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梁丘的結果 展開
- 姓氏
- 穴位
梁丘
穴位
梁丘為足陽明胃經郄穴,出自於《針灸甲乙經》,在股前區,髕底上2寸,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主治急性胃痛、乳癰、尿血、膝腫痛、下肢不遂等病症,直刺0.5~0.8寸。
● Liángqiū ST34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歸經:足陽明胃經
● 功效:理氣和胃,定痛消腫,寧神
● 屬性:郄穴
● 梁,山樑,指高起;丘,丘陵。本穴前骨巨如梁,穴后內隆如丘,猶如山樑之上,故名。
● 在股前區,髕底上2寸,股外側肌與股直肌肌腱之間。
●
●
● 大腿用力繃緊肌肉,可見髕骨外上緣有一凹陷,即為此穴。
●
● 先找到陰市,直下1橫指,即為此穴。
● 陰市(ST33)精準定位:在股前區,髕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側緣。
●
本穴的精準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股骨大轉子至腘橫紋為19直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簡便取穴中的1橫指即“1寸”,可採用指寸定位法中的拇指同身寸比量取穴,伸直拇指,拇指指骨關節橫紋兩端之間的距離作為1寸。需要說明的是,指寸定位法在應用時較為便利,但取穴的準確性稍差,且操作時應以被取穴者自己的手為準。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與手的比例不完全成比例,因此,指寸定位法必須在骨度分寸的基礎上運用,而不能以指寸全部量取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https://pic.baikemy.com/obj/project-l-cdn/apgc/notice/2020-07-17/5ca97b40-72a7-4e8b-98fa-6ae1291df895.jpeg
● 皮膚,皮下組織,闊筋膜,股外側肌。
● 淺層分佈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股外側靜脈;深層分佈有股神經肌支,旋股外側動脈,靜脈降支。
● 穴位局部病症,例如膝關節腫痛,膝腳腰痛伸屈不利,膝關節炎。
● 胃部病症,例如胃痛,胃痙攣,急性胃炎,泄瀉
● 乳腺疾病,例如乳癰,乳腺炎。
● 其他病症,如大驚。
● 直刺0.5~1寸;可灸。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0~20分鐘;艾炷灸5~10壯。
● 《針灸甲乙經·卷九》:大驚,乳癰,梁丘主之。
● 《資生經》:梁丘、地五會,治乳癰。
● 《針灸甲乙經·卷十》:脛苕苕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
● 《針灸大成·卷六》:主膝腳腰痛,冷痹不仁,跪難屈伸,足寒,大驚,乳腫痛。
● 配中脘、內關、足三里,治胃脘脹痛、急性胃炎。
● 配犢鼻、陽陵泉、陰陵泉、膝陽關、委中、委陽,治膝關節痛、腰部疼痛。
● 配膝陽關、曲泉,治筋攣,膝不得屈伸。
● 配公孫、內關,治感染外邪之胃痛。
● 配太沖,治肝氣犯胃。
● 配內廷,治胃熱熾盛。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