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炎
新生兒臍炎
新生兒臍炎是由於斷臍時或出生后處理不當,臍帶殘端被細菌入侵繁殖而引起的炎症;也可因臍血管置管和換血而導致感染。常引起感染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溶血性鏈球菌等。主要表現為新生兒臍部有粘液、膿性分泌物,並帶有臭味或臍窩周圍皮膚髮紅。以局部治療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大部分經正確治療后,預后良好。部分患兒炎症擴散,可引起腹壁蜂窩織炎、腹膜炎、肝膿腫、敗血症、中毒性休克、臍靜脈血栓形成等多種併發症,十分危險。
● 小兒內科、新生兒科。
● 斷臍時或生后處理不當,局部消毒不嚴、護理欠重視,排泄物的污染。
● 臍血管置管或重度高膽紅素血症患兒換血導致感染。
● 新生兒抵抗力差,局部定植菌易引起感染。
● 急性臍炎
● ● 臍輪、臍周皮膚紅腫。
● ● 臍窩內可見少量黏液膿性分泌物,分泌物較多時可伴有臭味。
● ● 部分可繼發腹膜炎和(或)敗血症,出現高熱、哭鬧不安、神志不清、呼吸窘迫等表現。
● 慢性臍炎
● ● 形成臍部肉芽腫,為一小櫻紅色腫物,可有膿液溢出,經久不愈。
● 確診本病並不困難。可根據臍部紅腫、有分泌物,有時可見肉芽腫,長期有分泌物即可確診。
●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可支持診斷。
● 如懷疑臍炎引起敗血症時可做血培養檢查。
● 經久不愈時需完善臍部彩超以輔助鑒別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可明確診斷。
● 有臍帶污染病史。
● 臍輪、臍周皮膚紅腫、臍窩有膿性分泌物,時間長者可見肉芽腫,長期有分泌物。
●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可支持診斷。
● 新生兒臍炎久治不愈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 臍竇
● ● 由於卵黃管臍端未閉而引起,如無竇道,僅有球狀黏膜塊,則為臍茸或臍息肉,應手術切除。
● 臍腸瘺(卵黃管未閉)
● ● 臍孔處可見一圓形突起的鮮紅色黏膜,正中有一瘺口,有惡臭分泌物或有液狀糞便排出,需手術治療。
● 臍尿管瘺(臍尿管未閉)
● ● 臍部經常有清亮液體流出,需手術治療。
● ● 若寶寶臍周明顯紅腫變硬、膿性分泌物較多、有發熱、不吃、少動或精神差等表現,或久治不愈,應及時就醫,醫生通過病史、癥狀及輔助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以局部治療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
● 急性期處理:控制感染保持局部乾燥
● ● 輕症臍周無擴散者:局部使用2%碘酒和75%乙醇隨時清洗,每日2~3次;保持臍部乾燥。
● ● 有明顯膿液、臍周有擴散或有全身癥狀者,除局部消毒外,可經驗性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 慢性期處理
● ● 小的肉芽創面可用10%硝酸銀燒灼。大的肉芽創面可手術切除、激光或電灼去除肉芽組織。
● ● 保持臍窩清潔、乾燥即可癒合。有分泌物的創面不宜用滑石粉,避免刺激肉芽增生。
● 新生兒免疫力低下,臍部炎症如得不到控制,可向臍周蔓延形成腹壁蜂窩織炎或沿淋巴管擴散,導致腹壁大範圍感染,甚至延及下胸壁。
● 向深部擴散可引起腹膜炎。
● 進入血液循環可引起肝膿腫、膿毒血症、中毒性休克,亦可引起臍靜脈血栓形成,如血栓延伸至門靜脈則引起門靜脈梗阻,以後發展為肝外型門脈高壓症。
● 斷臍應嚴格無菌。
● 臍血管置管時應嚴格無菌。
● 保持臍部清潔、乾燥,正確消毒,勤換尿布,避免排泄物污染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