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筋膜炎

結節性筋膜炎

結徠節性筋膜炎是一種結節性的腫瘤樣組織,是一種良性腫瘤,又稱結節性假肉瘤性筋膜炎、增生性筋膜炎。(圖1)結節性筋膜炎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老人和兒童少見,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部位均可發生。結節性筋膜炎是一種細胞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增生,毛細血管增多發展而形成。結節性筋膜炎主要表現為皮下質地硬韌的結節,有壓痛。結節性筋膜炎主要通過局部切除的治療方法,術后常可痊癒。可引起疼痛,影響感覺,嚴重者損害可累及深處筋膜。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病因不明,可能與外傷或感染有關,是一種細胞及血管的增生或結締組織良性腫瘤。

癥狀


● 結節性筋膜炎的臨床表現如下。
● 好發於上肢,其次為胸壁及背部。
● 主要表現為質地硬韌的結節,有壓痛感。
● 結節增大很快,常在1~2個月內增長至最大,直徑一般在2厘米以下,偶爾可見到直徑大於2厘米的結節。
● 結節上方皮膚組織不和它粘連而可自由推動。

檢查


● 診斷結節性筋膜炎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 體格檢查
● ● 患者在上肢等好發部位出現質地堅硬的皮下結節,且有壓痛感,結節上方皮膚組織不和它粘連而可自由推動。是診斷依據之一。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能見到纖維細胞增生,毛細血管增多,紅細胞滲出,有慢性炎症性浸潤,成纖維細胞大小不定並有多種形態,以此輔助鑒別診斷本病。

診斷


● 醫生通過臨床特殊表現及組織學病理檢查的特點進行診斷。
● 典型表現
● ● 上肢、胸壁及背部等有質地硬韌的結節,有壓痛感,結節上方皮膚組織不和它粘連而可自由推動。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可見到纖維細胞增生,毛細血管增多,紅細胞滲出,有慢性炎症性浸潤。成纖維細胞大小不定並有多種形態。

鑒別診斷


● 結節性筋膜炎從癥狀來看不能直接診斷,若出現上述癥狀需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進行各項檢查后明確診斷,積極治療。
● 與結節性筋膜炎癥狀相似的疾病包括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侵襲性纖維瘤。
● 臨床可通過影像學檢查及病理學檢查鑒別。

治療


● 以手術治療為主,也可藥物治療。
● 局部切除術
● ● 結節性筋膜炎成熟形成纖維結節,其性質為良性病變,選擇局部切除術,術后常可痊癒。
● 藥物治療
● ● 中藥以活血化瘀治標除根。可外敷傳統膏藥筋膜膏,效果較好。

危害


● 結節的疼痛感會影響患者工作、生活。
● 結節好發於上肢等易暴露在外的部位,影響患者的美觀。
● 結節性筋膜炎易累及到深筋膜,造成損害。

預后


● 術后常可痊癒,複發率低,不超過1%~2%,少數患者可自行消失。

預防


● 注意安全,避免外傷。
● 注意氣候變化,保暖,防止寒濕侵襲。
● 不要長時間同一姿勢,不要過於勞累,應勞逸結合。
● 體育鍛煉前應先做熱身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減少衝擊性活動。

參考文獻


● [1] 田偉。實用骨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2] 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