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克水
土克水
五行理論之一。指土對水的生長及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
● 英文名稱:Earth Restrains Water/ Earth Controlling Wate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五行學說
●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復克土,是五行相剋,主殺害萬物者也。(《運氣要訣·五行質氣生克制化歌》
● 五行之中,土有克伐、制約水的作用,用以說明脾對腎的制約關係。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土克水是五行相剋關係的一種,中醫用以說明脾和腎的關係。中醫運用五行學說比類取象,將五行與五臟相配屬,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在人體的正常生理過程中即表現為脾臟對腎臟的制約關係,主要體現在先天后天和津液代謝兩個方面。
● 腎為一身陰陽之根本,其中藏精,主要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對於脾胃的運化與受納功能的發揮有重要作用。
● 腎精不足,則脾之功能受到影響,因此許多先天不足的病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往往比較差,出現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的狀態。
● 若脾胃虛弱,精微物質化生不足,會導致腎精不能正常濡養,因而出現生殖功能障礙。
● 津液代謝需要肺、脾、腎及三焦的共同參與,肺為水之上源、脾為水之中州,腎為水之下源。水液入胃,需要在脾的運化下進行代謝,脾氣功能正常,將津液輸布到肺,肺主通調水道,通過宣發肅降功能將津液向上向外輸布到體表,向下向內輸布到腎臟,腎臟通過蒸騰氣化作用,將津液重新利用。
● 腎陽是一身陽氣的根本,水為陰,其流通輸布需要陽氣的作用,腎陽充足,則津液可以正常代謝。若腎陽虧虛,水濕內停,則會影響脾胃功能,出現納呆、腹脹、腹瀉等臨床表現。
● 先天腎氣充足,則胎兒出生時身體健康,後天脾胃功能正常;先天腎氣不足,如早產或養胎不當,出生時體重多偏低,脾胃功能多比較差,會出現脾腎虧虛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腹瀉、納差等病症。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