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

猴年

猴是中國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動物,對應地支為“申”。我國農曆採用干支紀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間俗稱猴年,最近幾個猴年對應的公曆年份是1992、2004、2016、2028、2040。

中國正式使用干支紀年始於東漢時期,以十二生肖指代地支並聯繫人的生年最晚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

天文專家表示,農曆丙申猴年是一個平年,包括7個大月(30天)和5個小月(29天),有355天。

紀年起源


干支紀年起源

曆法,是年月日等計時單位,依一定的法則組合,供記錄和計算較長時間的系統。
猴年
猴年
中國歷代使用的是陰陽曆,最早起源於夏代,故又稱“夏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夏曆”仍沿用,但一般已改稱“農曆”。
天干地支,簡稱“干交”,又稱“干支”,原意相當於樹榦的枝葉,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整體。天干有十位,也叫十天干,它們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位,也叫十二地支,它們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據《五行大義》記載,干支的發明者是上古軒轅時期的大撓氏。殷墟甲骨文中,把十二地支和十天干各取一字,依次排列,即“六十甲子”。甲骨文中還發現過完整的干支周期表。
六十甲子最初用於紀日,後用於紀年。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講,“淮南元年春,太乙在丙子,…··太陰元始,建於甲寅。”這也是干支紀年的。東漢初期,光武帝劉秀規定民間使用干支紀年。到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干支紀年被以政令的形式頒行於全國。爾後各朝代,實行年號紀年之外,都以干支法作為紀年的輔助手段。辛亥革命后,年號紀年被廢除,但干支紀年一直沿用至今。
十二地支最初有其含義,十二地支從子到亥,暗合物候的變化。“申”在十二支中排行第九,按照後漢劉煦的《釋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東之使被成也“,意思是萬物已長成,已有了成果。但是,地支的本來含義今以湮沒,僅留其符號功能在後來得到發展。

生肖紀年起源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早在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北史·宇文護傳》記述後周宇文護的母親在齊寄書信對宇文護說:”汝與吾別之時,年尚幼小,以前家事,或不委曲。昔在武 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南齊書。五行志》記載,”“識者解雲‘陳顯達屬豬,崔慧景屬馬’,非也。東昏侯屬豬,馬子未詳,梁王屬龍,蕭穎胄屬虎。崔慧景攻台,頓廣莫門死,時年六十三。“
根據以上記載,稱人屬相的習俗,在南北朝已非常盛行。十二生肖從此正式成為屬相,用以指代人的出生年份和年齡。

猴年曆表


中國農曆戊申年,公元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
中國農曆庚申年,公元1920年2月20日~1921年2月7日
中國農曆壬申年,公元1932年2月6日~1933年1月25日
中國農曆甲申年,公元1944年1月25日~1945年2月12日
中國農曆丙申年,公元1956年2月12日~1957年1月30日
中國農曆戊申年,公元1968年1月30日~1969年2月16日
中國農曆庚申年,公元1980年2月16日~1981年2月4日
中國農曆壬申年,公元1992年2月4日~1993年1月22日
中國農曆甲申年,公元2004年1月22日~2005年2月8日
中國農曆丙申年,公元2016年2月8日~2017年1月27日
中國農曆戊申年,公元2028年1月26日~2029年2月12日
中國農曆庚申年,公元2040年2月12日~2041年1月31日
中國農曆壬申年,公元2052年2月1日~2053年2月18日
中國農曆甲申年,公元2064年2月17日~2065年2月4日
中國農曆丙申年,公元2076年2月5日~2077年1月23日
中國農曆戊申年,公元2088年1月24日~2089年2月9日
中國農曆庚申年,公元2100年2月9日~2101年1月28日
以公元紀年年號判定猴年的方法是:公元年號÷12=某個商,同時無餘數。例如:2016÷12=商168,所以2016年是猴年。
另有一說是猴年並非從農曆正月初一而應從立春(公曆的每年2月3或4日)交節時刻開始,北京民俗協會理事韓碩、中山大學民俗學家葉春生等均持這一觀點,傳統的八字命理學也採用此說。

