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魚科

馬鞭魚科

馬鞭魚科身體非常細長若蛇形,前半部平扁,後半部成圓柱形,吻部細長如同一根吸管。口極小,位於吻部前端,又稱為「端位」。沒有牙齒,下頜無須,魚鰓沒有具濾食功能的鰓耙。馬鞭魚全身光滑無魚鱗,或是覆蓋著細小的棘刺,具側線。背鰭沒有硬棘,有軟鰭條13-20條,臀鰭之軟鰭條也有 13-20 條,與背鰭的上下位置相對。尾鰭中間凹入成叉形,尾鰭的特徵為:中間有兩條軟鰭條特別長,像絲狀一般隨著遊動方向擺動。

基本信息


馬鞭魚科
Fistulariidae
分類:刺魚目
種類:台灣地區計有魚種2種
生態:珊瑚礁或岩礁水層中或近海較深水域,肉食性魚類,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主食。
馬鞭魚科魚類分佈廣泛,在世界各熱帶海域都可看到它的蹤跡,主要棲息魚沿岸的珊瑚礁或岩礁水層中或近海較深水域。常單獨出現但有時也會成群出沒。屬肉食性魚類,以無脊椎動物與小魚為主食,使用長吻吸食獵物。全世界共1屬4種,台灣即有2種。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方平扁,後方圓柱形。吻延長為管狀。口極小,端位。無齒。下頜縫合部無須。無鰓耙。體裸露無鱗,或被以細小棘刺;具側線。背鰭無硬棘,軟條13-20;臀鰭與背鰭相對,軟條13-20;尾鰭凹入,中央二鰭條延長為尾絲。全世界共1屬4種(Nelson, 2006),紀錄1屬2種(Shen et al., 1993;魚類資料庫, 2006)。

棲息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珊瑚礁或岩礁水層中或近海較深水域。有成群現象但亦常單獨出現。肉食性魚類,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主食。

地理分佈


廣泛分佈於世界各熱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