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辛房村
西辛房村
西辛房村是一個典型的山村,全村108戶308口人,只有30畝旱地和人均1分地,而僅有的這塊地因為門頭溝區的的煤礦開採區,地下已是挖空,一澆水就漏光,莊稼很難成活,所以這塊地一直荒著,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就變成了垃圾場。
目錄
由於沒地種,過去這個村非常貧困,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這年7月一位新的村支書周錫珍被派到了西房村。作為一方父母官,她認為有責任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她先找到村幹部,發動全村村民改選了村委會。村委會當時的工作重點是收集脫貧致富的點子和組織大夥兒一起實幹。首先利用這塊地搞大棚,採取集體搭台、個人唱戲的方式,把垃圾場清理出來搞開發。周錫珍出面從農村信用社貸了一筆款,半個月後垃圾場被推土機推走了,帶著而來的是23個500平方米的鋼磚組合型大棚和24間生產房,村民們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可等第一茬菜收穫時大家傻了眼,種出來的菜不夠水費。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下來,村幹部和村民達成了共識,得搞各種種養殖。這時,有位村民聽說養觀賞魚賺錢就建議養魚,村委會同意了,選了幾戶做試點。但魚要養得好,魚缸里得飄上幾根草,不能光是魚。結果,大家發現1根草就能賣3元,比養魚還賺錢。於是,養殖戶就馬上把養水草變成了主業,養魚變成了副業。轉過年來,這幾戶的腰包就鼓了起來。這塊地除了養水草和養魚,還能幹什麼呢?又引起了村幹部的思考。後來,村幹部們通過看報紙、看科技書刊,得知一位退休老同志在陽台種香椿苗,一個陽台月產值1000多元,就開始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後來打聽到秦皇島有個地方專門舉辦這方面的培訓。這時候,西辛房村在經濟相當緊張的情況下,派出幾個村民到那裡學習,學習費、車旅費都由集體承擔。同時,還從農科院請來專家給村民們講授無土栽培的課,有種豆芽的、種蘑菇的、種水草的。到1999年10月,村裡搞的各種種養殖項目都成功了,西辛房村一下子成了門頭溝區調整產業結構的典型,想不到是芽菜種植最成氣候,還發展成了經濟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