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莫妮卡

2011年凱斯·比爾頓執導的電影

《遇見莫妮卡》是由凱斯·比爾頓執導,Kim Cattrall、Dustin Ingram、Brian Dennehy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個笨拙的男孩遇到了他最喜歡的色情女明星莫妮卡,莫妮卡在80年代曾紅極一時,現在卻是個單身母親,兩人意外地開始了一段友誼。

該片於2011年04月08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在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布滿了不虔誠的冷嘲熱諷的喜劇故事當中,看起來笨拙愚蠢的少年托比(達斯汀·英格拉姆飾)展開了一場公路之旅,他的目的是要見到莫妮卡·沃羅(金·凱特羅爾飾),一位他最喜歡的80年代的色情女明星,如今,她正在距離托比幾百英里遠的一個地方表演現場秀——這在他看來,顯然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自然是不肯輕易錯過了。可是,讓托比感到無比失望的是,與他所期待的經常在色情片中看到的那個極其性感的女人相比較而言,他見到的是一位今年已經49歲的微胖的單身媽媽,生活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偏遠的小鎮里,她的住所則是一座由汽車拖動的活動房屋……為了勉強糊口,莫妮卡現在專門在一些破敗不堪的夜總會裡表演脫衣舞,可以說晚境是相當的凄涼。雖然托比意識到自己似乎抱有太大的幻想而且過於樂觀了,但是他仍然被親切、待人友善的莫妮卡給深深地吸引住了,畢竟在他懵懂的青春歲月里,她算得上是他的性啟蒙老師了,而托比的出現,也令莫妮卡本來就艱難的生活變得愈加地複雜起來。
遇見莫妮卡劇照
遇見莫妮卡劇照

演員表


演員名角色名
Kim Cattrall(金·凱特羅爾)Linda Romanoli
Dustin Ingram(達斯汀·英格拉姆)Tobe
Brian Dennehy(布萊恩·丹內利)Pop Pop
Keith David(凱斯·大衛)Claude
Jee Young HanAmanda
Daniel YelskyKenny
參考資料來源於

職員表


導演Keith Bearden(凱斯·比爾頓)
編劇Keith Bearden(凱斯·比爾頓)
製作人Shauna Bogetz、Gary Gilbert、Jordan Horowitz、Michael Williams
攝影師Masanobu Takayanagi
剪輯師Naomi Geraghty
原創音樂Andrew Hollander
藝術指導Lou A. Trabbie III
美術設計Alison Ford
服裝設計Rebecca Bentjen
副導演Jason C. Brown、Todd Havern、Nicholas Lee
布景師Lou A. Trabbie III、Richard D. Wright
選角導演Kerry Barden、Paul Schnee
參考資料來源於

