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痹
皮痹
皮徠痹,名中醫病證。以局部或全身皮膚進行性腫硬、萎縮,嚴重者可累及臟腑為主要表現的痹病類疾病。出《素問·痹論》。《張氏醫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蟲行狀。”多因脾腎陽虛,衛不能外固,風寒濕邪乘虛郁留,經絡氣血痹阻,營衛失調而成。治宜溫經助陽,祛風散寒,調合營衛。
● 英文名稱:Skin Impedimen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外科
● 常見病症:氣血閉阻、風濕閉阻、氣滯血瘀、脾肺氣虛、脾腎陽虛、腎陽衰微
● 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蟲行狀。(《張氏醫通·卷六 痿痹門·痹》)
● 以皮膚腫脹、硬化,後期發生萎縮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可局限於某一部位,亦可累及全身的疾病。相當於硬皮病。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皮痹,中醫病名,相當於西醫學中的系統性硬化病,好發於中青年的女性,為五體痹的一種。
● 發病初期(水腫期),可表現為四肢和軀幹的皮膚出現瀰漫性浮腫、腫脹,逐漸硬化,患者自覺乏力倦怠,可伴有肌肉關節的輕度酸痛和低熱;
● 疾病中期(硬化期),皮膚的硬化逐漸加重,顏色加深伴有花斑和毛細血管擴張,關節屈曲變形活動受限;
● 疾病後期(萎縮期),皮下組織和肌肉逐漸萎縮,患者形體消瘦,皮膚增厚,伴有臟器功能的衰退。
● 此病的病程長,愈后較差。
● 西醫給予抗炎、免疫調節、血管病變的治療、抗纖維化治療及對症治療。
● 中醫根據患者的癥狀結合舌脈,將本病分為寒濕痹阻證、濕熱痹阻證、痰毒瘀阻證、肺脾氣虛證和脾腎陽虛證,分別給予陽和湯加減、四妙丸加減、四妙勇安湯加減、黃芪桂枝五物湯合歸脾湯加減、右歸飲加減。
● 根據病情的需要,可選用靜脈中藥注射劑,亦可配合針灸和物理療法。
● 本病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護理調攝,當避風寒,注意保暖,忌煙酒,適當加強肢體的鍛煉,避免勞累,勞逸結合。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李曰慶。中醫外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