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寺

本溪地區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滴水寺,是本溪地區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與位於本溪市郊東南5公里處的滴水洞近在咫尺、相依相伴。滴水洞,以其山勢險峻,松林蒼翠,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以及夏賞落瀑咆哮;冬看倒懸冰龍而聞名遐邇,是環城森林公園著名景觀。

基本介紹


滴水寺是本溪地區最早出現的寺廟,它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在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率兵東征時,部下有一名將姓薛名禮字仁貴的將軍,生得身高體壯,頓吃斗米,力大如牛,是“梨山聖母”的高徒。手使一桿亮銀槍,武藝超群。他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一次交戰中,不幸被蓋箭射傷,幸被一個路經此地的老和尚救出並背回十幾里路外的老母洞內,治療創傷。待他痊癒準備重返疆場時,洞內供奉的觀音老母顯靈,賜神箭三支,最後終於大敗蓋蘇文。薛將軍得勝歸來,將此事具稟皇上李世民,李世民聽后大受感動,因一股小溪從千尺懸崖上流下,落在老母洞的岩石上,遂追封這個洞外的廟叫“滴水寺”,和尚為“元順長老”,並親賜袈裟一件,良田百頃,樹碑立傳,以示後人。解放前滴水寺內有觀音老母等5座泥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牆壁上繪有精美的“十八羅漢圖”,終日香火旺盛,遊客不斷。這座千年古剎在歷史上雖歷盡劫難,但最後還是被毀了。
1999年秋季,當地村民又集資修復了滴水寺,經有關部門批准開闢了一條新的旅遊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