幕後花絮


《遇見莫妮卡》是凱斯·比爾頓(Keith Bearden)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而他為了講述這樣一個以女性作為主角的喜劇故事,已經醞釀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比爾頓回憶道:“一直以來,我都在不斷地擴展著自己的電影想象力,我希望我所描述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即將50歲的中年女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認識許多很幽默的上了年紀的女人,可是我發現在大銀幕上卻鮮少見到以她們為原型的電影形象,更別提專門圍繞著她們展開一個完整的故事了。所以,我牢牢地抓住了這個極具原創色彩的電影概念,然後在裡面添加了一大堆能夠讓人感受到激情的主題,包括我們的國家對待流行文化的方式,同時又不會過於局限在現有的理念以及範圍當中——尤其當男人在性幻想的時候遭遇到的是一位擁有著一定年齡的現實生活中的女性時,可能會連帶引發的轉變和調整。”
在此之前,凱斯·比爾頓製作了兩部獲得過極大的好評的電影短片,也讓他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他自然是希望可以將這樣的成功延續到大銀幕的領域,比爾頓說:“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我的腦子裡也閃現過大量的故事靈感,我希望可以深入到美國最獨特的禁忌當中,繼而挖掘一下來自於兩代人之間的愛和關係,檢驗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些令人痛苦的尷尬與難堪……與此同時,我也想研究一下,作為很多男人的性幻想對象,當這樣一個與性愛劃上等號的女人無法抵擋歲月的流逝,容貌和身材被迫走下坡路的時候,勢必會讓我們陷入到某種深思當中——我們是不是真的應該如此武斷地就給女性的魅力定下‘保質期’呢?我還記得我當時正在做一場徒步旅行,然後我和我的朋友在返程的路上,因為高速上發生了交通事故,而把我們滯留在了原地。當時我朋友的車裡放著的是30年代的曲子,突然之間,我就萌生了強烈的創作靈感,馬上就把我的全部想法都記錄了下來。我們幾乎將車裡的每一張紙都找了出來,就連背面也沒放過,直到我們到家了,我才停筆……基本上而言,《遇見莫妮卡》就開始於這裡,差不多過了5個月之後,我拿出了一個完整的第一版劇本,所以說,這部影片其實起源於一首老歌,而且你還會在片尾處再一次聽到它,帶有著很強烈的懷舊情結,也極具療傷的功效。”當凱斯·比爾頓的手中掌握了一個很容易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的好故事的時候,也讓為數眾多的女演員紛紛慕名而來,他承認道:“確實是有很多人向我表達了明確的渴望之情,她們都想要出演這部影片……金·凱特羅爾(Kim Cattrall)是我面試的第一批演員中的一個,坦白地說,我了解她的表演方式,而且也看過她的很多部電影作品。
由於我從來不看電視,反而對那部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和追捧的劇集《慾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知之甚少,不過,我所知道的是,凱特羅爾在戲劇的舞台上也是頗有建樹的,鑒於她取得的是如此長遠且有影響力的成功,可她本人對待表演卻是一如既往地嚴肅,我將此看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凱斯·比爾頓與金·凱特羅爾的第一次會面是在紐約,他們決定一起去吃泰國菜,比爾頓說:“在飯桌上,我們聊了很多,不僅討論了故事與角色,還有凱特羅爾曾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包括她對性愛的看法,以及其他電影作品是如何描述女性的……我們真的是很合得來,所以我在離開之前,還是決定把一切先說清楚比較好,我想我無疑是在給凱特羅爾投下了一記重磅炮彈,我對她說,‘我想你肯定是這個年紀里我所能找到的最美的女人了,如果你真的願意出演莫妮卡·沃羅這個角色,我需要你給自己增重,而且你在影片中看起來可能會非常地糟糕,我不得不讓你將女性所有不太光彩的地方一一演示出來,我們必須得讓觀眾忘記你曾經是那麼光鮮亮麗的一個女人。’
