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成儀制

廣成儀制

《廣成儀制》,道教科書叢書,清代道士陳復慧編。

作者簡介


陳復慧,字仲遠,號雲峰羽客,四川新津縣(古屬武陽)人,乾隆年間青城山道士。著有《雅宜集》,並彙編道教科儀叢書《廣成儀制》。《雅宜集》中載有陳復慧嗣派徒張本學、羅本章以及嗣教孫劉合誠之名,可知陳復慧屬全真道龍門派傳人。
民國《灌縣誌》卷十二《人士傳下》對陳復慧有簡要記載:“陳仲遠,青城道士也,淹博能文,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清乾隆間,邑人患疾,仲遠為建水陸齋醮,會川督巡境臨灌〔縣〕,聞於朝,敕賜南台真人,別號雲峰羽客。著有《雅宜集》。”該《志》卷十六《禮俗紀》說,四川的齋醮科儀分兩派,“一廣成壇,創於陳復慧;一法言壇,啟自劉沅(1767—1855,字止唐,四川雙流縣人)。沅本儒者,別有所得于丹經,謂玄牝之門即儒之至善,道家之修鍊,即儒之克己,牽合附會,亦頗有辭。”《藏外道書》第30冊收有劉沅撰《法言會纂》。

編輯背景


杜光庭 廣成集
杜光庭 廣成集
陳復慧彙編的道教科儀叢書,取名《廣成儀制》,是為了借重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科儀宗師名聲。前蜀皇帝王建曾給杜光庭賜號“廣成先生”。杜光庭的文集即名為《廣成集》。杜光庭編訂過道教科儀書多種,《正統道藏》所收有《道門科範大全集》、《太上黃籙齋儀》等,大多經過後人的增輯重編。杜光庭晚年隱居青城山,陳復慧也是青城山道士,他彙編道教科儀叢書,稱為《廣成儀制》,是想表明他所彙集的科儀書,乃是淵源於杜光庭,同時也有以杜光庭後繼者自居之意。

作品簡介


陳復慧所彙編的《廣成儀制》,其原貌已難以知曉。《藏外道書》第13至15冊所載《廣成儀制》,共收書275種。其中有刻本,也有抄本。刻本有兩種格式,一種每面(半頁)10行,每行19字。此類刻本共22種。大多題署“雲峰羽客陳仲遠校輯”,有一種題署“雲峰羽客陳仲遠校錄”,有二種題署“陳復慧校輯”。在《十回度人大齋四過集》末尾載有捐資刊刻者姓名:新繁縣(今屬四川成都市新都區)道會司劉合賢捐錢一千文,郫縣(今四川郫縣)道會司強教和捐錢一千文,彭縣(今四川彭州市)道會司鍾合遠捐錢一千文。後面是溫江縣(今四川成都市溫江區)首事吳教逵等人的姓名,最後寫“生神余金捐錢六千文”。所謂“生神余金”,大概是指生神會餘下的會資。生神會可能是誦念《九天生神章經》的香會。首事之人可能就是指這個香會的主事之人。大概是他們發起刊刻了陳復慧校輯的這些科儀經書。在《十回度人大齋十過集》末尾又載有溫江縣文永吉等捐資人的姓名,最後有時間題識:“咸豐五年(1855)季冬月吉日”。這應該就是這批科儀書刊刻的時間。

出版信息


另一種格式的刻本,每面(半頁)8行,每行19字,系成都二仙庵刊刻,時間從宣統元年(1909)到民國三年(1914)。《藏外道書》所載《廣成儀制》,絕大多數系二仙庵刻本。
手抄本較雜,多數屬於《廣成儀制》,也有一些不屬於《廣成儀制》。如有3種書明確標為《清微儀制》,分別是《清微儀制靈寶玉籙血湖集》、《清微儀制血湖正朝集》和《清微儀制正奏天曹集》。第1種末尾題咸豐七年(1857)六月重錄,真風道人置;后2種字跡相同,系青城山監院彭至國與高功魏至齡同置,光緒三十四年(1908)鄧雨林抄。這3種書都未題署陳復慧或陳仲遠校輯,因此不應歸入《廣成儀制》。又如《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系二仙庵方丈宋慧安從北京白雲觀請得,後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谷泉子謄抄,贈送有緣人。該書顯然不屬於《廣成儀制》。
近年成都青羊宮利用該宮觀保存的二仙庵木刻版,重新印刷《廣成儀制》,內容大大超過《藏外道書》第13至15冊的範圍,其實是青羊宮所藏道書刻本的彙編。整理者將其分為教理類、經典類、戒律類、法懺類和科儀類。但是每一類下的書,有些與類別不符。陳復慧所編《廣成儀制》,主要包括在新《廣成儀制》的科儀類,但也有一些編在別的類別中。
將青羊宮重印的《廣成儀制》與《藏外道書》第13至15冊相對照,我們發現有些標明陳仲遠校輯的科儀書,《藏外道書》未收。這些科儀書是:《三景玉符禳煞全集》、《祈雨啟師演戒全集》、《課盆關報全集》、《朝元咒棗全集》、《迎水府十二河源全集》、《炳靈正朝全集》、《開通業道全集》、《救苦提綱全集》、《大放赦文全集》、《祀供井泉全集》、《祀供鎣華正朝全集》、《斗醮朝元全集》、《九皇大醮斗姥預祝全集》、《九皇大醮同慶萬壽全集》、《盪除氛穢全集》、《答灶安奉全集》、《朝真禮斗全集》、《清靜朝真禮斗全集》、《拜斗解厄全集》和《告龍迎水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