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型音響
攜帶型音響
目前的“攜帶型”音響產品主要包括攜帶型訊號源(CD/MP3)與攜帶型揚聲器兩種,另外很多的攜帶型揚聲器兼備USB\SD播放功能,將“便攜”進行到底;而攜帶型的音源與耳機搭配的系統則更早出現,從最早的卡帶式隨身聽產品到後來的攜帶型CD以及MP3播放器。
攜帶型音響箱因為其方便小巧、功能齊全而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十分流行的一種元素,一般的便攜音箱像都具有收音、讀卡、支持 mp3及wav 多種格式,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在不斷地發展,液晶顯示、點歌、詞曲同步、內容服務、遙控操作等更多的人性化的功能不斷被賦予給攜帶型音響。
隨著技術的發展,“攜帶型”音響產品功能性逐漸增強,體積越來越小,音質雖然受到體積的限制,但如今的攜帶型揚聲器的音質效果較以往更佳。
市面上的“攜帶型”音源產品有磁帶隨身聽、CD及CD/MP3隨身聽、CD/MP3/VCD攜帶型播放機,它們都具有“小、輕、精、擴展性好”的共同特點。例如,舊式磁帶隨身聽的機械系統,需要傳動裝置有一定的強度,所以必須做得很“粗”,而2012年採用了邏輯電控機芯,將以往的機械操作系統改換成簡單可靠、用CPU來實現操作的新型系統,從而外形可做得比以前小、薄,且更加精美、穩定可靠。
隨著影音技術的發展,“攜帶型”音源產品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針對不同的用戶、不同的使用環境而出現了分體式、組合式、台式、攜帶型等多種類型。
2012年,體積小巧、功能強大、功耗很低的攜帶型音響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尤其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並且逐漸成為一種消費時尚。眾多國內外電子企業紛紛推出各類攜帶型音響,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它很小,可以隨身攜帶。不需要長長的音頻線,不需要外接電源。內置鋰電池或用外置鋰電池可長時間運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忙碌的工作給生活帶來不少壓力,聽音樂固然是緩解壓力的最佳辦法之一,不過由於環境的限制,尤其經常外出辦公的人士,能夠坐下來聽一聽舒緩柔和的音樂成為了一種奢侈,人們外出旅行,聽著音樂看著美景也是一種享受。許多音箱廠商都非常看好這一市場背景,所以攜帶型音箱也就孕育而生了,有了它,經常外出的人們也就可以隨時隨地影音娛樂了。
如今各大音箱廠商推出了不少小巧精緻的便攜音箱,它們的音質雖然比不了大發聲單元的2.1、5.1音箱,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攜帶型音箱的音質效果較以往更佳。2012年的攜帶型音箱品牌眾多,價位也是各不相同。
20世紀80年代,索尼(SONY)與飛利浦(PHILIPS)共同制定的CD(Compact Disc)格式雖然具有完美的音質,但作為隨身攜帶的音頻設備,CD隨身聽碟片的尺寸較大,而且不可檫寫,便攜性和用戶對音源的自主選擇等方面都不太理想。
作為隨身聽始祖的索尼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開始探索一種更適合於隨身攜帶的全新的音頻技術。1986年,索尼研製成功了可單次寫入的光碟---WO(Write Once Disc)。1988年,在WO的基礎上,索尼又發明了可多次檫寫的磁光碟---MO(Magneto Optical Disc).MO技術的研製成功為索尼指明了方向,利用這種技術,不但可以對存儲介質進行反覆檫寫,而且還可以使存儲介質的體積進一步縮小。1989年,索尼音頻技術部鶴島克明領導的研發小組在當年的音響展會上展示了一種可以錄音的CD原型產品。這種碟片使用了與MO一樣的技術,這為後來的 MD(MiniDisc)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1991年5月,一種嶄新的存儲介質--- MD(MiniDisc)宣告誕生,碟片的規格被定製為直徑64mm,錄音時間74min,與一張CD相比,面積僅為CD碟片的1/4。此外,ATRAC數字音頻壓縮技術也應運而生,為了確保最終產品的便攜性能,減少攜帶過程中因震動造成的跳曲,一項基於半導體介質的防震記憶技術也被同時開發出來。這些技術的突破使未來的 MD結合了磁帶的可錄製性、CD的高音質、高速隨機播放和快速查找等優點,同時索尼明確界定了CD和 MD隨身聽的差異,CD用於閑暇時的音樂欣賞,而 MD則是隨時隨地享受高品質的音樂。
