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油畫家的結果 展開

中國油畫家

第2輯

《中國油畫家》鍾情油畫藝術本體的研究,探索當代繪畫,對架上繪畫不離不棄,重觀念,亦重技法——萬變不離其宗,期待油畫仍是畫出來的油畫。

內容介紹


《中國油畫家(第2輯)》內容簡介:中國目前創建和諧社會的強大推力註定了中國油畫藝術的持續發展。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圖像製作生產手段的衝擊下,進入中國才百餘年的油畫藝術不但沒有被擊倒,相反卻越來越受到藝術家的喜愛與人民大眾的鐘情。當代中國,“二為”“雙百”文藝方針在油畫創作領域體現出空前的活力與前所未有的豐富內涵,數以萬計的油畫家將油畫藝術植根於中國現實生活,對接中國的歷史情境與中國觀眾的文化情趣,外來的油畫由此呈現強勁的本土化趨勢,凸顯東方氣質與中國氣派。
油畫創作的繁榮引發了油畫藝術各類推廣手段的活躍,油畫類出版物近幾年日益增多,爭奇鬥豔,季刊型系列畫冊《中國油畫家》應運而生,終於在2010年第一季隆重推出第1輯。
《中國油畫家》計劃從2010年3月起,每季出版1輯,全年4輯,逢季末出版。《中國油畫家》在林林總總的油畫類書籍、刊物中,不貪大,不居高,不媚俗,不趨利,以學術立業,以服務為本,明確畫冊的特定讀者群,堅守自己的基本定位。
繪畫性。19世紀末20世紀初,油畫藝術語言樣式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並基本歸結為兩條主線:一是當代藝術,一是當代繪畫。當代藝術的觀念是靈魂,重在先鋒,其製作、複製等手段花樣翻新。
傳承性。《中國油畫家》關注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具象寫實油畫的發展與演繹,包容學院精神,傳承油畫藝術傳統,充當具象繪畫發展歷程中的接力棒。
精神性。自西方照相術發明后,油畫的記錄功能大打折扣。而後印象派繪畫的出現,則顛覆了油畫客觀再現的傳統,拉開了油畫重主觀表現的新紀元。今天,油畫的再現功能與表現功能,孰重孰輕,已無需爭辯。《中國油畫家》希冀深受幾千年傳統文化冼禮的中國油畫家,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僅僅體現一般意義上的主體精神及人文情懷,還要更多地融入當下中國人的心靈境界。
當代性。《中國油畫家》是當代油畫家的家園,當代藝術家的朋友。面對狼煙四起的當代先鋒油畫,《中國油畫家》量力而行,不做運動員,甘做啦啦隊。無庸置疑,一幅優秀的當代油畫作品,在觀念上應該融入當代文化語境,在圖式上應該具備自己當下的語言面貌。對畫家而言,無論是新古典主義,還是寫意表現,都應沒有門戶之見,適合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