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尾鎮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轄鎮

峰尾鎮,自古是泉州府惠安縣東北部沿海的海防門戶,與崇武鎮一樣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她北障沙格,南拒黃崎,與興化府莆田縣之吉口、湄洲諸島互為犄角。峰尾鎮位於湄洲港南岸的泉州市泉港區東南部沿海,她東朝後龍灣,西靠山腰街道,南面山腰灣,北承後龍鎮。

峰尾鎮具有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旖旎豐富的旅遊資源。圭峰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豐贍,有圭峰塔、東嶽廟、義烈廟、永全社等一批人文景觀,還有一批等待研究鑒定的古建築和名人故居,2006年,專門從事圭峰文化研究的圭峰文化研究會被省民政廳授予優秀民間團體。峰尾又是一個天然的旅遊勝地,五裏海沙旅遊度假區即將開發,天然十二景觀令人目不暇接。峰尾的北管音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北管演出教育基地和村級北管協會的成立,使北管保護工作不斷深化。

歷史沿革


三國孫吳永安三年(260年),析建安郡侯官縣南部置東安縣(南安縣),今峰尾鎮全境屬泉州南安縣。
唐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今峰尾鎮屬泉州晉江縣。
宋太平興國四年(981年),析晉江縣東北16里設立惠安縣,今峰尾鎮屬惠安縣城山鄉德音里。
民國17年(1928年),屬惠安縣壩頭區公所。
民國30年(1941年),屬惠安縣第三區公所壩頭鄉。
民國36年(1947年)5月,屬惠安縣圭峰鄉。
1955年5月,屬惠安縣郭厝區。
1958年10月,屬惠安縣後龍人民公社。
峰尾海
峰尾海
1986年,屬惠安縣肖厝鎮後龍辦事處。
1996年4月,屬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後龍鎮。
2000年4月20日,國務院批准划惠安縣北部南埔(含界山)、後龍(含峰尾)、山腰(含前黃)、塗嶺4鎮和山腰鹽場設立泉州市泉港區。
2000年8月,析山腰鎮西北部設立前黃鎮,析南埔鎮北部設立界山鎮,析後龍鎮南部設立峰尾鎮。
2000年12月,泉港區人民政府掛牌成立,歸屬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管轄南埔、界山、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塗嶺7鎮(街道)。
峰尾、後龍、南埔一帶則融合惠安、莆田、仙游三縣話而形成獨特的“頭北話”或稱“下路話”,以惠安話的成分居多,部分惠安縣話被莆仙二縣話同化而有惠北(泉港)話的辭彙,峰尾一帶由於莆仙惠三縣話的融和惠安縣話被莆仙二縣話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與惠安話有些不同的方言。這其中的歷史緣由,至今鮮為人知。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南安縣正式設置泉州莆田縣,今界山鎮北部(南庄、港西、東丘、倉厝、交界塘、柯寨等村)屬泉州莆田縣。唐聖歷二年(699年),析莆田縣西部、南安縣部分置泉州仙游縣,今界山鎮北部(南庄、港西、東丘、倉厝、交界塘、柯寨等村)屬泉州仙游縣。