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

山東省臨沂市境內山脈

山東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

蒙山形成於中生代侏羅紀,地質屬太古界泰山群,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岩石以片麻岩為主,有花崗岩、砂岩,成土母質較為疏鬆。其環境質量很高,無污染情況。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之首,為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蒙山被譽為“天然氧倉”“超潔凈地區”。

概述


沂蒙山勝景
沂蒙山勝景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系的一個分支。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俗稱“亞岱”,是 沂蒙山旅遊區核心景區。蒙山旅遊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山嶽景觀、森林景觀、瀑布景觀和人文景觀。景區內奇峰聳立、水纏雲繞,森林復蓋率99%以上,動植物資源豐富,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豐富,有天然氧吧之稱,是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景區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春季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季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是沂蒙山好風光的典型代表。現為。

山名由來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但它為什麼以“蒙”稱名,古籍沒有記載,也未見今人論述。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於本身的主要特徵,如東嶽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嶽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麼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麼呢䲁這在中國古典名著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徵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徵兇險,艮又代錶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說:“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註解說:“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說:“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我們再看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亘於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雲霧瀰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峰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䲁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著(《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後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於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髮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後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於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係,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誌》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岳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說:“東蒙,靖廬福地,東浮雲氣口接於蓬萊,西根連於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岳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裡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後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後,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係。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於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聖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饑寒色,敦俗戶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說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於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說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後人偽托,《禹貢》一篇也是後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說明魯國東境擁有龜蒙二山。據袁梅《詩經譯註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於《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於《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說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說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說“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於“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說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䲁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於東山也。”這裡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繫孔子說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說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註》(1960年中華書局版)註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聖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聖憩石”等遺跡,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志書,有的僅流傳於群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雲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峰數處,雲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峰的稱呼。

概況


蒙山旅遊區為國家5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明風景旅遊區,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之一。蒙山自然風光秀麗,兼有泰山之雄壯、黃山之秀美、華山之險峻、雁盪山之奇絕。春天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時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日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蒙山為泰沂山脈系的一個分支,跨臨沂市平邑、蒙陰、費縣和沂南四縣,西北東南走向,綿亘75公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因狀如巨龜而名)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距泰山120公里,與之遙相呼應,堪稱伯仲,素有“岱宗之亞”的美譽;另有較大山峰300餘座,深谷陡澗300餘條,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說。
蒙山麓有著濃郁的川西鄉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橋流水,環抱農舍。該景區從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帶,由西向東,片片茶園,堆青疊翠,綠浪翻湧,蒼翠宜人,蔚為壯觀。現存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座落於茶園翠靄茂林間,紅牆梵宇,別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帶。林木復蓋,綿延至整個後山。這裡是常綠針葉、闊葉混交林帶,四季蔥蘢,春夏之際益發秀麗。主峰蒙頂的古銀杏群,樹齡超過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蓋,秋日宛若金雲,十里可見,煞是奇特。
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裡因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說。雨多而形成雲多、霧多的景象。春夏秋季,從山巔俯瞰,雲霧飄浮於山嶺溝壑之間,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瓊閣。冬天從山下仰觀,冰絲雪掛,山崗雲繞,亦真亦幻。日出時金光漫射,紅雲飄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鳳凰,沐浴著初升的朝陽。傍晚遠望名山、雅安兩城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景象萬千。