猴年說猴


由來

猴入選生肖,有個民間故事說是老虎向天王引薦的。那時,老虎早已經入選生肖,一次老虎誤入獵人的網,猴子解救其出來。老虎心存感激,應猴子要求舉薦其為生肖。
這個故事當然遠遠不是對問題的解釋,古今學者對猴能成為生肖之一,可謂是眾說紛紜。
有一說法認為,十二生肖依照十二種動物的活動時間來確定。其中,申時( 15 ~ 17 點),太陽偏西,猴子喜歡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 。“申”為什麼是猴?說法很多,比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古人見猴群常伸手相援於深澗中飲水,故將伸(申)稱猴。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申為字像猴之形。”是又一解。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漢代班固的《白虎通義》語:“猴者候也。見人設伏機,則憑高四望,善於候者也。”因狀定猴之名,也較合理。
明代李長卿認為,申時與猴子的生活習性有關。他在《松霞館贅言》中說:“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也就是說,申時正值日落之際,猴子在此時啼叫並且活動手臂,興奮異常,所以人們便將申時與這一時段內最活躍的猴子聯繫了起來。
根據明代李長卿的觀點,十二地支與十二個動物的性格有關。他在《七修類稿》中對申猴的解釋是“申為三陰,陰性則黠,以猴配之,猴性黠也”,認為猴子聰敏、狡猾的性格造就了它成為當值日落之際、‘三陰”時辰的生肖。
儘管對於申猴的由來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猴子以它的機智、靈動、活潑的形象獲得人類的認同和喜愛。

種類

猴,屬靈長目動物。靈長類是自然界中最高級的動物。地球上的靈長類動物不過有三種:人、猿和猴。無尾的是猿,有尾的是猴,因為兩者關係非常密切,人們一般不嚴格區分它們,統稱“猿猴” 。
猿猴的種類眾多,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發現有六百多個品種。它們屬於不同的進化等級,比較低等的有亞洲的懶猴、非洲的嬰猴等;中等進化的猴有亞洲的雜食猴子、非洲的各類卷尾猴等;高等猴類有各種長臂猿等。
不同種類的猿猴形態差異非常大,小的猴類只有十厘米高,體重只有四十至一百四十克,如鼠狐猴;而大型猿猴,如大猩猩,雄性身高能達到一百八十厘米,體重達三百五十千克。
中國猿猴的種類佔世界總種類的百分之十,從最原始的類型到最高級的類型都有,如懶猴、猿猴、葉猴、絲猴、長臂猿等。其中,產於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的金絲猴是中國的特產動物,是和大熊貓齊名的國寶。
中國分佈最廣的猴類是獼猴,不僅能在動物園和馬戲團見到,而且在年畫、文學作品中也常能見到它的身影,《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就是以獼猴為原型的。