我相信,聽完我的這一席話,任何一個愛美的女人都會因為膽怯而退縮的。”事實上,凱斯·比爾頓本來想給金·凱特羅爾更多的時間好好地考慮一下,所以他明白地表示不用立刻就給他答覆,畢竟他還是比較能夠了解女人對美永無止境的追求的,比爾頓形容道:“讓我倍感意外的是,我剛剛從餐館返回家中,就接到了製片人喬丹·霍洛維茨(Jordan Horowitz)的電話,因為凱特羅爾已經和她的經紀人說好了,表明自己願意和我一起製作這部影片——她是如此地開放、正直,她對工作的態度以及為我們做出的承諾,都成了我同意讓她扮演莫妮卡的理由。隨著凱特羅爾確定成為這裡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的劇本也具備了愈發強大的吸引力,招募了很多來自於紐約和洛杉磯的非常優秀的演員為影片中主要的角色進行試鏡……我所採取的參考辦法是:他們看起來是否有趣?或說話的時候是不是很幽默?如果我沒得選擇的話,他們試鏡的內容是否可以直接拿出來使用?其實我屬於那種異常依賴攝像機語言的電影人類型,所以我比較看重演員在鏡頭前能夠展示出的是什麼樣的內在或真正的自我,然後再從中尋找是否和他們打算飾演的角色具備著某些相同性。就好比,我從凱斯·大衛(Keith David)的身上看到了克勞德的智慧,同時他還能製造出一種強烈的明暗度,將這個角色與非常常規且典型的‘黑人魔法師’形象區分開來;達斯汀·英格拉姆(Dustin Ingram)曾是好萊塢最常見的時髦男孩,擁有著一輛明晃晃的跑車,身邊圍繞的都是一些火辣的美女,不過,我卻將這種高調看成了一張面具,是為了掩蓋他這個年齡所特有的不安全感的,包括一些稀奇古怪且令人討厭的興趣和偏好,都能通過托比這個人物得到相應的宣洩和釋放。”
從現實生活中收集靈感 在已經有著相當豐富的製作經驗的凱斯·比爾頓看來,他一開始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將電影長片看成是一部經過了相應的延伸和擴充的短片作品,比爾頓說:“如果你仔細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兩種講故事形式擁有的是非常相似的結構和載體,包括一些可以進行再次挖掘的層次和需要交待清楚的背景內容……我想說的是,完成一部真正意義的長片,就好比是在攀登一座海拔更高的山峰一樣,你不得不放慢腳步,掌握一個更為合理的節奏,允許你和你的演員們時時刻刻保持住生動、真實的活力。對於一位導演來說,你需要為此消費掉更多的能量和精力,不僅僅是你考慮事情的方式,還得承擔更厚重的責任——要麼會讓你變得更加地強大起來,要麼會讓你走進徹底失敗的可怕漩渦。”由於凱斯·比爾頓此前接觸的都是範圍更小的短片的製作流程,也使得第一次將自己完全浸泡在電影世界里的他,感覺每天都是在打一場激烈的戰鬥,需要處理的是數不清的挑戰,比爾頓表示:“幾乎每拍攝一組場景,都像是帶領著一個軍隊攀上又一個高峰……我們一起面對的考驗每一次都不一樣,而且總是非常地艱難,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你產生看不到結果的沮喪的心情。對於《遇見莫妮卡》這種小成本的獨立製作而言,其實最大的問題永遠出在時間上,真的是太緊迫了,我們不得不跟瘋了一樣進入前期的準備工作,而且還得習慣快速思考和做決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托比和莫妮卡分手的那組場景,我一直把它當成我們的影片最棒的一部分,只用了一個下午就拍攝出來了,兩位演員都流下了真實的眼淚——如果換做是好萊塢的電影作品的話,通常這樣的內容需要用3天的時間完成,而且還可以選擇重拍。說實話,我覺得非常地驕傲,因為我們在最快的時間內做出的是最好的成果,隨著拍攝工作的不斷推進,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演員,他們都維持住了最佳的狀態,讓我變得更加地有自信起來。不論何時何地,包括一些即興表演和對白的更換,也都顯得愈加地簡單易行了,我覺得只有在獨立電影的領域,才是對電影人的能力最直接的考驗,就連學習的過程也在無形中縮短了很多,你不得不在最短的時間裡嘗試著接受並吸收一切與電影有關的知識。”對於任何一位電影人來說,他們的大銀幕處女作多多少少都會映襯出他們自己的生活,凱斯·比爾頓自然也不例外,他解釋道:“與大家最初設想的不太一樣的是,托比只有一點點我年輕時的影子,比如說我們最喜歡的70年代的老電影,還有以前的流行歌曲,取而代之的,莫妮卡身上反而展現出了更多的自我……在我看來,如果你還年輕的話,愛上一個人其實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你會完完全全地投入其中,盲目到了看不清你愛上的這個人的本質的程度——這不僅僅是托比正在經歷的,也是我曾有過的感悟。
《遇見莫妮卡》中的很多故事元素都來自於和我一塊長大的好朋友們,比如說布萊恩·丹內利(Brian Dennehy)飾演的波普,其創作靈感就來源於我的媽媽和我最好的一個朋友的爸爸的結合體;還有山姆·麥克莫里(Sam McMurray)的角色羅尼時不時的突然拜訪,是以前我爸爸經常會做的事情……另外,我爸爸住了很多年的活動房屋了,所以我對此的感觸真的是非常地真實而且巨大的。最後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阿曼達,她身上的很多東西都取材自我以前的一個女朋友,然後還融入了我在高中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女孩。基本上而言,這部影片中的一切內容都是以現實作為基礎的,然後再結合由此衍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一個非常棒的故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