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瘀

氣虛血瘀

氣虛血瘀為病機,因氣虛無力行血而致血行瘀滯的病理變化。氣為血帥,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於氣的正常推動,若元氣虧虛,無力行血,則血行緩慢,停留而瘀。《醫林改錯·論抽風不是風》云:“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臨床常見身疲乏力、少氣懶言等氣虛之症,又有癱瘓、麻木或竄痛等血瘀之表現。此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治宜補氣益氣為主,兼以活血行血。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

簡介


● 英文名稱:Qi Deficiency with Blood Stasis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醫林改錯•論抽風不是風》)

名詞解釋


● 氣虛推動無力而導致血瘀,形成氣虛與血瘀並存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氣虛血瘀指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而致血瘀的病機變化。

氣與血的關係

● 氣與血是人體的生命物質,在生命活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與血同源於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腎中精氣,具有互根互用的關係。
● 兩者相對而言,氣屬陽,無形而主動,具有溫煦、推動、固攝、氣化等作用;血屬陰,有形而主靜,具有滋潤、濡養等作用。
● 氣與血之間存在“氣為血之帥”的關係,氣具有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的作用。氣行則血行,血液必須依賴於氣的推動才能運行不息,流布至全身。氣虛則血行遲緩,可導致血瘀病變。

證候表現

● 兼有氣虛和血瘀的證候表現。
● 臨床見面色淡白無華或面色紫暗,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局部疼痛如刺,痛處固定不移、拒按,舌淡紫,或有斑點,脈澀等。

病機析要

● 常由病久氣虛,漸致瘀血內停而引起。
● 面色淡白無華,身倦乏力,少氣懶言,為氣虛之症。
● 心氣不足,行血無力,表現為驚悸怔忡,喘促,水腫等。
● 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緩慢,瘀阻絡脈,故面色晦滯紫暗。
● 血行瘀阻,不通則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以脅肋部疼痛為主。
● 氣虛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脈主里,澀脈主瘀。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