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虛
肝氣虛
肝氣虛,中醫病名,此病因肝陽氣不足,肝血不足導致。
● 英文名稱:Liver Qi Deficiency
● 又稱:肝氣不足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 肝氣不足,則病目不明,兩脅拘急,筋攣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將捕之,是肝氣之虛也。(《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
● 肝之精氣不足,功能減弱,致升發無力,疏泄不及的病理變化。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肝氣虛,是指肝氣虧虛的病理變化。
● 生理功能:肝主疏泄,以氣為用,肝氣有向上升動、向外發散,生機不息之性,具有調暢全身氣機,推動血和津液運行的生理功能。
● 病理變化:素體脾腎氣虛,化源不足,肝氣生成不足;或久病遷延不愈,耗傷肝氣,或情志不遂,肝鬱日久傷氣耗氣,或暴怒傷肝,均可致肝氣虧虛的病理變化。
● 肝氣虛,疏泄不及,升發無力,表現出一系列因虛而郁滯的臨床表現。
● 肝氣虛以致升發疏泄無力,經氣不利,故胸脅、乳房、少腹脹悶疼痛,痛勢隱隱,喜揉喜按。
● 肝氣虛則筋失所養,可出現疲乏、倦怠、不耐勞累的癥狀;不得條達疏泄,常見情志抑鬱、悶悶不樂。
● 肝氣虛,脾氣不升,失於健運、清氣下陷,見腹脹、腹瀉等症;胃氣不降,失於通降、胃氣上逆,見納呆、脘脹、曖氣、嘔吐、便秘等症。
● 肝氣虛,膽汁的分泌排泄障礙,影響脾胃納運功能,致厭食、厭油膩、腹脹;導致膽汁鬱積,進而形成結石,見脅痛、黃疸等症。
● 肝氣虛,疏泄失常,可致血行不暢,甚則停滯為瘀,出現月經後期、痛經、閉經、癥積、痞塊等。
● 肝氣虛,疏泄失職,氣滯津停,滋生痰飲水濕,引起梅核氣、瘰癧、痰核、癭瘤、水腫、鼓脹等病證。
● 肝氣虛,疏泄失職,則排精不暢而見精瘀。
● 肝氣虛,常可致眩暈、腹痛、脅痛、男子不育、女子痛經等病症。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