2000年,在MP3隨身聽咄咄逼人的勢頭之下,索尼推出了ATRAC3編碼技術,命名為MDLP(MiniDisc Long Play)。這種改進的編碼技術在原有ATRAC編碼基礎上增大了壓縮率,在犧牲一定音質的前提下大大縮小了ATRAC格式的文件佔用的空間,使原有的 MD碟片按壓縮率的不同可容納2~4倍的音樂。它的誕生為 MD隨身聽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至於犧牲的音質,一般的用戶根本就區分不出來,用這點音質上的損失換取使用上的實惠是非常成功的。
2001年6月,索尼發布了NET MD技術,它是一個快速製作MD碟片的解決方案。具備NET MD技術的 MD隨身聽可以從個人電腦上直接下載ATRAC或者ATRAC3格式的文件到MD碟片上, MD的錄音方式從真正意義上的錄音變成了類似於MP3的文件下載,通過USB介面的傳輸,大大縮短了製作 MD碟片所花費的時間。NET MD技術無疑是 MD發展史上的又一項重要的成果。2、CD及CD/MP3隨身聽 國內很多生產廠家都選用日本三洋、索尼的激光頭,不僅因為它的價格合適,而且因為它的讀碟和糾錯能力強,質量和技術支援有保障。為減小CD隨身聽的機身厚度,除了需要選用薄的光頭之外,選擇電子元件也很講究,電解電容需要用小體積的,晶元只能選用超大集成規模的多功能電路,配合外圍元件用貼片SMD料,印刷線路板被設計成雙面走線,這樣才能將機身厚度做在24-26mm之間。CD及CD/MP3隨身聽的另一特點是增加了“電子抗震”功能,因為CD光頭在正常讀碟過程中,如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動,會直接影響光頭的聚焦及跟蹤,從而偏離音軌,使播放的音樂變得斷斷續續。增加防震功能之後,防震系統首先將讀進來的信號暫存入一個存貯器中,然後再按播放的需要從存貯器中將信號取出進行處理,當機身受到震動,光頭偏離音軌不能正常讀取信號的瞬間,仍能將已存於存貯器中的信號取出進行處理,讓光頭有足夠的時間恢復讀取,從而解決了因受震而出現的“跳音”現像。“電子抗震”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所用存貯器的容量大小,常見的有10秒、40秒,也有更長防震時間的,這要根據市場對產品的需要而定。
CD與CD/MP3隨身聽隨身聽不同之處是兩者的解碼晶元,CD及CD/MP3隨身聽的解碼晶元不但要能識別CD信號並對它進行解碼,同時又要能夠識別和解碼出MP3格式的數據信號;CD/MP3/VCD攜帶型播放機則增加了視頻信號的識別和解碼功能,有視頻輸出介面;因播放VCD碟片時的工作電流相對播放CD碟片時要大一些,故建議在播放VCD碟片時使用隨機配送的外接電源適配器。金業的CMV320系列隨身聽,就是一款集CD/MP3/VCD播放功能於一體,具有紅外線遙控,9畫面瀏覽播放等多功能的最新產品。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更多的新功能將會出現在攜帶型音響產品中,也將有更多的種類進入市場。以上所提及的“攜帶型”信號源包括音視頻兩個方面,屬於較早年的產品,而如今的攜帶型信號源則五花八門,MP4、攜帶型DVD等產品都成為了市場上的新貴。
攜帶型揚聲器也就是大家通俗上所說的攜帶型小音箱,多數採用SD/U盤、Line in三種音源輸入方式,也有不少會搭配FM收音、遙控器等功能,針對用戶的移動性能要求,大部分選擇無源的設計,自身搭載鋰電池或者是可換電池的方式。隨著集成晶元和音箱喇叭單元的發展,攜帶型揚聲器做得越來越小,續航時間也越漸增長,國內的小音箱喜歡採用BL-5C作為供電的方案,並延伸發展設計出FM一鍵搜台、歌詞同步顯示、觸屏、語音點歌等豐富的功能,並已經有成熟的語音點歌小音箱上市,普通話點歌準確率高,也有支持少數方言的點歌。箱體的設計上,從人體工程學出發,大多數小音箱採用扁平的長條形設置,便於手持。從成本和加工的方便性出發,多採用ABS工程塑料外殼,也有少數高端產品採用金屬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