氣候


蒙山屬東南亞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2攝氏度,年降雨量達1158.1mm,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森林復蓋率達90%,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220萬個/立方厘米,被譽為“天然大氧吧”,是人們健體、療養、養生長壽的最佳去處。它集眾多名山優勢於一身,雄、奇、險、秀、幽、奧,林海花潮,飛泉流瀑,雲霧霞光,形成了蒙山古道奇觀、虎踞龍蟠、三關雄姿、碧水垂簾、龍門三潭等五大著名景觀。游賞其間,令人樂而忘返。蒙山為著名的世界養生長壽旅遊聖地,壽星巨雕即為蒙山旅遊開發的標誌性景點,是蒙山旅遊開發的精品工程和形象工程,建設目標為世界之最。壽星巨雕景點位於平邑縣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裸岩山體上,利用現有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老壽星,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製作方案。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壽星形象,頭部高85米,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鳩仗,一手拖仙桃,慈眉悅目,笑逐顏開。通過藝術上的虛幻處理,達到近觀宏偉、慈祥、親切,遠看壽星輪廓清晰,氣勢雄偉,緩步走出山體走向人間的效果,給人以夢幻般的神秘之感,達到耐人尋味的仙境神韻。壽星巨雕景點建設項目,從開始創意到項目的考察、論證、規劃、設計,得到了國家、省、市有關領導和眾多專家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壽星巨雕的建成,對於充分體現蒙山養生長壽的旅遊開發主題,提高蒙山旅遊的品位,將蒙山旅遊儘快推向國內外旅遊大市場,有著重大意義。鷹峰奇觀叢於深壑峽谷之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奇峰東側絕壁千仞如削,峻岩森森,草木不生;南側峭壁罅隙,奇松橫偃,或倒立下垂,或凌空欲飛,或如蛟蟠龍欲撕雲吞日,千姿百態,瑰瑋萬狀。因只有蒼鷹盤旋其伴,築巢其上,而得名“鷹窩峰”。山峰景色奇絕,實乃山水之畫屏,天壤之奧區。鷹峰奇觀為蒙山十大景觀之一,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景點


蒙山
蒙山
天蓋寺位於蒙山頂,創建於漢代,宋代重修。寺佔地8000平方米,遙對群山,四周環繞10餘株千年古銀杏,中間為明代建築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師吳理真結廬種茶處。大殿塑有吳理真大師全身座像,周圍有展示蒙頂茶史的圖文、實物等。此處為蒙頂品茶的最佳去處。寺前殿後,古坊碑林,題刊較多,以《天下大蒙山》碑為最。
皇茶園在蒙頂主峰的五個小山頭之中,因周圍山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於蓮心而成“風水寶地”,漢代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之種”七侏於此。從唐代開始在此採摘貢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為“皇茶園”。園以石欄圍繞,正面雙扇石門,兩側有“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石刻楹聯,橫額書“皇茶園”
甘露石室位於皇茶園左側甘露峰,明代雙坡頂單間全石結構建築。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雨,建築風格甚為獨到。
蒙泉井位於皇茶園旁,又名“甘露井”,側立“古蒙泉”二碑。石欄鐫刻二龍戲珠。為甘露大師種茶時汲水處。縣誌載“井內鬥水,雨不盈、旱不涸,口蓋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則有異香。
永興寺在蒙頂西側山腰,海拔1000米。依山向水,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石雕,有九龍蟠繞,透雕“永興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對。大雄殿為重檐懸山式,石樓三間,面闊12米,柱、梁、壁、樓等皆為全石結構,氣勢凝重。寺周有清劍南觀察使黃雲鵠詩碑、告諭、楹聯等石刻十多幅。寺內植有七心茶花和紅、白玉蘭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紅杜鵑,植於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滿枝。
盤龍亭位於蒙山山脊東側。系木結構六角亭,內塑有一長36.7米的石刻盤龍,造於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動,亭內鐫刻有218個造型不同的“龍”字。
天梯古道位於山腰禹王宮至天蓋寺,有1430級石階,沿30°-50°的坡度上升,宛如雲梯,故名“天梯”。
茶史博物館位於天梯古道起點處。由張愛萍題寫館名。館內存列著有關蒙頂茶的文獻、詩詞、標本和茶具。記載蒙茶的碑碣,是歷史的佐證。各類名茶、邊茶的實物與歷代形態各異的茶具相映生輝。徜徉於茶史博物館,陶冶於茶文化,是一種高雅的享受。

