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式教育
讓孩子在寬鬆環境中成長的教育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煉,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
放養式教育
有人提出,進行適當的“放養”式教育,即是讓孩子親近自然、接觸社會,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能錘鍊出堅強的性格,更能培養出對大自然、對人類的博愛之心,從而漸漸懂得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邱先生夫妻倆是上班一族,由於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於是把小傢伙交託給保姆帶。保姆每天都帶孩子到院子里一群小夥伴玩。後來偶然有一次,邱先生無意中發現,孩子染上吐口水、踢人等壞毛病。“我們倆都沒有人教孩子這些壞習慣,肯定是在外面學壞的。”夫妻倆反應也非常迅速,吩咐保姆讓小傢伙不去接觸那些有壞習慣的孩子,把孩子“圈”在家中玩。
大多數家長並不贊成對孩子進行“放養”式教育,簡女士和廖先生也不約而同地表示反對。2011年暑假,簡女士尊重女兒的意見,“放養”了女兒一個暑假,不上任何興趣班。但今天,簡女士直言很後悔,“這樣做太浪費時間,孩子在暑假啥都沒學,競爭力又降低了。”廖先生也認為,“放養”無異於讓孩子浪費寶貴時間,丟失培養各項能力的機會。“所以,我會安排孩子周六日分別上鋼琴班和書法班,‘圈’他在興趣班提升自我。”
贊成適度“放養”
很多90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特別容易沉迷網路和遊戲,如果不加以控制,情況很容易失控。因此,魚窩頭中學一老師認為,家長希望孩子24小時在眼皮底下亦無可厚非,“但我認為‘圈養’或過度‘放養’都不利於兒童身心的成長。” “放養”不代表就讓孩子在街上亂竄、瞎轉,這樣容易發生意外。
“放養”不等於“放任”
其實,“放養”並不是不教養,有的家長把“放養”當“放任”,整天忙於工作、事業或打工賺錢,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對於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概不聞不問。在現代社會,家庭中應盡量避免封閉式、隔絕式的“圈養”,也應摒棄無拘無束、放任自流式的“放養”——這都易導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問題兒童”。適當的“放養”式教育關鍵是要在玩中培養其規則意識,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