當時莆田、仙游二縣與惠安縣一同隸屬於泉州府管轄,莆仙二縣話與惠安縣話是可以交流的。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泉州府仙游縣游洋鎮林氏農民暴動,宋朝政府為安撫社稷,划泉州府莆田、仙游二縣地設立興化軍。此後,蒲仙二縣人與福州府人交流頻繁,莆仙方言不斷融入閩東方言的成分,形成了有著二縣地域特色的莆仙話。莆仙話與惠安(城關)話無法交流,與惠北(泉港)話可以部分交流。明嘉靖年間,今界山鎮的南庄、港西、東丘、倉厝、交界塘、柯寨等村以及塗嶺鎮的岑兜、秀溪、黃田、寨后、樟腳、白潼6村自興化府仙游縣連江里(楓亭鎮)劃歸泉州府惠安縣民蘇里管轄。由於地理位置鄰近惠北,這些村落講的是以莆仙二縣話為主、受惠安縣話影響的楓亭話(頂路話),流行的是以莆仙二縣習俗為主、受惠安縣習俗影響的楓亭習俗,有莆仙戲也有梨園戲——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縟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
明嘉靖三十一年至嘉靖三十九年(1552—1560年)的某一年,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縣城關籍的李愷,以今界山鎮(南庄、港西、東丘、倉厝、交界塘、柯寨等村)、塗嶺鎮東北部(岑兜、秀溪、黃田、寨后、樟腳、白潼6村)與惠安縣北部城山鄉地緣鄰近便於管轄以及習俗相近(與惠北“下路人”工耕匠作或商貿嫁娶,均來往頻繁,關係十分密切)為由,通過浙江、福建軍務總督王忬,提議將這些村落從仙游縣連江里划給惠安縣民蘇里(今分屬界山、南埔、塗嶺三鎮),從興化府划回泉州府(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宋太宗曾批准划泉州府莆田、仙游二縣設立興化軍)。爾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上述村落買下,從此這些村落計18.5平方公里約有一萬多畝山林、土地及其一萬多人,在行政上便歸屬惠安縣管轄,並把原先位於塗嶺鎮白水坑的西面惠仙兩縣界碑北移幾公里到界山村北部交界塘,位於鳩林村安平橋的東面界碑北移到了楓慈溪畔的南庄海地界。由於港西、南庄等沿海自然村划入惠安縣,楓亭鎮乃至仙游縣少了一半的海岸線。據古代舊版《莆田縣誌》、《楓亭志》載,那時上述村落雖劃歸惠安縣管轄,但這些地方的田賦稅糧直到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年)才交割清楚。
清代官修著《乾隆興化府仙游縣誌》卷二疆域:“仙游縣在(福建)布政司西南三百二十里,東西寬九十里,南北長二百五十里。東抵俞潭鋪四十里莆田界,西抵白隔嶺六十里永春州界,南抵白水坑七十五里惠安縣界,北抵小沽山一百五十里永福縣界。東南抵長嶺五十里莆田縣界,西南抵白塔嶺北三十五里南安縣界,東北抵後門一百里莆田縣界,西北抵磨頭寨一百里德化縣界。”宋理宗年間,莆田縣洋埕一林氏任廣東路廣州府增城縣尉,晚年退居於惠安縣城山鄉光德里太白峰東南麓前端的海灘地,因他思念故鄉莆田縣,此地地處莆田縣西南邊,故諧音稱此地為南莆,后諧音逐漸改為南浦、南埔。1999年從南埔鎮分出設立界山鎮。
