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次諧波
偶次諧波
調琴全靠聽力,當聽出最好的音后,就是偶次諧波。當彈琴時,如果彈錯半個音,也會覺得難聽,因為它與原音比,聲音頻率不是2倍關係。如果只有一個頻率的音發出,那麼就不叫鋼琴了,聲音是單薄和枯燥乏味,一點感覺都沒有。
目錄
看過鋼琴調音的都知道鋼琴是等音高鍵盤琴,即每個音的音高固定。使用時間長后,可能琴弦有鬆動,聲音要發生變化,所以每半年要校一次琴。如何校呢?琴師用一標準音叉,即660HZ的音叉與“A音”進行共振,就是首先用音叉調準A音,作為基音。然後用這個A音來調上一個八度或下一個八度的A音。兩者之間的頻率就是1320HZ或330的關係。即偶次諧波。琴師只用耳朵來聽二個音是否一致和好聽,來判斷上下八度是否調準了。通過反覆AB對兩個音,只要有雜音,則沒準;聲音醇和、清晰則准了。然後再找出兩個八度中的12平均律,作為一組基音,以此類推調準鋼琴上的88個琴鍵。
為什麼鋼琴的聲音會好聽呢?你把延音踏板採到,彈一個音,則可聽出有豐富的共鳴音。如果只有一個頻率的音發出,那麼就不叫鋼琴了,聲音是單薄和枯燥乏味,一點感覺都沒有。
所以適當有點偶次諧波,並不叫“失真”,只能使音色更豐富。不同的器材,產生的諧波區別,以及其衰減量的不同,則產生了不同的音色。這也是發燒友津津樂道、討論最多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