歷史文化


蒙山亦是歷史文化名山。2000餘年來,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論語》中記載顓臾王曾主祭蒙山。春秋戰國時期,這裡留下了儒、道、縱橫家代表人物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的足跡。鬼谷子在此修鍊授徒,弟子過百,著名者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漢朝史學家蔡邕等曾隱居此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結伴去游蒙山,杜甫寫下“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臨蒙山;蘇軾游蒙山作詩吟誦蒙山;明代文學家公鼐作《蒙山賦》誦嘆蒙山;康熙大帝冬遊蒙山留下“馬蹄踏碎瓊瑤路,隔斷蒙山頂上峰”的詩篇;乾隆皇帝南巡中遊歷蒙山則留有“山靈蓋不違堯命,示我詩情在玉峰”的優美詩章,以及王心鑒的《東蒙行》“清風過沂水,松濤縵蒙山。天低霧沾履,路險雲在肩。蒼鷹巡玉宇,耕牛守麥田。回首登臨處,浩浩一大千”等詩篇,都對蒙山頌揚備至。
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世人注目。中國最早的區域地理著作《書·禹貢》稱:“蒙羽其藝。”認為早在夏朝時期,蒙山、羽山帶就已種植作物。新中國成立以來,蒙山麓區先後發現的幾十處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岳石文化遺址,對此作了印證。西周時,成王封顓臾於蒙山之陽,主祀蒙山,說明當時蒙山已路身於中國名山之列。春秋時期,魯大夫莫斯的頌詩《閟宮》寫道:“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奄有龜蒙,遂荒大東。”他把擁有泰山和蒙山,視作魯國的榮耀。現代詩人胡秉言寫道:“虯龍蒼鬱綠卿鮮,獨倚幽欄看水涓。亞岱嶙峋奇萬壑,晨鐘暮鼓鳥鳴翩。”
西周在蒙山南北封國齊、魯,這兩個大國在軍事、政治進入的同時,華夏文化也開始在此傳播。它和當地的東夷文化由相互阻隔到相互融合,使蒙山及其周圍廣大地區的文化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而且這種現象經朝歷代,不斷延續和發展。在蒙山地區發現的漢畫像石墓,其建築和雕刻技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其他如西漢石碑、東漢墓闕以及春秋時期的徐子氽鼎等金石精華,有的屬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有的屬國家一級文物,都是上述現象的見證。由於社會經濟的發達和先進文化的哺育,蒙山地區名人輩出,荀子、曾子、蒙恬、劉洪、匡衡、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公鼐、左寶貴等很多業績卓著的人物,分別在不同的領域,為中國社會發展做出了出色的貢獻。
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鍊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主要道觀有雨王廟、清虛觀、翠雲觀、九龍宮、觀音殿、承天宮、慈寧宮等,香火鼎盛的寺廟有明光寺、海螺寺和雲台寺等。早在五代時期,任過後晉水部員外郎的賀亢就修道蒙山,北宋蘇東坡曾和他的八十多歲的弟子喬仝有過交往並寫詩相贈。宋朝蒙山玉虛觀住持賈文,於宣和元年(1119年)被宋徽宗召見於汴京,賜給度牒、紫衣。明清時期,蒙山清虛觀屬全真道華山派,和道教“天下第一叢林”北京白雲觀有著密切聯繫。正是這些宗教的活動,給蒙山留下了多處宏殿重閣,並洋溢著黃卷青燈、鐘響磐鳴的神秘氣氛。
在民族、民主解放戰爭時期,蒙山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黨政軍首腦機關和八路軍115師指揮部,在這裡領導山東軍民英勇作戰,建立和擴大了山東各個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指揮機關,在此組織了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如今,當年一些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發生地和著名戰場以及革命烈士陵園,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有的並新修了紀念建築物。其中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屬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另有多處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些則被定為山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主要景區


蒙山旅遊區分為雲蒙、龜蒙、天蒙、彩蒙四個景區,雲蒙以生態旅遊為主,龜蒙以養生為主,天蒙是天險觀光為主,彩蒙是山林休閑。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於1994年12月原國家旅遊局林業部批准設立,19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9月被省旅遊局頒為“山東省十大新景點”。2005年被新聞媒體和資深專家評為“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第二名。公園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6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植被複蓋率達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的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