莆仙戲是福建地域文化的積澱與結晶之一,素以“宋元南戲活化石”和“南戲遺響”著稱。劇目古老,現有傳統的保留劇目5000多個,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古老劇目。音樂曲牌豐富,現有曲牌一千多個,音樂歌舞“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音樂唱腔,風格獨特;表演藝術具有古樸典雅、絢麗多彩的特色,表演基本功科目五花八門,千姿百態,個性鮮明。表演程式揉合雜劇和民間木偶戲,行當腳色承襲南戲規制,其生、旦、凈、末、丑、貼、外等七個行當,尤其“靚妝”一角,其源極古。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老舍先生1962年曾讚譽:“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莆仙戲自唐代形成至今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因泉港許多村民的先祖,於明清之前就是仙游縣地已千年和自莆田、仙游一帶遷徙而來,披荊斬棘,繁衍成村,莆仙戲也由此引入,並生根發展。建國初期後龍鎮的塗坑村、界山鎮的潘南鹽場、山腰鎮錦聯村、錦山村、錦塔村等曾保留辦有莆仙戲劇團。其中潘南莆仙戲劇團曾排演新編歷史劇《慧眼考官》參加福建省首屆農村職業劇團創作會演。莆仙戲仍是界山、南埔、後龍等鎮民間歡慶的重要節目,每逢重大民俗節日,甚至老人慶壽,孩子考上大學,都請來莆仙戲劇團。最為隆重是演“文武台”,即請來兩個戲班,在村裡各搭一處戲台同時演出,莆仙戲的引入,也帶來了與北管音樂不同特色的的莆仙音樂,豐富了生活。峰尾本是個半島,峰尾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年間,規格較小。隆慶壬申年間,加築環城,浚溝護城,兼容民居,東南西北設四大城門。國民黨統治時期,當年雄偉的城牆被國民黨政府拆毀,只剩下四大城門依稀可辨,加之後來經濟實在困難的小學也拆城基建校舍,最終導致整個城牆幾乎蕩然無存。古城經過一系列的人工摧毀和風雨侵蝕,如今峰城已“無城”。
而在抗日戰爭時期,全國經濟嚴重滯后的情況下,峰尾城內的經濟卻一片欣欣向榮,堪稱奇迹。
當時日本對我國沿海進行全面封鎖,以海為生的沿海地區漁民幾乎無法出海捕魚,經濟十分落後,而峰尾漁民卻憑著過人的機智勇敢和航海技術,避開敵人的重重封鎖線,硬是打開一條頗為獨特的海上貿易航線。以劉家為首的商船,擁有180多艘60至80擔的小白釣船和48艘300至1600擔的大木船,他們大多以股份制形式經營,載著白糖、食鹽、布匹等商品常年來往於浙江沈家門、上海、重慶、廣東、山東、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進行通商貿易,又從那些地方購回必需物資運回當地銷售,形成購、運、銷一條龍的經營方式,那時峰尾就設有“海關”。
海運貿易的高利潤,不但使峰尾的漁民、農民入股,還吸引晉江、南安、安溪、莆田、仙游和外省商人前來參股、託運,在城內開設行店、餐館、茶莊,小小的峰尾城內就有23家商行,另有布店、藥鋪、酒家、茶館等60多家行店。著名的“沈家門興”、“台灣興”商船聞名海內外,引得眾多商賈前來貿易、參股或自設行店,峰尾城內商阜雲集,棧鋪林立,舟來車往,絡繹不絕。夜裡管弦彈唱,通宵達旦,留聲機響個不停,且不時上演莆仙戲,一時人山人海、熱鬧繁華,宛若不夜城,有“小上海”之稱,周邊客商來峰尾貿易時吃住可免費,足見當時峰尾經濟之繁榮,也是當時的奇迹。
時過境遷,昔日的繁華已經成為過眼煙雲,如今在這片古城上,沿海大通道穿城而過,一座新的石化港口新城正在海邊崛起。古街兩邊如今住著上百戶人家,許多人還以漁業為生計,駕著木帆船討海。斜陽下,閑適的老人坐閑倚門前,任冬日的陽光打在身上,打發一段悠閑的時光,曾經的浮華已經如過眼雲煙,褪色成一段平淡的日子,在門口慢慢流淌。

