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青光眼

惡性青光眼

惡徠性青光眼是一種嚴重眼科疾病,指閉角型青光眼藥物或手術治療后眼壓不但未下降反而升高,病情更重。好發於小眼球、短眼軸、大晶狀體的閉角型青光眼。其病理機制是睫狀體的腫脹或肥大、前轉,晶狀體懸韌帶鬆弛,導致晶狀體虹膜膈前移,前房極淺或消失。房水在睫狀突、晶狀體赤道部和前玻璃體界面的附近向前流動受阻(睫狀環阻滯),返流向後進入玻璃體腔或玻璃體后間隙積聚(房水引流錯向),玻璃體內壓力增高,又進一步頂推晶狀體虹膜膈向前,產生惡性循環。見於抗青光眼術后,眼壓升高,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顯變淺,甚至消失。個別病例並沒有施行抗青光眼手術而是局部滴用縮瞳劑后誘發。對惡性青光眼應及早採取緊急措施,減低眼球後部的壓力,打破睫狀環阻滯,包括高滲劑、碳酸酐酶抑製劑及睫狀肌麻痹劑並輔以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如上述治療無效,則需施行晶狀體摘除聯合玻璃體切除術,術中將玻璃體前界膜盡量完全切除。惡性青光眼是一類診斷困難,眼壓不易控制的頑固性青光眼,預后差,往往導致不同程度視功能損害。

就診科室


● 眼科

病因


● 其病理機制是睫狀體的腫脹或肥大、前轉,晶狀體懸韌帶鬆弛,導致晶狀體虹膜膈前移,前房極淺或消失。房水在睫狀突、晶狀體赤道部和前玻璃體界面的附近向前流動受阻(睫狀環阻滯),返流向後進入玻璃體腔或玻璃體后間隙積聚(房水引流錯向),玻璃體內壓力增高,又進一步頂推晶狀體虹膜膈向前,產生惡性循環。

癥狀


● 小眼球、短眼軸、大晶狀體的閉角型青光眼患者。
● 抗青光眼術后,個別病例局部滴用縮瞳劑后誘發。
● 眼壓升高,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顯變淺,甚至消失。

檢查


● 惡性青光眼需進行眼壓、裂隙燈、UBM、眼部B超等檢查。

眼壓檢查

● 通常眼壓極高。

裂隙燈檢查

● 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顯變淺,甚至消失。

UBM檢查

● 睫狀突前轉並向前移位,推擠周邊虹膜堵塞房角。

眼部B超檢查

● 排除脈絡膜上腔出血。

診斷


● 惡性青光眼的診斷主要根據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抗青光眼術后,眼壓極高,前房淺或者消失,睫狀肌麻痹劑可以緩解癥狀,UBM可見睫狀突前轉並向前移位,推擠周邊虹膜堵塞房角。同時排除脈絡膜上腔出血。

鑒別診斷


● 需要與類似病理狀況鑒別的主要有:
● 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可以通過周邊虹膜切除(開)術后前房加深來加以區別。
● 脈絡膜上腔出血,可發生在手術中或手術后數天內,如量多可造成淺前房和高眼壓,眼底和B超檢查可明確。
● 脈絡膜脫離,一般為伴有低眼壓的淺前房,易於識別,但如果恢復較慢,時間較長,眼外引流的濾過泡消失,瘢痕化后眼壓可升高,應注意分析辨別。

治療


● 惡性青光眼一旦確診,應立即採取積極措施,減低眼球後部的壓力,打破睫狀環阻滯,降低眼壓。

藥物治療

● 高滲劑、碳酸酐酶抑製劑及睫狀肌麻痹劑並輔以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治療。

激光治療

● 在無晶狀體眼、人工晶體眼可用Nd:YAG激光作晶狀體后囊膜及玻璃體前界膜的切開治療,利於玻璃體內積液的向前引流。

手術治療

● 如上述治療無效,則需施行晶狀體摘除聯合玻璃體切除術,術中將玻璃體前界膜盡量完全切除。

危害


● 惡性青光眼是一類診斷困難,眼壓不易控制的頑固性青光眼,預后差,往往導致不同程度視功能損害。

預后


● 惡性青光眼治療效果差。

預防


● 本病為雙眼疾患,一眼發生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另眼也易發生。慎用縮瞳劑點眼,有發生惡性青光眼的可能。