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鄉

四川南部縣石泉鄉

石泉鄉距縣城約51公里,距唐巴公路0.5公里,位於縣城西北方向,海拔高度399.米北與大橋相 接,東與宏觀相鄰,南與伏虎、千秋相連,西與柳驛接壤。截止2003年底,該鄉幅員面積32.3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42個社,人口12086人(2017)。

區位概況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耕地面積14730畝,人平0.8畝。森林覆蓋面占幅員面積1/2以上。轄石牆、府君、漁池、蓮花、二郎、金仙、新廟、三溪、龍骨、書房、水房、袁家、太元、廣川、松林、新橋、井坪、梨園、老顴窩19個行政村,主要民族漢族。有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固定資產達兩百萬元。

基礎設施


截止2003年底該鄉有中心水庫、勝利水庫、石泉水庫三座,山坪塘12口,有農渠6條,總長37.5公里,有提灌站6座。石泉鄉有著“十年九旱”的歷史,為了解決農民用水難,2004年對隧洞和農渠進行了清淤維修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4年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該鄉實現了光纖電視村村通,新安裝了閉路電視1200戶,更新廣播線路2.3公里,新安電話561門,該鄉共有電話9351門。石牆、漁池、龍骨、廣川、梨園五個村210戶農民安裝並使用了天然氣。村級公路部分村得到了維修。政府抓住機遇,爭取政策補助,廣川村廣大村民自發集資40萬元,準備在2005年修建柏油路。2004年6月美國終身教授任志鋒博士為石牆村家鄉人民捐資16萬元,修建水泥路1.2公里,取名“寸草心路”。2004年11月,井坪村村民自發捐資30萬元,修建長25米、寬4米石拱橋一座,方便了沿河兩岸群眾,結束了自解放以來一直存在的兩岸群眾行路難的歷史。安全工作扎.

產業經濟


截止2003年底,該鄉以農為主,糧經比例6:4,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紅薯等。糧食總值1300多萬元。2004年鄉(實)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蔬菜以江南南瓜種植為主,該鄉供 種植52000畝,每畝收入2500—3000元,共創收500萬元以上。水產品為21噸,水果總產137噸,其中石泉紅心柚以它果大、味甜、汁多、色鮮、食后回味久,給人清心、舒服感等,經成都華西醫院專家論證,含有大量的氨莖酸等多種營養成份,具有清熱、止渴、防癌等多種功能。因此,每逢紅心柚成熟季節,來石泉購紅心柚的車輛和客戶絡繹不絕,並遠銷成都、重慶等地,受到消費者的信賴和好評。2004年年生豬出欄18500頭,存欄16403頭,出售、自宰小家禽17萬隻,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36萬元(含縣下撥轉移支付),入庫稅金68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445元,人均增長150元。鄉引進外資企業一個,農產品加工企業4個,酒廠1個,鄉有輪窯4個,預製場5個,在鄉內企業務工人員2600人,共計208萬元,民營企業年創收350萬元,利潤90萬元,外出務工人員5700人,年創收6560萬元。

歷史景觀


石泉鄉有廣川廟宇一座,歷史悠久,保護完好,被縣政府列為歷史文物保護,有袁家寨古寨一座,因有東漢時期12座古墓群,被縣政府列為重點保護,並批准列為“袁家寨農民文化公園”。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教育事業取得顯著進步。進一步鞏固了“普九”教育成果,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在校學生鞏固率100%,小學初中普及率100%。全鄉計劃生育率、綜合節育率、人口出生率均控制在範圍內,計劃生育“三結合”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完成率100%。2004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考核“三等獎”。鄉有初級中學一所,教師52人,教學班24個,其中獲中級職稱20人,2004年為上級輸送學生200人,該鄉小學班27個,教師27人,獲中級職稱16人,全鄉在校學生2890人,入學率100%。8月,龍骨村1社村民在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柴永伯的支助下,自發捐資20萬元,修建1.3公里水泥路一條。群眾自發捐資做好事的風氣逐步形成。

村務公開


2004年3月19日,美國終身教授任志鋒率領美國教師喬治、凱文等四位組成支教團來石泉小學助教。2004年石泉小學被縣教育局評為“升學、教學質量一等獎”,被縣政府評為政治教育先進單位,鄉有衛生院一所,2004年11日順利完成搬遷工作,有村級醫療站19個,共有醫務人員24人。民政救濟342人,共發救濟金106320元。鄉有文化廣電中心一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

人口數據


2002年底石泉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5748
8176
7572
家庭戶戶數4147
家庭戶總人口(總)15748
家庭戶男8176
家庭戶女7572
0-14歲(總)4045
0-14歲男2349
0-14歲女1696
15-64歲(總)10692
15-64歲男5392
15-64歲女5300
65歲及以上(總)1011
65歲及以上男435
65歲及以上女57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