行政區劃


峰尾鎮位於福建泉港區東南部,莆田市西邊,西南邊,人口51960人(2003年末)。轄8個行政村。誠峰村誠平村前亭村上樓村崢嶸村郭厝村聯岩村奎璧村。鎮政府駐誠峰。
東南巨鎮
東南巨鎮

地理環境


峰尾鎮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東南沿海突出部(俗稱峰尾半島),是閩南著名的僑鄉,漁鄉之一,於1999年8月正式成立,轄區有8個行政村,總人口5.5萬人,陸域面積11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3千米,可利用淺海灘塗面積600公頃.峰尾鎮地居要衝,海陸交通四通八達,港闊水深.歷史上的峰尾曾是一個集海洋捕撈,碼頭航運和海上貿易於一體的重要港口,被稱為閩南四大漁業重鎮之一.。

經濟


峰尾鎮經濟發展良好,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9150億元,完成完成年度計劃102.2%年均遞增32%。2002年在全區率先被市委、市政府確認為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鎮。隨著煉化一體化的啟動,未來10年內,國家將注入1000億元資金,把這裡建成我國六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和四大國際貨運中轉站之一,古城將以日新月異的面貌呈世人面前,矗立在海峽西岸,再領風騷數百年。
A、勞務輸出:一年來,鎮政府多管齊下,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舉辦了農業科技遠程培訓班7班次,依託文技校、泉港航運學校、前亭航海學校等技術培訓機構,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2500多人次,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800多人,年增收21000萬元。泉港航運學校在2008年被評為泉州市級“星火學校”的單位。
b、海洋捕撈經濟:水產業是圭峰興島富民的第一產業,先民擇海而居,獵魚生息,歷史悠久。據《福建省志》記載,與圭峰半島對峙的東周半島的貝丘遺址的貝殼推斷,在公元前二千多年,這一帶沿海就有採拾貝類,並以貝類為食的歷史。盛唐以後,圭峰漁業日趨發展,早先是鉤釣作業,以後逐步發展網罟作業,明朝初期,因累遭倭寇的搗搔,沿海漁民多婁遷往別處避難,部分姓著陸暫居舊城頂,以定置作業為生。明代,福建漁業又有新發展。圭峰漁業已發展到浙江漁場。光緒十七年,漁業經濟發展同時推進了教育社會事業的發展。如今,峰尾鎮政府充分發揮漁業主業優勢,大力發展海洋捕撈和灘塗養殖,全年水產品產量達4.1萬噸、產值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762元,比增10%。
c、水產品養殖:圭峰海水養殖區位於湄洲內灣中部,北越莆仙楓江,南抵惠安輞川江,兩翼東吳、東周半島環抱,面臨516平方公裏海域,是古代內灣漁場,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共和國成立后,貫徹“養捕並舉”的方針,海水養殖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新增加海水養殖面積3668畝,現有淺海灘塗面積近二萬畝。引進七個名優養殖新品種,其中包括單性牡蠣、紫貽貝、鮑魚、海帶、對蝦等淺海養殖品種。海洋捕撈和水產品養殖業的發展也催生了漁具加工生產。
峰尾鎮
峰尾鎮
a、城市服務業、商業:建鎮以來,峰尾鎮不失時機發展第三產業,構築鎮區商貿體系。充分利用“三面環海”的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緊緊抓住沿海大通道、區行政中心、泉港醫院等項目在我鎮規劃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加快發展投資少、見效快、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店、快餐店、連鎖店、超市、社區服務、家政服務、中介服務、物業管理、醫療康復、安裝維修、文化傳媒、信息諮詢、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勞務培訓等城市服務業。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建設一批有形市場,大力扶持誠峰水產品市場規範運作,著力推進郭厝集貿市場建設,幫助培育奎璧小商品市場。著手做好“五裏海沙”、圭峰塔等旅遊資源的規劃、整合、保護和開發,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旅遊和生態旅遊,逐步構築商貿發展體系,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行政、商貿、文化、旅遊等服務要素的集聚,實現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聚,促進城市經濟逐步繁榮。
b、房地產業:峰尾鎮三面環海,地處城市中心區,獨特的區位優勢是全區居住的重要區域。建鎮以來,鎮區面貌日新月異。龍光小區、圭東小區、誠峰住宅小區、鑫順房地產、圭峰綜合市場、中達商住、金帛山商住、港二街兩側的飛達商業街,圭峰路兩側鑫順商城、福瑞祥商住、南北三路兩側的鴻基商貿中心、雙贏大廈、恆鈺大廈、郭厝綜合市場、龍清工貿、新再發房地產等商住項目陸續建成;飛達房地產(二期)和華盛時代新城加快建設,威華房地產、金峰小區、金德花園等項目也已動工建設。與城市化配套的環境設施日臻完善,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城區框架基本形成,中心鎮區作用進一步顯現。

