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鹽

商周時期已見的提鹽方法

“煮鹽”是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邊灘塗下或鹽井裡的滷水並加凝固物來結晶成鹽,商周已見。

製作方法


長期的生產實踐,使沿海人民逐漸摸索出與各地地理、氣候條件相適應的煮鹽辦法。
第一步制鹵,第二步將滷水放在鍋內用火熬煮成鹽。煮鹽方法有二種:
1、漏水煮鹽法。主要生產設備分三部分:第一,沙幅。在海邊潮水可到之處,鋪滿細沙(亦稱嫩沙)厚約2至3寸,耙松(儋縣、臨高文昌用人耙手棒,瓊山用牛耙肩挑),使沙能充分吸收潮水。若遇到低潮位,臨高鹽區因全是石底無法挖溝引水,潮水浸不到沙幅時,須挑海水淋沙,待風吹日晒干后,便成鹵沙。第二,鹽漏。鹽漏系用於滲漏滷水。一般方形,高約3市尺,深約2市尺,四邊砌石,底架竹木,上鋪竹篾或茅草,以盛鹵沙。瓊山、文昌鹽區鹽漏埋在沙幅下,深1市尺,四周砌海泥,漏旁建一個小池與鹽漏底相通,用海水淋澆鹵沙成鹵滴入小池(瓊山、文昌鹽區埋下小缸)存儲待用。第三,煮鍋。鍋有竹鍋、鐵鍋兩種。竹鍋乃竹篾編成,方形平底,外塗石灰或黃泥,長1丈,寬5尺,深3尺。每鍋可煮鹽1000市斤。海口、文昌等地多用之。另一種鐵鍋是以白鐵製成,圓形或方形平底,直徑4—5尺,高7—8寸,每鍋可煮鹽7—10斤,約煮5—6小時成鹽。
2、曬水煮鹽法。在海邊建築圍堤,內築簡易儲水蒸發池,引潮水入池曬至相當濃度入鍋煮之成鹽。
煮鹽生產落後,產量少,勞動生產率低,成本高。特別是消耗木柴量大,煮成1擔鹽約耗木柴400斤左右。解放后,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已以質優價廉的日晒優質細鹽和粉碎洗滌鹽替代民用熟鹽,鹽質提高,受到消費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