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急腹症。女性多見,約95%的患者合併有膽囊結石。急性膽囊炎是由膽道梗阻、細菌性感染等引起的。急性膽囊炎的主要表現為右上腹痛,初為陣發性疼痛,局限於上腹部劍突下,以後腹痛逐漸加重,可擴大至右上腹,呈持續性脹痛。可伴有高熱、寒戰等。急性膽囊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非手術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經可以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膽囊積水或積膿、急性胰腺炎、肝膿腫等。急性膽囊炎的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或外科、消化內科

病因


● 急性膽囊炎具體病因如下:
● 膽囊管梗阻,如膽囊結石、寄生蟲、先天性膽囊管狹窄、先天性膽總管畸形等。
● 膽囊內有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屬、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細菌。
● 磷脂酶作用於膽囊內的卵磷脂,產生溶血卵鱗脂,發生化學炎症。
● 嚴重創傷、燒傷、大手術后等。

癥狀


● 急性膽囊炎主要癥狀有:
● 右上腹痛可放射到右肩背部。初為陣發性疼痛,局限於上腹部劍突下,以後腹痛逐漸加重,可擴大至右上腹,呈持續性脹痛,腹部有壓痛。
● 伴有高熱、寒戰。
● 患者精神不振。
● 少數患者出現黃疸,可以看到皮膚、眼白髮黃。
● 嚴重者可出現昏迷。

檢查


● 確診急性膽囊炎主要依靠血常規、超聲檢查、X線檢查、CT檢查等。
● 血常規
● ● 需要採集血液,分析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其中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具有診斷參考價值。
● 超聲檢查
● ● 超聲檢查為首選診斷方法,主要查看膽囊的大小是否正常,膽囊壁是否增厚以及有無結石等。
● X線、CT檢查
● ● X線、CT檢查可顯示膽囊異常改變或炎性組織包塊陰影。

診斷


● 醫生診斷急性膽囊炎,主要依據典型癥狀、體征、血常規、超聲檢查、X線檢查、CT檢查等進行診斷。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典型的癥狀有右上腹疼痛、寒戰、高熱等。
● 體征:Murphy征陽性。
●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
● 超聲檢查:檢查可見膽囊壁增厚,輪廓模糊。
● X線、CT檢查:可見膽囊顯著增大、膽囊壁增厚、膽囊結石、炎性組織包塊陰影及膽囊積液。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上腹痛、寒戰、高熱等癥狀,容易與急性膽囊炎混淆,這些疾病有膽囊結石、功能性消化不良、胰腺疾病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血常規、超聲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對於急性膽囊炎,主要依靠非手術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 禁飲食。
● 胃腸減壓。
● 吸氧。
● 靜脈補液糾正和維持體液平衡。
● 按照醫囑服用抗炎、鎮痛和利膽藥物。

手術治療

● 常用的手術方式分為以下三種: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 ● 急性膽囊炎,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具有創傷小、痛苦少、術后恢復快、遺留瘢痕小等優點。
● 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膽囊置管引流術
● ● 主要適用於化膿性壞疽性膽囊炎、病變局限且患者一般情況較差時。
● 開腹膽囊切除術
● ● 對於沒有腹腔鏡設備的醫院或較為複雜的病情,也可以行開腹膽囊切除術。
有下列情況時,宜選用手術治療:化膿性壞疽性膽囊炎。單純性膽囊炎經非手術治療病情惡化者。急性腹膜炎,高度懷疑膽囊病變,經非手術治療無好轉者。

危害


● 患者常有上腹痛、寒戰、高熱等癥狀,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急性膽囊炎可以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膽囊積水或積膿、急性胰腺炎、肝膿腫等。

預后


●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對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多數預后較好;併發化膿性感染、合併有其他嚴重疾病者預后較差。

預防


● 注意飲食。食物以清淡為宜,少食油膩食物。
● 保持大便暢通。
● 要改變靜坐生活方式,多走動,多運動。
● 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持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