文化


峰尾鎮具有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旖旎豐富的旅遊資源。峰尾鎮現在區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7處,分佈於誠峰、誠平、郭厝3村,獨具特色的圭峰文化、北管音樂和古船模製作技藝,是該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圭峰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豐贍,有圭峰塔、東嶽廟、義烈廟、永全社等一批人文景觀,還有一批等待研究鑒定的古建築和名人故居,2006年,專門從事圭峰文化研究的圭峰文化研究會被省民政廳授予優秀民間團體。峰尾又是一個天然的旅遊勝地,五裏海沙旅遊度假區即將開發,天然十二景觀令人目不暇接。峰尾的北管音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北管演出教育基地和村級北管協會的成立,使北管保護工作不斷深化。
東南巨鎮
峰尾鎮具有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旖旎豐富的旅遊資源。峰尾鎮現在區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7處,分佈於誠峰、誠平、郭厝3村,獨具特色的圭峰文化、北管音樂和古船模製作技藝,是該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圭峰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豐贍,有圭峰塔、東嶽廟、義烈廟、永全社等一批人文景觀,還有一批等待研究鑒定的古建築和名人故居,2006年,專門從事圭峰文化研究的圭峰文化研究會被省民政廳授予優秀民間團體。峰尾又是一個天然的旅遊勝地,五裏海沙旅遊度假區即將開發,天然十二景觀令人目不暇接。峰尾的北管音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北管演出教育基地和村級北管協會的成立,使北管保護工作不斷深化。
峰尾鎮
峰尾鎮
北管音樂
北管音樂作為泉港地方獨特的文化品牌,源自明末清初北方民間音樂,而通過漁商船海上運輸商貿活動及江淮難民南移傳入。北管音樂既有“中原雅樂”的餘韻,又有“江南絲竹”的清音。歷史上北管音樂不僅流傳到台灣,還風行於日本琉球群島。正如民族音樂家王耀華教授所說:“閩台北管同源中華古樂,是同樹異枝上的兩朵姐妹花”。北管音樂文化成為對外宣傳福建文化的著名品牌之一,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
福船製造技藝
早在宋、元時期,古代泉州的造船業就已經蓬勃興起,尤其是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堯)造船師匠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由於擅長製造遠洋帆船(現又稱福船)而著稱於世。公元1405年,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黃源修率領的造船人參與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之旅”而籌劃規模宏大的造船工程,兼負責工程規劃、船藝設計、材料統籌和監匠訓導等重要工作。至順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繼參與鄭成功、施琅為收復台灣建造戰船的工程事務,峰尾黃氏造船大師黃都受清朝朝廷任用為“道憲廈廠軍工匠首領”。黃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案”(俗稱:黑舶五槍堰)船型成為“福船”的主船休,其傳統的“水密艙”和“十二生肖”的人性化結構是黃氏造船人獨具匠心的設計。“福船”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遺產。
裹腳採風
自古以迄20世紀30年代,我國流傳婦女纏足之陋俗,而且相當普遍,美其名曰“三寸金蓮”。在惠北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婦女纏足比例也不同。清朝光緒年間最盛,峰尾、肖厝稱為“纏足村”,幫有“肖厝娘子沙格腳,峰尾娘子金縛腳”之說。世紀初,塗嶺、界山地區較少,農村也只有20%肖厝、峰尾一帶佔95%。20世紀30年代結束了傳統遺俗。隨著歲月的推移,目前峰尾也僅有纏足婦女200多人。他們仍保持著古老傳統的打扮,留下了時代的烙印,1998年福建電視台曾把纏足列為古風民俗來峰尾拍攝,以便借古鑒今。
峰尾鎮
峰尾鎮

特產美食

“來峰尾吃海鮮”是峰尾人民對客人的上好宴請。峰尾的海鮮酒樓(店)較多,基本形成沿鎮區主幹道一條街。這裡的海鮮全都是深海捕撈上來的,具有野生、無污染、新鮮等特點,深受客人青睞。除海鮮外,這裡還有傳統的美食,如海蠣餅、粥米餿等特色小吃,著名的鰻魚泡、烏賊乾等海鮮干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上佳禮物。

