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學說

行波學說

行波學說(traveling wave theory)是著名生理學家G.V.貝克西(G.Von.G.Von.Bekesy)於20世紀40年代發展了赫爾姆霍茲的共鳴說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論。

基本介紹


關於聽覺器官如何對聲音進行分析的問題,有許多假說,而以位置學說受到多數人的贊同。位置學說的基本觀點認為:不同音調引起耳蝸基底膜不同部分的振動,音頻分析首先決定於基底膜的振動位置。
位置學說中又以共振學說(resonancetheory)提出最早和流行最為廣泛。黑爾姆霍茲(H.vonHelmholtz)於1867年首次提出共振學說,他把耳蝸基底膜視為對不同頻率聲波的共振元件。這些元件選擇性地對一定頻率的聲波發生共振。近蝸底的橫纖維短,與高頻音共振;近蝸頂的橫纖維長,與低頻音共振。哪一部分基底膜共振,哪裡的毛細胞就興奮,聲音就由此轉為神經衝動,經聽神經傳入中樞,引起音調的感覺。根據共振學說,每秒16~20000次的聲波就認為是由基底膜上大約24000條橫纖維分別予以共振而得到初步分析。共振學說在實驗及臨床上也得到證明,如蝸底受傷,則高音感受發生障礙;蝸頂受損,則低音感受消失。至20世紀40年代,橫纖維的共振現象因一些實驗事實而受到懷疑。
貝克西(Békésy,1951)對剛死的人的屍體的耳蝸進行了直接觀察,未發現基底膜的橫向纖維有足夠產生共振的張力。因此認為,將基底膜的橫向纖維視為共振元件是不正確的。他採用人工方法代替鐙骨以不同頻率振動卵圓窗時,有一大段基底膜以行波的方式隨之振動。振動從蝸底開始,逐漸向蝸頂推進,其幅度也隨之逐漸加大,直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達到最大值時,振動即停止前進而逐漸消失。就像人在抖動一條綢帶時,有行波沿綢帶向遠端傳播一樣,對不同的頻率的聲波刺激,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聲波頻率越低,最大振幅所在部位越靠近蝸頂;聲波頻率越高,其最大振幅所在部位越靠近蝸底鐙骨底板。因此認為頻率的分析決定於基底膜行波的最大振幅所在部位,這就是聽覺的行波學說(traveling wave theory)。行波學說為位置學說的一個流派,也可說是共振學說的發展,目前已為大多數學者所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