性情

古人認為:“猴,候也。”“候”的意思是伺望、觀察。猿猴生性聰明警覺,善於識別獵手的誘餌,發現食物后並不輕易去取,而是觀望探察良久,感到確實沒有埋伏方才行動,所以古人乾脆就用“候”的諧音字“猴”來為之命名了。
猴子好動,自古被視為聰明伶俐的形象。華佗首創五禽戲,仿效動物姿態的-種體育治療法, 《後漢書·華佗傳》記:“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猨即猿,運動時模仿猴子的姿態動作。
猴體態輕盈,動作敏捷,是機智靈巧的象徵。“猱升猿引”形容攀登的靈活輕盈之狀。李白《秋浦歌》有“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的詩句。宋人陳允平《觀猿》描寫了林中猿矯健的身姿:“掛石攀雲目半斜,亂山深處絕煙霞。”所以,人們常用猿猴類比武藝高強的勇士。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描述飛將軍李廣身材高大,用“猿臂”來形容。三國時代,曹植寫詩《白馬篇》,吟詠馬上習武的豪爽,其中“仰於接飛揉,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之句,讚美遊俠兒神奇和英勇。
在民間故事中,猴大多被塑造成巧用智慧的形象。成語“火中取栗”出自於法國拉·封丹的寓言故事《猴子與貓》,猴子花言巧語誘使貓從火中取栗,結果栗子被猴享用,而貓爪的毛卻被火燒禿。猴還能與人和動物周旋。如民間故事說烏龜和猴子結拜,烏龜把猴子騙下海希望得到猴肝治病,猴子說猴肝都掛在樹上,烏龜信以為真,馱猴子出水面,猴子馬上溜走。明人劉基《郁離子》載楚國有養狙為生的人叫狙公,每天讓眾猴為自己上山摘果,還經常懲罰。眾猴忍無可忍,趁狙公睡覺拿走剋扣的果子,逃往山林。狙公最後餓死。
但猴的聰明也僅為小聰明。成語“朝三暮四”源自莊子,“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猴子掰苞谷”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用以諷喻那些三心二意、難拒誘惑之人。猴子撈月的故事,小猴發現月亮的倒影誤以為月亮掉入湖裡,召集眾人打撈,最後出盡洋相。
猴類憨態可掬,恰似人的童年時期,性情毛躁,所以有“猴子偷桃一一毛手毛腳”,“猴子唱戲——一想起一出是一出”,“猴子偷瓜一一連滾帶爬”,以及“心猿意馬”等俗語、成語。
猴的形態舉止頗似人類,善於模仿。《史記·項羽本紀》中謀士韓生諷刺項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意為其徒具儀錶,而無內才。明朝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編》中記載,戚繼光抗擊倭寇,士兵在山中練習”烏銳火鼠之術” ,被林中猴子學會。倭寇大舉入侵,戚繼光讓士兵把一些火器拋在山路上以誘敵深入。火器被群猴撿得,群猴見倭寇披髮眈足,以為異類,施展自學的“烏統火鼠之術”,向敵衝擊,戚家軍借勢伏擊,大獲全勝。
成語“肝腸寸斷”說明猴也有著刻骨的親情。南朝《世說新語》講,公元346 年,晉將桓溫率軍上溯長江,部將捉到一隻小猿放到船上,母猿看到沿岸跟著船隊跑了一百多里,在巫峽時跳到船上氣絕身亡,剖開母猿,其肝與腸因為哀痛而斷成一寸寸。