歷史名人


盧仁少時師學張南軒,治心養性為根本,尊天理抑人慾,培植涵養的人生主張。盧仁通經史,工古文,厭棄五代以來萎靡卑瑣險怪的腐朽文風,極力推崇韓愈及其文章,作文儘力追求簡樸平實明快的古風。盧仁少年失母,對父親盧願極為孝順。他性格仁慈,莊重好禮。從少到老,從不曾出口一句粗俗嬉戲之語;俗世人常有的種種不良嗜好,他一種也沒沾上。他教育兒孫,從不曾有半點的鬆懈。值得一提的是,盧仁一手操持著一個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里,叔侄之間猶如父子,男女衣著雖簡樸卻極整潔;大家庭中沒有一個人存有私房錢,沒有一個人去私自花費。大家都自覺勤於自己應盡的職責,把一切收穫歸於大家庭。這一切,都是因為盧仁以仁慈禮義治家的結果。
盧仁長女盧節嫁楓亭望族蔡琇為妻。盧節出身名門,性格和善,寬厚仁愛,知書達禮。生四子,次子蔡襄,三子蔡高,皆進士出身。次子蔡襄成為一代名臣,卒后謚忠惠。
盧仁子盧鍚,與外甥蔡襄年紀相仿,曾於宋太宗天禧年間(1017—1021年),在崑山伏虎岩寺結廬讀書。今崑山虎岩寺的摩崖上仍留有蔡襄任泉州太守時,重遊伏虎岩寺所鐫下的“伏虎勝境”四字。崑山伏虎岩並不太雄奇,卻因蔡襄而揚名古今,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千古名言。盧鍚平生好義,樂於濟人危困,並熱心公益,平生不喜功名,以布衣終身。蔡襄建造洛陽橋時,盧鍚慷慨認捐,並接受蔡襄之邀,擔負起管理造橋事務的重任,盡心盡責,公而忘私,對肩負的重任不敢有些許懈怠。橋成,盧鍚因勞苦功高而備受讚譽。
盧仁孫盧瞻,曾結廬於縣城西高士峰上苦讀。盧瞻登進士后,邑人改高士峰為“登科山”,今俗稱“科山”。

民間技藝


北管音樂
北管音樂作為泉港地方獨特的文化品牌,源自明末清初北方民間音樂,而通過漁商船海上運輸商貿活動及江淮難民南移傳入。北管音樂既有“中原雅樂”的餘韻,又有“江南絲竹”的清音。歷史上北管音樂不僅流傳到台灣,還風行於日本琉球群島。正如民族音樂家王耀華教授所說:“閩台北管同源中華古樂,是同樹異枝上的兩朵姐妹花”。北管音樂文化成為對外宣傳福建文化的著名品牌之一,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
“福船”製造技藝
早在宋、元時期,古代泉州的造船業就已經蓬勃興起,尤其是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堯)造船師匠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由於擅長製造遠洋帆船(現又稱福船)而著稱於世。公元1405年,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黃源修率領的造船人參與三保太監鄭和地“下西洋之旅”而籌劃規模宏大的造船工程,兼負責工程規劃、船藝設計、材料統籌和監匠訓導等重要工作。至順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繼參與鄭成功、施琅為收復台灣建造戰船的工程事務,峰尾黃氏造船大師黃都受清朝朝廷任用為“道憲廈廠軍工匠首領”。黃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案”(俗稱:黑舶五槍堰)船型成為“福船”的主船休,其傳統的“水密艙”和“十二生肖”的人性化結構是黃氏造船人獨具匠心的設計。“福船”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遺產。
裹腳採風
自古以迄20世紀30年代,我國流傳婦女纏足之陋俗,而且相當普遍,美其名曰“三寸金蓮”。在惠北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婦女纏足比例也不同。清朝光緒年間最盛,峰尾、肖厝稱為“纏足村”,幫有“肖厝娘子沙格腳,峰尾娘子金縛腳”之說。世紀初,塗嶺、界山地區較少,農村也只有20%肖厝、峰尾一帶佔95%。20世紀30年代結束了傳統遺俗。隨著歲月的推移,20世紀90年代末期峰尾鎮也僅有纏足婦女200多人。他們仍保持著古老傳統的打扮,留下了時代的烙印,1998年福建電視台曾把纏足列為古風民俗來峰尾拍攝,以便借古鑒今。
特色食文化
“來峰尾吃海鮮”是峰尾人民對客人的上好宴請。峰尾的海鮮酒樓(店)較多,基本形成沿鎮區主幹道一條街。這裡的海鮮全都是深海捕撈上來的,具有野生、無污染、新鮮等特點,深受客人青睞。除海鮮外,這裡還有傳統的美食,如海蠣餅、粥米餿等特色小吃,著名的鰻魚泡、烏賊乾等海鮮干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上佳禮物。

獲得榮譽


2014年9月30日,環境保護部授予峰尾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