵人抵擋不住,趕忙往北邊逃;南面的敵軍以為是八路軍要撤退,也趕緊追殺,把北面的敵軍壓到了村外山溝,正好遭到匯合在一起的李殿冰四人的猛烈攻擊,日偽軍損失慘重。當李殿冰四人尋找機會撤離村子時,看到敵人還在“狗咬狗”大戰,大家不由舒心地笑開了懷。

作戰經驗


1941年8月的一天,一千二百多名鬼子和偽軍進山“掃蕩”,開到尖地角村附近的一條山溝里。李殿冰游擊組立即行動,四個人分為兩組,兩個人在北山頂,兩個人在南山樑:分別隱蔽在岩石後頭,把槍口對準了這一大群野獸。鬼子的隊伍正在行進,突然,從北山頂上飛來了幾顆子彈,幾個鬼子立即應聲倒下。鬼子軍官大吃一驚,用望遠鏡往北山頂一望,只見山頂岩石後面,還冒著 幾縷硝煙。“啊,八路軍在那裡!”他用指揮刀一指,鬼子兵立即改變隊形,吼叫著朝北山頂衝去。一千多鬼子呼哧呼哧地爬了半天,好不容易爬到山頂上,一看,連個人影也沒有。鬼子正在納悶,突然,從南山樑上又飛來幾顆子彈,打在幾個鬼子的身上。鬼子軍官更加驚慌,用指揮力又一指,一千多人返身跑下山來,向南山樑撲去。他們爬上南山樑一看,又是一個人影也沒有,就四下搜尋起來。突然,從山腳下,飛來幾顆子彈,撂倒了兩三個鬼子。鬼子軍官氣得拿著指揮刀直往地上亂戳,差點兒把刀折成兩截。他吡牙咧咀地一聲怪叫,又率領大隊人馬殺向山腳下。山腳下,有座古廟,廟的附近有棵大柳樹和一窪清水。鬼子在太陽底下折騰了好半天。一個個都累得氣喘氣吁吁,汗流不止,又熱又渴,疲乏不堪。如今一看見清水窪和柳樹,就亂鬨哄地跑過去,有的洗臉,有的穿著鞋就跳進水裡,還有的擠在大柳樹下乘涼。再說李殿冰他們在北山頂和南山樑上打了幾槍以後,早已轉移到古廟附近,架起了一門土炮,專等鬼子下來。當鬼子兵都集中到清水窪邊和大柳樹下以後,李殿冰把手一揮,董長慶立即點燃了導火索,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一團鐵砂飛進敵群,把三十多個鬼子打在地上。鬼子以為中了八路軍大部隊的埋伏,驚慌失措,四處亂竄。過了好一會兒,卻不見一點兒動靜,鬼子兵搜查了半天,連個人影也沒找著。李殿冰游擊組的這種神出鬼沒的作戰方法,叫“麻雀戰”。
1943年9月的一天夜晚,一千多名鬼子和偽軍,分成南北兩路,經過尖地角村,去偷襲離這兒二十多里的武家灣。當時,武家灣村駐著八路軍的一支主力部隊——晉察冀軍區北嶽區二團。李殿冰游擊組發現情況以後,趕緊出發,抄小路向武家灣跑去。從尖地角村到武家灣要翻過兩道山樑,走大路二十多里,走小路只有六七里。李殿冰和三個戰友從小路翻過兩道山樑,飛快地趕到武家灣。一打聽,八路軍二團已經先得情報,轉移走了。四個人這才鬆了口氣,象是一塊石頭落下地。他們又想,既然我們已經到這裡了,也不能白跑一趟呀,還是麻雀戰術給鬼子們一點厲害嘗嘗吧。李殿冰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對三位戰友如此這般地說了幾句,然後把兩個拳頭一撞:“咱們就來個坐山觀虎鬥吧!”三個戰友聽了,連連點頭說好,立刻分頭行動起來。他們先讓武家灣的民兵帶領村裡的群眾轉移到山裡去。然後,四個人頒兩組,李殿冰和董四一組,埋伏在村南面;董長慶和董墨連一組,佔據村北面的有利地形,他們借著朦朧的月光,分頭監視前來襲擊的鬼子兵。約摸過了一袋煙的工夫,北面一路的鬼子先到了。他們以為八路軍的主力部隊還在村裡,打算偷襲,就彎著腰,帶著槍悄悄地向村口摸來。董長慶、董墨連瞄準前邊的敵人,“叭叭”,就是兩槍,打完後轉身跑進了村裡。敵人以為他們的行動已經被八路軍發現,就散成扇面隊形向村裡發動強攻,機槍、步槍一齊開火。這時候,南面來的一路鬼子也趕到村口,李殿冰和董四往敵群里扔了兩顆手榴彈,也飛快地撤回村裡。這一路鬼子,也以為是和八路軍接上了火,也拚命地向村裡射擊。於是,兩路鬼子對打了起來。輕重機槍、手榴彈,還有迫擊炮的火力,猛烈地交織在一起,炮彈“嗖嗖”地劃過天空,落到對方的鬼子群中,不少鬼子在炮火中喪了命。李殿冰游擊組趁著這熱鬧勁兒,悄悄地撤出了村子。他們沿著一條山溝,繞到北面一路鬼子背後的山上,往山坡上舒舒服服地一坐,真的來了個“坐山觀虎鬥”。

人物故事


周總理給李殿冰改名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保定曲陽縣出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民兵戰鬥英雄,他叫李殿冰,尖地角村人。提起他和他首創的“麻雀戰”戰術,可以說家喻戶曉,但是,關於周恩來總理給他改名字的故事,就鮮為人知了。
李殿冰原名叫“李殿兵”。1950年9月26日至10月1日,李殿兵光榮地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會議。李殿兵代表全國民兵,同陸海空三軍代表各執一角,向毛主席敬獻錦旗,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和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吃年飯的時候,周總理與李殿兵坐在一席上。說起名字,周總理親切地問李殿兵:“你的名字,誰給起的?”
“我爺爺給起的。他希望我長大以後能成為宮殿里的一名士兵,保衛宮殿。”
“宮殿是封建的東西,對舊的東西我們應該冷淡它,不應親近它。你能不能把‘兵’改成‘冰’啊,‘冰’就是冷淡的意思,冷淡舊的東西,讓封建那一套永遠成為歷史?”
李殿兵聽后十分高興,聽從了周總理的建議,把“兵”字改成“冰”,從此以後就叫“李殿冰”了。
英雄已經故去,但他首創的麻雀戰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創造的15種特殊戰術之一,被載入史冊,值得全人類永遠學習、借鑒;李殿冰接受改名的故事,也讓我們領略了一位老黨員、老戰鬥英雄的胸懷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