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錄
燕行錄
明清兩朝,來華的朝鮮使團有關人員將其在華時的所見所聞著錄成書,這在朝鮮的歷史上被統稱為《燕行錄》。因此,《燕行錄》並不是專指某一個朝鮮使團人員來華時的著述,而且,書中文字的長短、卷數的多寡均不受限制。
朝鮮三節年貢使團通常在每年的十月或十一月初從漢陽出發,十二月末以前到達北京。清代朝鮮使團所行路線多利用陸路,沿線所經過的主要城市依次是平壤、義州、鴨綠江、鳳凰城、連山關、遼東、瀋陽、遼寧、沙河、山海關、通州、北京,等等。總路程在3100里左右,途中約需50~60天左右。這樣,整個旅程、包括在北京的日子約需5個月左右。他們在北京的駐留時間一般可在60天左右。朝鮮使團人員以私人身份與中國官員、學者甚至西方傳教士進行接觸,並可遊覽書肆以及名勝古迹。
朝鮮王朝所派遣的來華使臣,回國后往往要由國王召見,彙報有關中國的情況。尤其是書狀官,必須將途中的見聞記錄稟報國王;使團中的其他人員也私撰有關出使中國的記聞,它們多是用漢文寫成,也有個別是用諺文(即朝鮮文)寫作的。這一系列記錄朝鮮使團成員沿路見聞的著作,即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各個時期的《燕行錄》。
《燕行錄》是一系列關於燕京之行的書的總稱,因而具有體裁多樣、作者層次廣、年代跨度大的特點。其體裁有日記、詩歌、雜錄、記事等,其作者包括朝鮮派往中國的正、副使、書狀官,以及使節團中一般的隨員,著名的學者有朴趾源、李德懋、洪大容、柳得恭等,這些人同時也是朝鮮歷史上“北學派”的著名人物。最早的《燕行錄》著述的時間開始於崇德二年(1637),今所能見到的是金宗一寫的《瀋陽日乘》,而能見到的最晚的著作則是光緒十四年(1888)無名氏的《燕轅日錄》。
《燕行錄》內容也是十分廣泛的,筆者所見到的韓國成均館大學收藏的《燕行錄選集》,除了記載路途、使行人員、貢品和沿路所見的風景外,對於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都有詳略各異的記述。尤其對於中國的時政、著名人物、藩屬外交、邊境貿易、商人市集、士人科舉、以及婚喪風俗都是記述較多的內容,從這些內容的側重點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朝鮮學者對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非常感興趣。
《燕行錄》在內容與時間上都覆蓋極廣,同時由於是外國人對中國認識的第一手資料,因而具有相當的真實性,直筆、全面、完整是《燕行錄》的最大的優點,也使其成為研究清代中國的社會歷史情況的寶貴資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彌補中國史料的不足。
本文採用的《燕行錄》是由韓國成均館大學1962年編纂的《燕行錄選集》本和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朴趾源的《熱河日記》,《選集》本所包含的30種《燕行錄》與《熱河日記》基本上已經包含了在各個時期影響較大的各種《燕行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