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克書店

布萊克書店

《布萊克書店》,是一部英國喜劇電視劇,全劇共三季,迪蘭·莫蘭編劇並主演。該劇講述了英國一間普通書店的故事。

劇情簡介


伯納·布萊克(迪蘭·莫蘭 Dylan Moran 飾)是倫敦最荒唐的書店店主。他的書店髒亂不堪,營業時間隨心所欲,財務狀況亂七八糟。伯納自己則是蓬頭垢面,嗜煙好酒,脾氣暴躁。書店打烊的時間也隨心所欲,想打烊了就拿著擴音器和掃帚驅趕顧客,還會因為懶得訂書而不願把書賣光。弗蘭(塔姆辛·格雷格 Tamsin Greig 飾)是伯納唯一的女性朋友,在書店隔壁開一家乾淨整潔的精品店,但她對布萊克書店裡的髒亂卻熟視無睹。喜歡搜集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兒。經常過來跟伯納聊天喝酒。她想法獨特、做事誇張,經常語出驚人。比起神經質的伯納,她在人際關係上正常多了,但遺憾的是,她的愛情生活卻一直毫無結果。
一天伯納的會計逃跑了。沒了會計的伯納算賬到抓狂,崩潰之際遇到了曼尼(比爾·貝利 Bill Bailey 飾)。曼尼雖然經常神經兮兮,做事也迷糊,但他性格隨和,受到弗蘭和顧客們的歡迎。伯納在弗蘭逼迫下不情願的聘用了曼尼,從此布萊克書店裡每天都上演著令人捧腹的荒誕戲碼。
漫畫形象
漫畫形象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迪蘭·莫蘭Dylan MoranBernard Black 18 episodes, 2000-2004
比爾·貝利 Bill BaileyManny 18 episodes, 2000-2004
塔姆辛·格雷格Tamsin GreigFran 18 episodes, 2000-2004
Paul Beech----.Abbott 2 episodes, 2000
Daisy Campbell----Julie2 episodes, 2000
Ben Homewood----Fourth Customer2 episodes, 2000
尼克·弗羅斯特Nick FrostPaul 2 episodes, 2000-2004
Tony Way----Boy2 episodes, 2000
格拉漢姆·萊因漢Graham LinehanBook Lover 2 episodes, 2000
Rosie Day----Rachel3 episodes, 2000

職員表

製作人Karen Beever 、William Burdett-Coutts、Nira Park 、Julian Meers 
導演Martin Dennis 、格拉漢姆·萊因漢 Graham Linehan、Nick Wood
副導演(助理)James Imber、Ed Evennett、Susie Liggat、Rachel Stone 等
編劇迪蘭·莫蘭 Dylan Moran、凱文·西塞爾 Kevin Cecil、安迪·萊利Andy Riley、格拉漢姆·萊因漢 
攝影Andy Hollis、John Rosenberg
配樂Jonathan Whitehead
剪輯Paul Machliss、Nick Ames
選角導演John Connor、Jane Davies
藝術指導Dennis De Groot 
美術設計Simon Rogers、Dick Lunn
服裝設計Annie Hardinge、Claire Wilson、Sheena Gunn 、Philip Lester、Fiona Coutts

音樂原聲


《Wheat Fields》
《The Unknown Black Books》
《Rays On Ashes》

劇集評價


英國紳士搞笑的方式很正經,區別於《破產姐妹》和《屌絲女士》熱鬧炮彈的狂轟濫炸,語言上更加內斂,相應的用隱喻迂迴搞笑,恍然大悟后的大笑顯然會持久很多。
對Black Benard這樣的書店店主的態度會是兩個極端——極度厭惡與瘋狂痴迷。邋遢、自以為是、癲狂神經質。但卻在小動作上萌態十足,讓人不得不感嘆世界的不公平——為什麼真正善良應該受人尊敬的人得不到這樣的喜愛?答案就是,我們不需要什麼人生觀、價值觀、大道理來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更喜聞樂見的是小生活中的點點趣事。Manny這個最白目的“被剝削者”,呆傻溫馴。他向我們證明“絕頂”的不一定是“聰明”,但卻給人“大智若愚”的搞笑錯覺。第一眼目測Fran本來應該是個正常人,後來發現這就不是一部有正常人的電視劇。被吼得死去活來卻不強調所謂“服務質量”的英國顧客,對不講道理的書店老闆逆來順受的英國顧客,這還是處處強調“權力”英國人嗎?
總之,這就是一部沒有任何人正常的電視劇。
但偏偏,我們就是愛這樣癲狂的世界。大概在符合邏輯的世界里,我們活得太累了,忘掉“合理”反而是一種解脫。
第二季更是讓我驚艷,其實寓教於樂的說理型情景劇不少,比如《成長的煩惱》,還有天朝的連載神作《家有兒女》。擴大來講,作為大眾傳播物,要承擔一定的教育作用是社會要求電視劇編劇做的。這樣的作品最低級的教育無非是大字幕硬推,稍微高級一點的劇中人物體驗說明總讓人肉麻的滲得慌。因為,當我們聽了太多的說教之後,對“試圖教育”這個動作敏感至極,別告訴什麼道理,可能剛開始會覺得開心,等日復一日的進行下去,就會慢慢厭煩。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開放性的道理,比如,癲狂的《布萊克書店》告訴我們的:永遠不告訴你什麼是對的。
這這裡,邋遢、酗酒、惡劣地對待別人似乎都是合理的。而這些對我們來說,卻正是“錯誤的示範”,但這真的是錯誤嗎?或許,別糾結對錯,把對與錯隔離開來才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