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地

貧瘠的土地

拼音:bó dì,詞性:漢語詞語。

薄地,本意是指貧瘠的土地,佛教引申為以凡夫居於諸苦諸惑所逼迫之位,故稱薄地。又薄有‘博’之意,以凡夫之位廣多,故稱薄地(博地)。

解釋一


(一)意即卑賤下劣之位。指下賤之凡夫之位。
道宣之凈心戒觀法卷下(大四五·八二六下):‘薄地凡夫臭身隔陋,果報卑劣。’一般即引用薄地凡夫、薄地底下凡夫等語。薄有‘逼’之意,以凡夫居於諸苦諸惑所逼迫之位,故稱薄地。又薄有‘博’之意,以凡夫之位廣多,故稱薄地(博地)。此外,凈土宗將凡夫位分為內凡位、外凡位、薄地等三類,即三賢位稱內凡,十信位稱外凡,以下則稱薄地。
(二)三乘首共十地之一。
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於此地中,三乘人觀思惑即空,發六無礙智,斷除欲界九品惑中之六品,由此欲惑輕薄,故稱薄地。此與小乘之斯陀含果相同。[大智度論卷四十九、卷七十五]

解釋二


貧瘠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