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

菌血症

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細菌經體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進入血液系統后,在人體血液內增生並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出現菌血症的患者往往發生急性多器官轉移性感染,並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癥狀。菌血症多見於慢性病或免疫受損患者以及靜脈吸毒者。菌血症多由導尿管或者是體表的手術造口導致。感染的口腔組織的外科手術或常規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膿腫切開、引流和內置器的細菌生長,特別是靜脈注射和心內導管,導尿管和造口術內置器及導管均可引起短暫的菌血症。典型的革蘭陰性菌血症是間歇性和機會性的,雖然這種菌血症可能不影響健康人,但對免疫受損並伴有重病的患者、化療后的患者以及嚴重營養不良者,可產生嚴重後果。菌血症表現為驟起高熱,可達40℃~41℃,或低溫,起病急,病情重,發展迅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可有意識障礙;心率加快、脈搏細速,呼吸急促或困難;肝脾可腫大,重者可黃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菌血症常見的合併症有繼發性膿胸、化膿性心包炎、腹膜炎、腦膜炎、急性心內膜炎等。可導致多器官轉移性感染,影響呼吸、循環、神經等多個系統,若引發器官衰竭可危及生命。

就診科室


● 感染科

病因


● 感染的口腔組織的外科手術或常規的牙科操作,感染的下尿路插管,膿腫切開、引流和內置器的細菌生長,特別是靜脈注射和心內導管,導尿管和造口術內置器及導管可導致菌血症。
● 慢性病和免疫受損患者容易發生菌血症。
● 有心臟瓣膜病,人工心臟瓣膜或其他血管內假體患者的牙科手術后。
● 肺部、泌尿生殖道、胃腸道或軟組織感染,包括皮膚有壓瘡潰瘍的患者。

癥狀


● 菌血症表現為驟起高熱,可達40℃~41℃,或低溫,起病急,病情重,發展迅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可有意識障礙;心率加快、脈搏細速,呼吸急促或困難;肝脾可腫大,重者可黃疸,皮下出血斑等。
● 菌血症常見的合併症有繼發性膿胸、化膿性心包炎、腹膜炎、腦膜炎、急性心內膜炎等。可導致多器官轉移性感染,影響呼吸、循環、神經等多個系統,若引發器官衰竭可危及生命。

檢查


● 確診菌血症需要進行感染部位致病菌培養、血培養、血常規等檢查。

感染部位致病菌培養

● 應從所有感染部位,包括感染的體腔、關節間隙、軟組織和病損的皮膚獲取膿液或體液做革蘭染色和培養。若檢出細菌可確診。

血培養

● 血液培養應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培養,應間隔1h作2次血培養,每次應從不同部位靜脈取血。

血常規

● 取血白細胞計數>12000/μL或<4000/μL,或未成熟白細胞>10%,典型的白細胞計數是起初降至<4000/μL,然後在2~6h升至>15000/μL,並且未成熟型明顯增加。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感染部位致病菌培養、血培養、血常規診斷本病。
● 菌血症表現為驟起高熱,可達40℃~41℃,或低溫,起病急,病情重,發展迅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可有意識障礙;心率加快、脈搏細速,呼吸急促或困難;肝脾可腫大,重者可黃疸,皮下出血斑等。
● 應從所有感染部位,包括感染的體腔、關節間隙、軟組織和病損的皮膚獲取膿液或體液做革蘭染色和培養。若檢出細菌可確診。
● 血液培養應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培養,應間隔1h作2次血培養,每次應從不同部位靜脈取血。若檢出細菌可確診。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敗血症、毒血症、膿血症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高熱、寒戰、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臨床表現、感染部位致病菌培養、血培養、血常規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菌血症治療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先經驗給予抗生素治療,後期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結果選擇抗生素。

手術治療

● 大的膿腫須切開引流,壞死組織應手術切除。
● 清除創傷性內置物如靜脈內或尿路內插管。

危害


● 菌血症常見的合併症有繼發性膿胸、化膿性心包炎、腹膜炎、腦膜炎、急性心內膜炎等。可導致多器官轉移性感染,影響呼吸、循環、神經等多個系統,若引發器官衰竭可危及生命。

預后


● 預后取決於兩個決定性因素:首選取決於迅速而徹底地查明感染源,其次取決於原有的疾病及伴隨的功能障礙。早期、足量、規範、有效抗生素治療預后好。因肺、膽道或尿路感染而使菌血症持續不退者,若無梗阻及膿腫形成,一般用抗生素治療通常可獲成功。若為多器官衰竭,常發現有多種細菌(多菌種性菌血症)則預后不佳。延誤抗生素治療或外科治療者,病死率明顯增加。

預防


● 及早清除一切明顯的或隱匿的化膿性病灶,減少菌血症的發生。
● 兒童期常見的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易繼發較重的呼吸道細菌感染,從而發生菌血症。對這類患兒,必須加強保護。
● 不論多麼細小的皮膚創傷都必須重視,早做適當處理。
●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與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 [1] 魏來,李太生。內科學:感染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2] 張樹基,羅明綺。內科癥狀鑒別診斷學。第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3] 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實用內科學:上冊。第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