神格

人類從猴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與人相近的外貌、靈巧機智的大腦,於是賦予其諸多文化意義,從動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猴崇拜的基礎是古代先民對自然的理解有限的結果,成為民間信仰的一部分,並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和英雄形象。
猴為人祖
古代眾多民族都有人猴通婚的傳說,充分反映古代以猴為載體的生殖崇拜。
四川成都地區,流傳著將猴子嵌入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盤古開天闢地之初,還沒有人的存在,大地上是猴子的天下。後來,猴群中出現了一對不長毛的兄妹,哥哥叫伏羲,妹妹叫女蝸。盤古要他們成親,成為人類始祖。
中原地區如淮陽的農曆二月人祖廟會上,大量出售一種叫“人祖猴”的泥塑玩具,現今當地人稱“泥泥狗”。人祖猴半人半猿造型,男女生殖器官明顯可辨,猶有如一尊神,彩繪圖案大有古拙神秘之感,威嚴莊重。當地人認為伏羲女媧當初用泥土捏出人類,就是這副模樣。
西藏古稱吐蕃,吐蕃人古有“紋猴面”的習俗,藏族古籍《西藏王統記》中有關於其先祖系猻猴所變的神話:一個受菩薩點化的獼猴去雪城修法,遭到岩洞女妖羅剎女的逼婚,生了六隻小猴。菩薩從須彌山中取出青裸、小麥、大麥和高粱等播種於地,讓小猴作為食物。小猴吃后毛和尾巴都變短,成了會說話的人。至今,在藏族舉行盛大慶典的“跳神”儀式中,仍保留著頭戴猴王面具的舞蹈。
四川羌族神話《木姐珠和冉必娃》,猿猴冉必娃為了與天上阿爸(天神)木巴的女兒木姐珠結合,用大火燒自己,冉必娃雙臂緊合,一手護住頭頂,一手護住陰部,大火燒掉了全身的猴毛(只在腋窩、頭頂和陰部留下少許),冉必娃變成美男子,成了羌人的祖先。羌族村寨每逢大事,如祭祀或者婚喪嫁娶,全寨人都會傾聽巫師吟唱這段故事,且歌且舞的巫師頭戴金絲猴毛製成的帽子。
夸父
“夸父逐日”是中國的神話故事。據《山海經· 西次三經》中記載“有獸焉,其狀如禹而文臂,豹尾而善投,名曰舉父。”古時“舉”與“誇”聲近,故“舉父”又作“夸父”,也說他行狀如“禹”(即猻猴)。由此看來,夸父是一個神猴的形象。甘肅涇河鎮原是夸父的居住地,世傳剪紙“夸父桃都扶桑圖”,為夸父桃林生命樹,夸父立於八重圭表衍生的樹榦上,兩手扶桃樹枝,樹上遍生蟠桃,群猴採食,樹下獒犬伏兔,樹榦上獒犬負猴攀援,樹頂四猴,共十二隻動物。這是夸父氏族後裔對先祖敬祀的遺跡,也是夸父為猴形的見證。
孫悟空
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光彩奪目的猴形象是孫悟空。小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美猴王,七十二般變化,一筋斗翻出十萬八千里,神通廣大,嫉惡如仇,西行取經路上,降妖除怪,化險為夷,頑強堅韌,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有關孫悟空的原型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采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哈奴曼。哈奴曼是猴國大將,天風之子。騰雲駕霧,縱身一躍便可從印度飛抵斯里蘭卡,力大無比,能背走喜馬拉雅山,善於變形。另一說是吳承恩在傳說無支祁的基礎上創造。元代雜劇《西遊記》描寫孫行者,就有“巫元祁是他姊妹”的話。宋代《太平廣記》收錄的一條唐代材料說:“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隔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各種描寫元支祁的形象與孫悟空擁有的武藝本領極其類似,可謂是為孫悟空的塑造,提供粗線條的、輪廓式樣本。
孫悟空最初被封為”弼馬溫“,源於古代認為猴子能避馬的瘟疫的傳說。南朝梁人陶弘景《名醫別錄》記道:“系獼猴於廄,避馬瘟。”宋人蔡正孫編《詩林廣記》後集卷六引韓鄂《四時纂要》云:“常系獼猴於馬坊,令馬不畏,避惡,消百病,令馬不著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馬經》說: “馬廄蓄母猴,避馬瘟疫。”陝西一帶的拴馬樁也有以石猴作為造型。

祈福

漢族傳統認為猴是吉祥動物。由於猴、侯字義相通,並且同音,在許多圖畫和擺件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隻猴爬在楓樹上掛印,就是“封侯掛印”的意思;又如兩隻猴子攀松樹,小猴坐在大猴背上,取“輩輩封侯”之意;再如一隻猴騎在馬背上,旁邊還有一隻蜜蜂,取“馬上封侯”之意。這些都是民俗畫中常見的題材,過去的衙門前所立的影壁上幾乎都有這樣的圖畫,以祈禱官運亨通。
猴子愛吃桃,而桃子象徵長壽,所以民間剪紙中也常見“猴桃瑞壽”的圖案,取健康長壽之意。倘若是一隻猴子蹲在桃樹上,兩隻手臂彎伸在耳朵兩側,宛似一對蝠形,“蝠”與“福”同音,其寓意就更美好,為“福壽雙全” 。
在山西、陝西等地的農家,常有一個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母親將一根紅繩系在石猴腿部的圓孔上,另一頭攔腰拴住六七個月剛學爬行的嬰兒。當地人相信,猴能保佑娃娃平安。雲南納西族一些地區,每當小孩出生,就在嬰兒帽上縫一條猴尾,據說可以祈福辟邪。

