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鞭草的結果 展開

馬鞭草

中醫藥

馬鞭草是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乾燥的地上部分。馬鞭草是活血化瘀葯,味苦,性涼。歸脾、肝經。馬鞭草的化學成分包括環烯醚萜苷、黃酮、揮髮油、苯乙醇苷、三萜等。其中,環烯醚萜苷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馬鞭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總含量不能少於0.3%。

簡介


● 正名:馬鞭草
● 英文名:Mabiancao
● 拉丁名:Verbenae Herba
● 別稱:狗牙草、鶴膝風、鐵馬鞭、退血草、田鳥草、順捋草、鐵掃手、鐵馬蓮、苦練草、鳳頸草、紫頂龍芽、野荊芥、瘧馬鞭、土荊芥、蜻蜒草、紅藤草

功效與作用


● 馬鞭草具有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黃、截瘧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馬鞭草有鎮痛、鎮咳、抗炎、抗腫瘤、調節免疫等作用。
● 馬鞭草可用於治療癥瘕積聚、閉經、痛經、熱毒喉痹、瘡癰腫痛、水腫、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濕熱黃疸、瘧疾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馬鞭草過敏者,禁止使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馬鞭草。
● 瘡證久而虛者慎用馬鞭草。
● 如果您正在使用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螺內酯、維生素C等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馬鞭草有抗早孕的作用,孕婦及備孕期女性禁止使用。
● 哺乳期女性使用馬鞭草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馬鞭草


● 馬鞭草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入丸、散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5~10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馬鞭草搗爛后敷於患處,能治療瘡癰腫痛等。
● 馬鞭草可以泡酒使用。
● ● 去痹藥酒:和金蕎麥、威靈仙、豨簽草等中藥配伍泡酒,有清熱消炎、散風祛濕的作用,主要用於風濕痹痛。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螺內酯、維生素C等藥物同時使用。
● 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馬鞭草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馬鞭草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現代研究表明,馬鞭草有毒,但是毒性較小。
● 服用馬鞭草后,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
● ● 噁心
● ● 嘔吐
● ● 腹痛
● ● 腹瀉
● 停葯后,如果癥狀沒有改善,請及時去醫院就診。
● 過量服用馬鞭草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治療。
● ● 胸悶
● ● 氣促
● ● 乏力
● ● 心跳加快

我該如何選購馬鞭草


● 馬鞭草主要產自江蘇、貴州、湖北、廣西等地。
● 馬鞭草具有如下特徵:
● ● 馬鞭草一般為不規則的段。莖為綠褐色的方柱形,四邊都有縱溝,表面比較粗糙;切面中空或有髓。葉子為綠褐色,多為破碎狀,完整的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花序為穗狀,由許多小花組成。馬鞭草鼻聞氣微,口嘗味苦。
● ● 品質好的馬鞭草為綠褐色,帶有花穗。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

溫馨提示

● 馬鞭草有一定的毒性,請從正規藥店或醫療機構購買使用。

含馬鞭草的中成藥有哪些


● 清熱感冒顆粒:具有宣肺止咳、清熱解表的功效,可以治療傷風感冒導致的發熱、頭痛、咳嗽。
● 腎炎片: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腎炎和泌尿道感染。
● 金馬肝泰顆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濕的功效,用於治療氣滯血瘀、肝膽濕熱導致的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
● 金香膠囊:有清熱、化瘀、利濕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瘀滯引起的慢性盆腔炎。孕婦禁用。
● 蘭草顆粒: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可用於治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

馬鞭草和益母草功效一樣嗎


● 馬鞭草是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乾燥的地上部分,益母草是唇形科植物益母草乾燥的地上部分。兩者的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馬鞭草和益母草都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解毒的作用,都可用於治療痛經、閉經、水腫、瘡瘍等。
● ● 馬鞭草還有消癥、退黃、截瘧的作用,可用於癥瘕積聚、濕熱黃疸、瘧疾等;益母草善於治療婦科疾病,還可用於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等。此外,馬鞭草的解毒作用還可用於喉痹,益母草的解毒作用還可用於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用藥誤區


● 誤區:馬鞭草治療瘡癰腫毒只能外敷
● ● 馬鞭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喉痹、瘡癰腫毒等。治療瘡癰腫毒時,既可搗爛外敷於患處,也可煎汁內服。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上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6]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7]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8] 歐陽榮,周新蓓,李順祥。臨床常用中藥飲片原色圖譜。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