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淼

中國醫科大學教授

於淼,男,遼寧瀋陽人,哲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哲學教研室主任及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主要從事哲學、應用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學位
1984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學士
2003年3月東北大學文法學院碩士
2010年10月東北大學文法學院博士

工作經歷

1984年7月起在中國醫科大學社會科學部任教。
並於1990年11月晉陞為講師。
1996年9月晉陞為副教授。
2004年9月晉陞為教授。
1994年任哲學教研室副主任。
2005年至今任哲學教研室主任。
2010年0月任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哲學、應用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方法論、創造心理與創造教育。
主要貢獻
主要科研項目
1. 遼寧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醫學創造性解決問題影響因素研究。2008-2010,負責人。
2、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08年度重點專項規劃課題——醫學PBL教學模式下團隊創造氛圍研究。2008-2010,負責人。
3、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的哲學和文化研究。2006-2009,負責人。
4、遼寧省“十五”首屆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醫學院校創新教育目標與模式研究。2001-2003,負責人。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團體創造力評估模型研究。2001-2004,主要參加者。
6、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題——高校創新團隊核心競爭力培育和評估研究。2005-2007,主要參加者。
主要科研成果
(一)期刊論文
1、馬斯洛人本主義創造觀及現象學方法論審視。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0,(2):60-63。第一作者。
2、弗洛伊德無意識創造力理論及現象學方法論釋義。醫學與哲學,2010,(5):9-11,19。惟一。
3、機關公務員創造性調查與分析。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65-69。第一作者。
4、文化語境下“人的創造性”解讀。國際創造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惟一。
5、創造動機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理論前沿,2004, (9):47-48。第一作者。
6、優化科技人才創新小環境。紅旗文稿,2004, (8):38-39。惟一。
7、重視生態倫理道德建設。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4, (6):53-54。惟一。
8、醫學院校開設創造性課的思考。醫學與哲學,1999,(4):47-49。第一作者。
9、建國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理論前沿,1996, (10):26-27。惟一。
10、教育領域創造氛圍研究的進展與展望。教育導刊,2010,(2):11-14。第二作者。
11、醫學生創造力傾向與心理健康水平關係研究。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0):62-63。第二作者。
12、協和育才模式與創造人才人格。醫學與哲學,2007,(5):68-69。第二作者。
(二)著作
1、高素質創新人才研究。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合著。
2、團體創造力——通過合作創新。遼寧人民出版社,主要譯者。
(三)教材
1、大學生創造力開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副主編。
2、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二副主編。

教學成就


主講課程
主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創造心理學”、“創造學”等課程。
【教學工作】
本科生: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必修課課程,講授《創造學》選修課課程。
研究生:講授《創造心理學》課程。

社會活動


1、遼寧省哲學學會理事。
2、中國創造學會理事。
3、中國發明學會高校創造教育分會常務理事。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獲獎作品
1998年遼寧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論文類三等獎建國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004年遼寧省“十五”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醫學院校創新教育目標與模式研究
2005年遼寧省教育廳“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中青年理論骨幹教師”
2008年教學片一等獎遼寧省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
2009年中國醫科大學2007-2008年度“三八紅旗手”
遼寧省哲學學會2009-2010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馬斯洛人本主義創造觀及現象學方法論審視
遼寧省哲學學會2007-2008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機關公務員創造性調查與分析
第四屆遼寧省人事編製科研成果評審一等獎高素質科技人才創新人才研究
被學校評為精品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