民俗

猴戲
在漢代,有專門為宮廷貴族表演的“百戲”,其中就有猴子的表演。山東濟寧出土的漢畫像石上有馴猴圖,猴歡舞跳躍,非常溫馴。南朝陳時百戲中有“擲倒稱猴”節目,唐代猴戲表演還是皇家百戲節目之一,民間百戲亦有猴戲,稱弄猢猻。唐昭宗竟因喜愛一隻猴子的表演,“踢以排袍,號孫供奉。弄猴人因獻猴戲有功賜絆,孫供奉馴練的猴子頗能倍盡臣節。
宋朝起,猴戲開始走入民間,成為老百姓的娛樂對象。《清稗類鈔》載鳳陽人韓子尤善耍猴戲,養了大小猴子十幾隻,皆不用繩索羈勒,“每演劇,生旦凈丑,鳴征者,擊鼓者,奔走往來者,皆猴也,無不一備,而無一逃者。”從敲鑼打鼓到生旦凈末丑都由猴子充當,井井有條,十分精彩。
過去,在街頭巷尾常能見到民間藝人耍猴。他們一般二人結伴,一人牽羊或狗,一人背個小木箱,上面蹲坐著一隻穿紅布褂的猴子。他們邊走邊敲鑼招攬看客,找一塊街頭閑地,釘上一個大木概子,便開始表演。猴子能夠翻跟頭、拿大頂、戴鬼臉、穿衣服、爬竿、向人行禮等等。今這種場景已經少見。
摸猴
明代以來,北方道教聖地、“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中出現石猴的浮雕造像。於是, “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的俚語不脛而走。人們春節逛廟會時, “摸石猴”便成為幽燕勝地的一種風俗。所謂石猴,就是觀內三隻巴掌般大小的浮雕,據說逐一摸過就會得福佑順遂。但石猴刻得又小,分散三處,想要找齊並非易事,是謂“三猴不見面”。現今每一個都被摸得圓潤光亮。
河北滄州杜林古橋上的雕猴也被遊客們摸得十分光亮,當地傳說,只要摸猴時緊閉雙眼,井且足夠虔誠,雕猴就會降福於人。
猴節
貴州省荔波、獨山一帶的布依族有“猴節” 。節前幾天,家家都要上山采割春藤,再到田裡摘梅花菜,挖來幾叢石菇,將香藤搗爛浸泡,過濾後用香藤水泡糯米,與石菇、梅花菜一起蒸熟,合在一起打成香藤粑。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帶著節前準備的“香藤粑” ,湧上山頂唱歌狂歡,孩子們像山猴一樣滿山亂蹄,山野沸騰起來。婦女們還要曬種、選種,男人們檢修農具,猴節一過就要下地忙農活,所以猴節又稱“動土的日子” 。
祭猴
我國台灣省高山族的一個支系卑南人有“猴祭”習俗,“猴祭”是男孩十二三歲時的傳統祭祀儀式,通常在十一月早稻收成后舉行。祭祀儀式以殺猴為主要環節,目的是培養少年的膽識。之後還要舉行葬猴儀式,目的是攘災辟邪。在殺猴和葬猴的過程中,人們都要唱猴祭歌。
扎猴
在陝西的某些地區,有一種布扎的玩具,多是“雙猴吃挑”的模型。陝西寶雞一帶,每逢姑娘出嫁,其嫂都要為她做一個男根突出的布猴,藏在陪嫁的衣箱中,抬到婆家,秘不示人。這些玩具顯然是求子的吉祥物,有祈願多子多孫、人口興旺的寓意。

俗語


俗語“猴年馬月”,指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來的結果無法預料,泛指未來的歲月。
根據干支紀年,猴年每12年一個輪迴,馬月也是12個月一個輪迴,凡是猴年,必有一個月是馬月,“猴年馬月”的周期是12年。下一個“猴年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
對“猴年馬月”這個詞的來歷無從考據,復旦大學古漢語專家駱玉明教授在查閱相關典籍后認為,這個詞多半是來自民間的諺語。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猴年馬月”是“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而在英語中,“猴年馬月”被認為是“One of these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