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絡新婦

棒絡新婦

棒絡新婦,學名:Nephila clavata L. Koch, 1878,屬蛛形綱蜘蛛目園蛛科,在山區林間、灌叢間結網,果園以及庭院也常見到。卵袋附於葉的表面和枝幹上,毒性很小。

形態特徵


棒絡新婦
棒絡新婦
雌蛛體長20~25毫米。背甲黑褐色,密生灰色絨毛。頭部隆起,中間有一褐色“V”形斑,頸溝凹陷,中窩橫向。螯肢棕黑色。觸肢黃色多小黑刺,跗節末端黑色。胸板棕黑色,密被細長毛,中央有黃白色寬條紋。步足黑色,多黑毛和長刺。腿、脛與后跗節上有黃色輪紋。腹部圓筒形,腹背黃色底,有青綠色橫帶相間,腹側有黃色與黑色斜紋相間,腹末端色深,有黃色圓斑。腹面中央有一棕褐色橫列“E”字斑。紡器棕黑色,成熟雌體紡器周圍有一鮮紅色大斑紋,非常艷麗。
雄蛛體長僅為雌蛛的1/4左右。體色較暗淡。背甲淺黃褐色,中央的兩側各有一暗褐色縱帶,從頭部側緣直伸至背甲的近后緣處。腹部長卵形,前端覆蓋在背甲的後端上方。背面青褐色,前牛部中央的兩側各有一黃白色縱條斑,后牛部具幾個黃白色斑點。腹部的側面後半部以及腹部的腹面後端無紅色斑,步足以及步足上的刺相對雌蛛的較長。觸肢器的盾板外側面觀呈球形,引導器長度不足盾板長度的2倍。
鑒別特徵:本種雌蛛的背甲無角狀突起,胸板無錐狀突起;腹部的背面具5條藍綠色橫帶,而有別於勞氏絡新婦N.1aurinae和斑絡新婦N.pilipes,后兩者背甲和胸板均具突起,腹部背面具縱條紋或斑點。雄蛛觸肢器引導器的長度不足盾板長度的2倍。

生物學特性


常見於樹林間、灌木叢、果樹間或稻田外周結大圓網,網之四周還有不規則小網粘附,絲色金黃。卵囊球形,繭狀。9~10月成熟,體型特小的雄蛛在網的一側相伴。

地理分佈


幫絡新婦蜘蛛
幫絡新婦蜘蛛
國內分佈於北京,江蘇溧陽、江蘇灌南、宿遷,河北,山西,遼寧,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台灣。國外分佈於日本,印度。

定名資料


編號:13404
拉丁目名:ARANEAE
中文目名:蜘蛛目
拉丁亞目:Metathelae
中文亞目:新蛛亞目
中文科名:肖峭科
拉丁科名:Tetragnathidae
中文亞科:絡新婦亞科
拉丁亞科:Nephilinae
中文屬名:絡新婦屬
拉丁屬名:Nephila
拉丁種名:clavata
定名人:L.Koch
年代:1878
中文名:棒絡新婦
原始文獻:L.Koch,1878,verh.Zool.Bot.ges.wien 27:741
模式產地:?
生境:灌木叢
國內分佈:四川,北京,山東,遼寧,安徽,浙江,河南,湖南,貴州,雲南,台灣,甘肅
國外分佈:印度至日本
備註:Platnick,1993 將本屬放入肖峭科(Tetragnathidae)中
資料來源:馮鍾琪,1990 P.96;陳孝恩 高君川,1990 P.69;陳樟福 張貞華,1991 P.110
部分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