位於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沂蒙。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450平方千米,由雲蒙、天蒙、龜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九大園區組成,是一個地質遺跡資源豐富的綜合性大型地質公園。蒙山是沂蒙山的主體,綿延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巒疊嶂,氣勢恢宏,主峰龜蒙頂海撥1156m,為山東第二高峰,被稱為“岱宗之亞”。
28億年前,蒙山地區為一個穩定的陸塊。距今28~27.5億年間,受大地裂谷作用形成面積廣泛的海盆,岩漿沿裂谷噴發噴溢並接受沉積,形成火山沉積岩系,這就是齊魯大地最為古老的岩石——泰山岩群。之後的2.5億年間,蒙山地區經受兩期大規模岩漿侵入,“吞噬”了泰山岩群,形成阜平期蒙山岩套、五台期嶧山岩套花崗岩類;距今25~23億年間,蒙山地區又經受第三次大規模岩漿侵入岩石構成了蒙山的主體。蒙山並由此成為蒙山岩套的命名地。距今23~8億年間,蒙山陸塊經歷了構造運動的擠壓和小規模的岩漿活動,處於隆升剝蝕時期。8億年以來,蒙山地區又經歷了海進海退的變遷及陸相火山活動。直到距今3000萬年以來,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蒙山斷裂再次活動,蒙山主體不斷隆升剝蝕,終於雄踞齊魯大地。

蒙山特產


蒙山遠離現代工業,山上的柿子、板栗、野蘑菇、山楂等都是天然食品,也是很好的饋贈佳品,蒙山天麻、蒙山參、何首烏、靈芝、紫草、連翹等是很好的中藥補品,還有荷包等民間工藝品。
蒙山全蠍:屬節肢動物,盛產於蒙山間,棲息於地堰、石板下,每年秋末進入冬眠,來年春季,清明前後出蟄,晝伏夜出,以昆蟲類為食物,體態雄壯,性情兇猛。據醫學專家介紹,外地蠍子全身只有六爪,而獨有沂蒙山區的蠍子全身八爪,再加一對鉗,共十爪,故而得名“蒙山全蠍”。自古以來,由於“沂蒙全蠍”具有驅毒、防癌、治病之奇效而馳名中外。“油炸蒙山全蠍”更為蒙山特產、珍品佳肴。
光棍雞:是付家三兄弟經多年研究和實踐,配製成了由十三種中藥材組成的雞料,精選蒙山草雞,用木柴分別用旺火和溫火炒煮而成,味道鮮美,並且有舒筋活血之功效。
兔子頭:選用一年生野生兔頭,用特種配料烹煮而成,食之可美容,又可健腦,為廣大遊客所青睞。
蒙山全羊:採用蒙山放養的黑山羊和蒙山水為原料,用蒙山柴旺火煮制而成。蒙山羊吃盡蒙山百草,人稱蒙山羊又為“百草丹”,有多種健身之功效。
蒙山煎餅:採用優質小米和大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等物質,採用傳統手工工藝精製而成,含有多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煎餅薄脆綿軟、老少皆宜。

交通指南


濟南出發濟南上京滬高速公路-->曲阜-->平邑-->溫水-->銅蒙公路-->蒙山270公里臨沂出發臨沂-->費縣-->平邑銅石--> 銅蒙公路-->蒙山100公里濟寧出發濟寧-->鄒成-->平邑臨澗-->平邑-->溫水-->固城-->蒙山160公里曲阜出發曲阜-->泗水-->平邑仲村-->保台-->蒙山100公里棗莊出發棗莊-->費縣-->上冶-->卞橋固城-->蒙山130公里荷澤出發荷澤-->濟寧-->鄒成-->平邑臨澗-->平邑-->溫水-->固城-->蒙山210公里徐州出發徐州-->棗莊-->費縣-->上冶-->固城-->蒙山220公里兗州出發兗州-->曲阜-->泗水-->平邑仲村--->保台-->蒙山120公里鄒城出發鄒成-->平邑臨澗-->平邑-->溫水-->固城-->蒙山1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