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颺”,是“揚”的古字。《說文解字》:風所飛揚也。從風昜聲。與章切。

基本釋義


颺 yáng
● ● 同「揚」。

詳細釋義


〈動〉
● ● 飛揚;飄揚 [fly;float;flutter]
颺,風所飛揚也。——《說文》
風颺電激。——《漢書•敘傳》
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宛延。——漢· 揚雄《甘泉賦
● ● 又如:颺塵(塵土飛揚);颺幕(風吹開簾幕);颺颺(飛翔的樣子。即翩翩);颺空(在空中飄揚);颺簸(向上拋撒穀物,以揚出雜物);颺扇(古揚谷器)
● ● 通「揚」。揚舉 [lift]
江風颺帆急,山月下樓遲。—— 唐· 許渾《送客歸峽中》
● ● 又如:颺帆(船揚帆而進。同揚帆)
● ● 通「揚」。顯揚 [show off]
將美匡丑,對颺休光。——漢《冀州從事張表碑》
● ● 又如:颺菁(顯揚華美);颺榮(顯出美麗);颺累(因說好話而受牽連);颺金(以金箔裝飾佛像)
● ● 通「揚」。揚聲,大聲 [loud]
雄朔野以颺聲。——《漢書•敘傳》
● ● 又如:颺言(揚聲大言。同揚言);颺聲(高聲)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三】【風部】颺
風所飛揚也。從風昜聲。與章切〖注〗《字彙補》亦作䬗。
說文解字註:(颺)風所飛揚也。揚者。飛舉也。從風。昜聲。與章切。十部。

康熙字典

【戌集下】【風字部】颺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9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風所飛揚也。
又《書·益稷》工以納言,時而颺之。《傳》是正其義而揚道之。
又大言而疾曰颺。《書·益稷》臯陶拜手稽首颺言。
又簸颺,颺去糠粃也。與揚通。《晉書·孫綽傳》簸之颺之,糠粃在前。《詩·小雅》作簸揚。
又《左傳·昭二十八年》子少不颺。《注》顏貌不揚顯。
又《正字通》舟徐行貌。《陶潛·歸去來辭》舟遙遙以輕颺。
又鳥飛去曰颺。《魏志·呂布傳》譬如養鷹,飢則為用,飽則颺去。
又《廣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義同。從昜。俗作?,非。《字彙補》亦作䬗。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 粵語:joeng4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aŋ
laŋs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與章陽開平聲三等開口下平十陽jĭaŋjɨɐŋjiɐŋjɨaŋyang2jangjang風所飛颺
餘亮陽開去聲三等開口去四十一漾jĭaŋjɨɐŋjiɐŋjɨaŋyang4janghjanq風飛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ꡭꡃyangjaŋ平聲
ꡭꡃyangjaŋ去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江陽齊江陽陽平齊齒呼iaŋ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移章十七陽平聲
餘亮十七漾去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九張掌帳著陽平飄也發也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飛颺、颺菁、抗颺、宣颺、賡颺、颺颺、颺聲、颺空、鴻颺、颺帆。

相關成語

養鷹颺去、飢附飽颺、優賢颺歷。

英語翻譯


soar, fly, float; sc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