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賈尼·斯特勞斯特盧普

本賈尼·斯特勞斯特盧普

1982年,美國AT&T公司貝爾實驗室的Bjarne Stroustrup博士在c語言的基礎上引入並擴充了面向對象的概念,發明了—種新的程序語言。為了表達該語言與c語言的淵源關係,它被命名為C++。而Bjarne Stroustrup(本賈尼·斯特勞斯特盧普)博士被尊稱為C++語言之父。

人物經歷


Bjarne Stroustrup(本賈尼·斯特勞斯特盧普博士,1950年出生於丹麥,先後畢業於丹麥奧胡斯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曾擔任AT&T大規模程序設計研究部門負責人,AT&T、貝爾實驗室和ACM成員,德州農工大學計算機系首席教授,德州農工大學“傑出教授”。現任摩根士丹利信息技術部門董事總經理、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客座教授,美國國家工程學會會員,IEEE、ACM、CHM資深會員。1979年,B.S開始開發一種語言,當時稱為“C with Classes”(帶類的C),後來演化為C++。1998年,ANSI/ISO C++標準建立,同年,B.S推出了其經典著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的第三版。C++的標準化標誌著B.S博士傾20年心血的偉大構想終於實現。

C++語言發展


自C++誕生后,C++語言歷經了不斷地完善,例如1990年c++語言引入模板和異常處理的概念,1993年引入運行時類型識別(RTTI)和命名空間(Name Space)的概念。1997年,c++語言成為美國國家標準(ANSI)。1998年,c++語言又成為了國際標準(ISO)。自C++語言誕生(尤其是在TIOBE排行榜發布以後)以來,c++語言已成為使用最廣泛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之一。
c++語言是以c語言為基礎的,支持c語言的所有語法和幾乎所有的技術,因此也有人把c++語言看作是c語言的超集。同時c++語言支持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的所有概念,它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功能極為強大的程序語言,相對而言較難掌握。
他認為:“軟體行業太多的經理和管理人員試圖把編程變成低級別的流水線工作。從長遠看,這種做法效率低、浪費大、成本昂貴,而且不人性化。在軟體開發中,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型。需要給人們空間來發揮他們的才幹並鼓勵他們成長。”(Sam Lightstone對Bjarne Stroustrup專訪)

所獲榮譽


1990年,獲得美國未來雜誌頒發的“美國最頂尖的20名年輕科學家”稱號。
1993年,獲得計算機工業協會頒發的葛雷斯·胡珀爾獎項,表彰他在C++上面的成就。
1995年,獲得比特雜誌評選的“20個對計算機工業最有影響的人物”榮譽。
1996年,同在AT&T實驗室工作的同事稱讚他為“對計算機語言和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了C++的人”。
1998年,計算機工業協會的人讚譽道:“他對C++編程語言的創立做出了最本質的貢獻。因為斯特勞斯特盧普博士的努力,C++已經成為計算機歷史上面最有影響力的編程語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